变局——歧路惶恐间的挣扎与徘徊
1842年8月,大清王朝军队在兵败如山倒中结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黄埔军校门口对联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所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清朝是一个从安宁、安逸急剧过渡到动荡、动乱的朝代。这个朝代,不但将延续近两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经营到了十分完备的地步,还将以茶叶、蚕丝等农产品和大量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发展到了十分精致的地步。这些成就营造的繁荣与安宁,其副产品是故步自封,妄自尊大,不思变革,安于现状。
魏源编写了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传到日本却引起强烈的震动。
晚晴中兴名臣胡林翼,在长江上看到一艘英国的火轮船,逆流而上,迅速超越了在江面训练的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掀翻了其一条船。他大惊失色,几乎从马上栽下来,后一病不起,惊叹:“天要变了!”胡林翼看到,人类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己力量——那条船不靠风帆,不靠桨橹,像个怪物,吐着黑烟,速度飞快。于是他感觉到“天要变了”,这是当时先进者对危机的认识。
因为灾难,目光日渐清醒。但无尽探索,却不断以失败告终。
器不如人——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推出了洋务运动。他们认为,中国的大问题,原因在于器不如人,机器制造、科学技术不行,一定要搞上去。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30年。
李鸿章是清廷中最具危机感的大臣。早在甲午战争前二十年,李鸿章就率先指出,西洋各国虽然强大,但远在七万里之外,而日本就在家门口,伺我虚实,实为中国的永远大患。
洋务运动最大的成果是北洋水师,但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一艘舰都没有留下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制不如人——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曾、左、李的“器不如人”太肤浅,中国的问题是“制不如人”,是制度层面出了问题。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体制出了问题要改制,戊戌维新就是改制。
但康有为的变法理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包含了大量超越客观、随意扭曲历史为我所用的内容,既不严谨,也不科学,其后来的《大同书》更加脱离实际,异想天开。毛泽东批判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革命——孙中山起初也是改良派,但《马关条约》之后,他对大清彻底认清了,于是成立了兴中会,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于是,革命发生了。
辛亥革命爆发时,竟然群龙无首。孙中山在美国,黄兴在香港,唯一成功的武昌暴动的领导者,只是新军中的基层军官。后被称为“首义都督”的黎元洪原本并非革命者,是被起义官兵从床底下拖出来,用枪逼着当了湖北军政府都督,被强行推上了历史舞台。——中华民国,就是以这种形式开场的。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政治对立与军事拉锯,导致了中国社会权力中心的真空与半真空。薄弱的共同基础,造就畸形的政党政治,国家稳定因素骤减,政治动荡徒增,社会组织变得更加涣散。
辛亥革命诞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国家——中华民国,但中华民族的灾难依然没有终止。往往有一种观点,认为共和成果被袁世凯给窃取了。但是,袁世凯1916年就死了,其后中国还实验了12年的共和。这期间,北京9易政府,24次内阁改组,换了26任总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共和失败。
李大钊在《大哀篇》中写到:“革命以前,吾民之患在一专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数十专制都督。前者一专制君主之淫威,未必及今日之都督。”
思想文化不如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宣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洋军阀政府的权威开始坍塌。与此同时,思想上的探求也一直在继续。
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们认为,“器不如人”、“制不如人”都太肤浅,中国的问题是思想文化不如人,所以要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孔孟之道。当年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原罪,然后坚决打倒它,从而解决所有问题。
当年的“打倒孔家店”的旗号,与今天遍布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形成多么大的反差啊!今天看来,孔子没有妨碍我们走向现代化。出了问题,不是孔子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却只用找替罪羊的方式。
他们都是探索者。没有他们的探索失败,就没有我们后来探索的成功。我们后来探索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他们基础之上的。
谁能担当民族救亡之责?
大清王朝推翻了,民国建立了,而灾难没有停止。
1931年,日本关东军1.9万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军19万人,两个多月后东三省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华北驻屯军8400人,中国二十九军10万人,一个月内华北沦陷。当时的中国就是如此衰弱,一击即垮。
完成建立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不被人看好。但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就看好了马克思主义。
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蒋介石,共产党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对手。遇上毛泽东,蒋介石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共产党人。
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共产国际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对蒋介石的选择也不是孙中山的选择,同样是历史的选择。
大浪淘沙,砥柱恒存,于无穷无尽的灾难中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