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马颖
非读史无以明智,非行路无以致远。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兼具史学与文学双重价值,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记载着无数先人的足迹:上至三皇五帝,下至秦皇汉武,3000年历史画卷,被太史公司马迁精彩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之所以被人铭记,不仅是因为他写出了《史记》这皇皇巨著,更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常与人性的力量。
当你感慨生不逢时,或是被命运捉弄时,不妨翻阅一下《史记》。
你会明白,人生可以有苦难,但千万不要留遗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边的龙门,那里“山环水带,嵌镶蜿蜒”,是个钟灵毓秀之地,相传大禹曾在此开山治水。
童年时期的司马迁常“耕牧河山之阳”,在这里,他听到了许多历史传说,看遍了家乡山河古迹,也陶冶了豪迈灵秀的性格。
他的父亲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作文《论六家之要旨》”。
耳濡目染之下,司马迁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岁那年,司马迁随父来到长安,得拜名儒为师。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启发诱导,历经十年积淀,学业颇有小成。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学问有成后,便在父亲的指示下离开长安,游学四方。他投身到名山大川的怀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漫游。
他“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沅湘”,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风雨兼程,披星戴月,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先人的足迹。
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凭吊怀古,痛哭流涕;
他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与一众儒生学骑射、行古礼,缅怀先圣,高山仰止;
在孟尝君的故乡,他走街串巷,考察民风;在古魏国的都城,他遍访故老,详审风俗。
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这段深入民间的生活,让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与认识逐渐深入,也为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基础。
《史记》中说:“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
少年时,正值人生的开端,这是人生中学习积累最好的阶段。
在此阶段,成长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此时你积累得越多,未来你的爆发力也就越强。
忍辱负重,千古绝唱
23岁那年,司马迁结束了游历。
游历归来的司马迁,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都更上一层楼,这让父亲司马谈十分欣慰。
彼时的司马谈正担任武帝朝的太史令,他有感于“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于是便立下宏愿——想续写《春秋》以后几百年间的历史。
可如此浩大的工程,非他一人之力可成,所以他将希望寄托在司马迁身上,希望司马迁能够“子继父业”,将来接替自己完成这部巨著。
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不负所托,就任太史令,继续完成父亲生前的功业,可正当他潜心著书之时,意外发生了。
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结果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虽逃了回来,可大将李陵却因寡不敌众,被迫投降。
李陵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委身于敌,汉武帝更是龙颜大怒。
而就在此时,司马迁却站了出来,他对武帝说:“李陵以寡敌众,被迫投降,并非真心委身于敌,我想他定有自己的打算,一定还想将功赎罪以报陛下之恩。”
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司马迁是在为“叛徒”李陵做辩护,简直是非不分、其心可诛!
一怒之下,就把司马迁下了狱,交给廷尉审问。不幸的是,案子落到了当时臭名昭著的酷吏杜周手中,司马迁身遭腐刑,受尽折辱。
“昔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司马迁在万般折磨中活了下来,因为他身上还有父亲与自己共同的梦想——修《史记》,传万世。
《史记》有言:“君子祸至不惧。”
没有谁能一帆风顺,没有谁能扫尽阻碍。苦难是人生的底色,而在苦难上描绘的人生,才是生命真正的色彩。
成年人的世界,梦碎之声不绝于耳,可在梦碎之后,依然勇敢地撑起命运的长蒿,方是真正的英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用尽毕生之力,完成了《史记》。可以说,这本书中不仅藏着司马迁的心血,更透露出他内心中炽热的情感。
《列传》是《史记》当中篇幅最多,同样也是最精彩的内容,而《列传》的第一篇叫做——《伯夷叔齐列传》。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虽是长子,可弟弟叔齐更加聪慧,深得孤竹君的喜爱,于是孤竹君有了废长立幼的心思,他想让叔齐继承自己的王位。
伯夷自然知道父亲的心思,为了不让父亲担上“废长立幼”的恶名,他选择连夜出逃,把王位让给弟弟。
叔齐见哥哥让位出走,自己竟也辞位而逃,历来让亲兄弟争得头破血流的王位,在他兄弟眼里竟轻如鸿毛!
最终,伯夷叔齐两兄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饿死于首阳山上。
司马迁之所以将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是因为他要宣扬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原则甘愿舍弃利益的精神。
命运天道有时虽然不公,但司马迁要尽自己最大力量,用历史记录善恶。
在司马迁笔下,从故事到政事,从人物到命运,字里行间无不翻涌激荡着情感的波涛。
他苦学钻研,游历四方,不负父志,不负理想;
他忍辱负重,坚守正义,成就巨著,成就人格。
学者余秋雨所说:“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了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
翻开《史记》,你会被其中的人物故事所吸引,更会被司马迁赋予其中每个人鲜活的人格所折服。
世事易变,而宽宏的视野,坚定的使命,总会让你有力量穿越人生无常。
- END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