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籍“四大名注”浅说(上)

古籍“四大名注”浅说(上)

古籍“四大名注”浅说(上)书文化漫谈之九古籍“四大名注”浅说(上)在我国古籍注释史上,有“四大名注”之说

书文化漫谈之九

古籍“四大名注”浅说(上)

在我国古籍注释史上,有“四大名注”之说,即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萧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和唐朝李善的《文选注》。今天,咱们先说一说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的一部史书,全书六十五卷,记述魏蜀吴时代历史,言简意赅,可谓嘉史。然而,由于其过于简略,脱漏甚多,不能全面反映所记人物的言行和时局,故至刘宋时,学者裴松之为之做了注补。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宋书》《南史》有传。河东裴氏乃当时名门大族,可比琅琊王氏,人才辈出。据《宋书》本传记载,松之八岁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二十官拜晋殿中将军。他年轻时博览群籍,学问博洽,故文帝命其注补《三国志》。三年书成,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讲明所注补的五个方面:1.略者详之。2.缺者补之。3.谬者正之。4.异者存之。5.得失论之。裴注多出原文数倍,其注释不是只摘录片段文字,往往抄录全文,以备一说,还创立了“别传”的注释体例,即另举遗文逸事以补充本传的传记。如此,就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史事,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他在注补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博采众说,包罗宏富,仅于注文中所引之书就达210余种,今大多亡佚。这些佚书佚文,成为后人校勘、辑佚的宝藏。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作者不详,清人考证为三国时人,书中记述了137条河流水道,全书一万多字,简述了每条河流发源、流程、入海之处,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为之详注,名曰《水经注》,所注涉及人、事、物甚多,被后世誉为奇书,因而形成了“郦学”。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魏书》《北史》有传。据《魏书》本传记载,道元做过高官,他好学善思,酷爱地理,历览奇书,周游过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他每到一处,即勘察水道形势,游览名胜古迹,搜集水系、地理等资料。他在《水经注序》中说,以往记载山川河流之书,或“周而不备”,或“简而不周”,“《水经》虽粗缀津绪,又缺旁通”,且多不实之处,他“访渎搜渠,缉而缀之”,检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补充记述了河流水道达1252条,穷原竟委,因水记山,因地记事,旁及沿岸地势、山陵、原隰、城邑、关津和建制沿革、历史事件、人物掌故、名胜古迹、风俗民情、歌谣神话等,注释文字达三十五万之多,引书436种,均标出书名。他还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350余种,这些注补所引书、文多已亡佚,如今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研究和辑佚资料。

上一篇: 从《夷坚志》看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pdf
下一篇: 浙江省地方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