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挖掘古代经典文言小说的现代价值:《聊斋志异》详注新评

挖掘古代经典文言小说的现代价值:《聊斋志异》详注新评

挖掘古代经典文言小说的现代价值:《聊斋志异》详注新评《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即广受欢迎,各种抄本、注释本、评点本、图咏本层出不穷,很早就走出国门,跻身世界经典名著之林。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即广受欢迎,各种抄本、注释本、评点本、图咏本层出不穷,很早就走出国门,跻身世界经典名著之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伯陶先生《〈聊斋志异〉详注新评》皇皇四巨册、250万字,在传统图书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不景气的背景下很快脱销,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个中原因,除了小说本身的魅力,也与其精彩的注与评有关。

考证细密

《聊斋志异》的创作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借狐鬼花妖写世态人情。它营构了一个迷离恍惚的虚幻世界,指向的却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生,浸透了蒲松龄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思考。伯陶先生所作的注、评,着力探寻蒲松龄笔下虚幻世界的现实支点,为全面、深入地呈现《聊斋志异》寓真于幻、亦真亦幻的艺术风貌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文本。

这种探寻,首先见于对名、物的注释。书中有大量考证细密、信息丰富的注释,给虚拟故事增添了许多现实色彩。如卷一《妖术》的首句说于公“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其中的“高壶”一物,前人多注为“酒壶”、“圆口方腹”的水壶、“沉重的漏壶”等,或者怀疑原文有误。该书作者认为,“高壶”即古代游戏“投壶”中所用的壶,多为铜制,有一定分量,故持高壶作旋风舞相当有难度。然后他不但举《淮南子》等书中“高壶”的用法为证,而且还根据出现于古玩市场的文物描述了其具体形状。再如《海公子》首句:“东海古迹岛,有五色耐冬花。”作者在注中指出“古迹岛”为今属山东省即墨市鳌山卫镇的“长门岩,或称长门岛”,并据《即墨县志》等相关资料详细说明该岛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岛上植物繁茂,有树龄较长的耐冬五百馀株”的事实。又如卷八《蚰蜒》,底本中有官员“学使朱三”,作者根据流传下来的“异史”抄本,认为“朱三”应作“朱矞三”,即康熙三十年以山东按察司副使提督全省学政者,并在正文中补入抄本上的几句话:“按蚰蜒形类蜈蚣,昼不能见,夜则出,闻腥辄集。或云:蜈蚣无目而多贪也。”在注语中特别提示说:“本书卷七《何仙》也对这位朱学使颇有微词,皆指名道姓,大约反映了淄川县学诸生对他缩减本县科试通过名额的反感,故‘异史’本文末有‘蜈蚣无目而多贪也’一句指桑骂槐之语。”

注重历史底蕴

全书注重对小说故事或文辞背后历史底蕴的阐发。在注、评中,常常发掘、运用相关历史故事来说明文辞或小说的内涵,使模糊的词义得到通达的解释,看似不可能的奇谈怪事回归真实的历史文化土壤。如卷四《马介甫》文后“异史氏”所作的《妙音经》续言中,有“设为汾阳之婿,立致尊荣,媚卿卿良有故”一句,历来的注本均释“汾阳之婿”为唐代名臣郭子仪之婿。作者却认为,封建时代能做高官显宦家的女婿,固然荣耀,但尚谈不上“立致尊荣”,因此应该是指郭子仪之子郭暖为唐代宗长女升平公主驸马一事。他不仅列举了郭氏子孙中多位天子女婿为证,还引述《因话录》等史籍中所记的郭暖与升平公主夫妻不和的故事,认为此处系反用其事,“说明怕老婆或有其理,意味深长”。

又如卷八的《土化兔》篇,记清初官封靖逆侯的张勇镇守兰州时,猎获的兔子中,“有半身或两股尚为土质”,“一时秦中争传土能化兔”。由于全文不足50字,历来不为选评家重视,但作者却写了千余字的“简评”,认为这篇志怪性质的小文或许是当时民族情感较为强烈的儒生对于明清易代之际“两截人”的一种冷嘲热讽。由于该文中的张勇原为明朝副将,降清后为新朝舍身卖命,所以“清初读书人不满于张勇卖身投靠新朝的行径,而造作‘土化兔’的‘闲话”,讽刺他是“两截人”。这种对“故事里的事”的解说,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为读者领略小说的“味外之味”、获得深度审美体验助力颇多。

进行哲学提升

作者对小说思想与艺术等方面的理论分析,也颇引人注目。既旁征博引,又加以理性的思考与总结,由个别到一般,进行哲学的提升,使读者进一步看到《聊斋志异》的虚幻世界所折射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实。比如名篇《画皮》的简评,先提出该文末尾“异史氏”的评论已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蒲松龄的双重用心,然后进一步探析其内涵与价值:如果说“天道好还”的说教,体现了蒲松龄一以贯之的仁善思想;那么“愚哉世人”、“迷哉愚人”之叹,就具有究竟如何认清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哲学意味。接着又引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说,说明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画皮”其实属于人人必备的人生道具,而非有意加害于人的装饰。再如《宦娘》的简评,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说起,提出本篇通过琴筝之声将朋友之情与男女之情交叉渲染。宦娘对琴艺高超的青年公子温如春的帮助,完全建立在大爱无私的基础之上,认为宦娘忽隐忽现、来去缥缈的形象,则象征着这样的人物“属于男性自恋情结在虚拟异性身上的投影”。因为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于是不免染有几分忧郁惆怅的色彩,而这又与蒲松龄科举路途坎坷的人生经历相应共振,小说感人至深的魅力也就此产生。

《聊斋志异》系蒲松龄集数十年之功写成,内容涉及面极广,堪称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书亦为作者精研《聊斋志异》数十年的成果。细读下来,虚实相间,幻中见真,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可以让读者于不经意中获取一把顺利开启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上面所举的例子,不过尝鼎一脔而已。有理由相信,在当今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的名著读本中,它有望成为一部“长销书”。

上一篇: 会议通知|《聊斋志异》国际传播学术会议
下一篇: 穆天子传:周穆王与盛姬的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