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

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

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一)古代人的称谓【名和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韩愈字退之等。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

(一)古代人的称谓

【名和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韩愈字退之等。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

巾帼的含义(举世须眉何殊巾帼的含义)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等。

【官爵】对为官之人称官爵的比较多。如:孙讨虏(孙权)、杜工部(杜甫)、王荆公(王安石)等。为尊称。

【郡望】包括出生地和住地。如:韩昌黎(韩愈)、王临川(王安石)等。为尊称。

【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柳柳州(柳宗元)等。为尊称。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古代文人多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个斋号或室号,于是称斋号或室号就成了尊称。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等。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著名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分为美谥与恶谥。皇帝的谥号为一个字,如:汉文帝、汉武帝。其他人的谥号大多为两个字,如: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

【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称呼死去的皇帝的。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立基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从汉代始,开国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宗”。如唐代: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

【年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当然,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而唐玄宗开始的年号为“先天”,后又改元为“开元”,后又改元为“天宝”。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在任内改元,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明代的万历皇帝、嘉靖皇帝,清代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1.一般的谦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不才、不佞、不肖(谦称自己没有才能或平庸);在下(晚辈或地位低的人称自己);老朽、老夫、老拙(老人称自己);晚生、晚学(读书人谦称)。

2.帝王谦称:孤、寡、寡人、朕、朕躬。(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3.官吏谦称:下官、末官、小吏、卑职。

4.“家”称: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家姐。

5.“舍”称:舍弟、舍妹、舍侄、寒舍。

6.“犬”称:犬子。

7.“小”称: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小儿(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8.“拙”称:拙著、拙作、拙见。

9.“鄙”称:鄙人、鄙意、鄙见。

【敬称】称别人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令”称: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2.“贤”称: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的弟弟的尊称,也可表示对自己的结拜义弟的尊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尊称)。

3.“先”称:用于敬称已死去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先帝(死去的皇帝)、先父或先考(死去的父亲)、先慈或先妣(死去的母亲)。

4.“太或大”称: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大(太)父(祖父)、大(太)母(祖母)。

5.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6.称皇太子、亲王:殿下、千岁。

【百姓称谓】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民、黎庶、黎元、苍生、氓等。

【职业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师襄”,“襄”是名,“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优孟”,“孟”是名,“优”,亦称优伶、伶人,表明职业。

【朋友关系称谓】

1.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5.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6.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7.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8.忘年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9.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10.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11.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2.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年龄称谓】

1.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词,典出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蒄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束发: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7.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9.花甲:六十岁。

10.古稀:七十岁。

11.耄耋:八九十岁。

12.期颐:一百岁。

【性别称谓】

1.巾帼: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2.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二)古代职官

【皇室】

1.皇帝的长辈:太上皇(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2.皇帝的妻室: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贵妃、贵嫔、贵人、才人、婕妤等(皇帝的妃子)。

3.太子:也叫皇太子、储君,皇位的继承者,一般由皇帝的嫡长子充任,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所以有时也称太子为“东宫”,其正妻称“太子妃”。太子与皇帝一起住在宫内。

4.皇子:除了太子之外,皇帝的其他儿子。一般有分封地和“王”(亲王)或“侯”的爵位。成年后必须住在宫外或分封地。

5.公主:皇女和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公主的丈夫称“驸马”。

6.东宫:①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②汉代太后的住处未央宫。③清代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清咸丰帝的皇后是慈安,妃子是慈禧;慈禧的亲子同治帝即位后,慈安是正宗的皇太后,所以居东宫,称“东宫皇太后”;慈禧也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太后,居西宫,称“西宫皇太后”。

【中央官职】

1.丞相:中央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有几个朝代分设过左丞相和右丞相。丞相(宰相)的其他名称: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左右仆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

2.三公:①周代,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②西汉,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③东汉一直到唐宋,太尉、司徒、司空。④明清,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或“三孤”。

3.太子的老师:由于东宫的官制与朝廷一样,所以太子的老师称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们的副手称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4.九卿:中央部分行政官员的总称,职能与六部尚书近似,有的朝代六部尚书就包括在内。

5.三省: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6.六部: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另有属官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7.中央监察机构及官员:①监察机构——御史台、都察院。②监察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都御史、监察御史、给事中、左右拾遗。

8.中央军事长官: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中尉、兵部尚书。

9.中央法律机构及官员:①隋唐以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机构,隋唐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宋代有大理寺、刑部,元代有刑部、御史台、大宗正府,明清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②相关官员为廷尉、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推官、推事等。

10.中央的文史官员: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翰林院的官员),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经筵、经筵讲官(侍奉皇帝讲读的官员),太史、著作郎(史官),秘书郎、校书郎(管理图书的官员)。

11.其他官员:太常(太常寺卿,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太仆(太仆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舆马)、宗正(宗正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族事务)、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农业仓储,后被户部取代,为户部尚书的别称)、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其职能后并入工部)、谏议大夫(谏官)、长史(丞相的属官、将军的属官)、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后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地方官制】

1.秦朝郡县制:①郡守(一个郡的最高长官);②县令(一个县的最高长官)。

2.汉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①封国国王(皇帝家族的人);②刺史(中央派出监察地方官员的人);③州牧(由刺史改任的一个州的长官);④二千石(汉代郡守的别称,因郡守一年俸禄二千石得名)。

3.隋唐:先是州县两级,后改为道、州、县三级。①节度使、观察使(道的军政长官,在州县之上,实际上形成了藩镇);②都督(都督府的长官);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④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4.明清的行省和督抚:①左右布政使(布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行政事务);②都指挥使(都指挥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军事);③按察使(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刑名、诉讼、监察);④总督(跨省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为封疆大吏);⑤巡抚(一省的最高长官,节制“三司”,也是封疆大吏);⑥道台(省与知府之间的官员);⑦知府(一府的长官);⑧知县(一县的长官)。

5.地方衙门的属吏:①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②郡尉(辅佐郡守掌管一郡的军事);③县尉(掌管一县治安);④县丞(辅佐县令);⑤督邮(汉代官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官职的升降】

1.拜:授予官职;被授予官职。

2.除:授予官职;被授予官职。

3.擢、陟: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除,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另有左除、左降、左转、左授表示降低官职。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致仕: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指正式退休。

10.乞身:请求退职。

11.请老、告老:请求退休。

12.移病:上书称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官职的一般调动】

1.徙、调、转、改:一般调动。

2.补:补任空缺官职。

3.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4.入:地方官调任京官。

【兼、代官职】

1.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摄:暂时代理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3.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

4.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5.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6.署:暂任,代理官职。如:成祖即位,命署礼部事。

7.权:暂时代理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8.判: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身份出任州郡官。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古代学府】

1.庠序:地方学校。

2.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长官为“太学祭酒”,兼管全国的教育行政事务;教师为“五经博士”;学生为“博士弟子”“太学弟子”“太学生”。

3.国子监:隋朝以后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太学”的继承。长官为“国子祭酒”。教师称“博士”“助教”“典学”“直讲”。学生称“生员”“诸生”“监生”。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科。

(三)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任)、茂才(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本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茂才”,即优秀人才)等。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九品中正: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州郡设立的选官者叫“中正”,把考察的士人评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

1.隋唐的科举制

(1)进士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诗赋,还考时务策等。最难录取,也最受重视。考取者称“及第”,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2)明经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经文。考取者称“及第”,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

(3)制举:也称“制科”,相对于“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而言,考期与科目都是由皇帝临时指定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博学宏词科”等。

2.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1)考试的几个步骤

①童试:初级入学考试,考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③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的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也可以叫“进士及第”。

(2)其他名词

①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也称“登科”“登进士第”“进士及第”。有一种比喻的说法叫“蟾宫折桂”或直接叫“折桂”。

②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③童生:参加初级入学考试(童试)的考生。

④庠生、秀才、生员:童试的考取者,乡试的参考者。

⑤举人:乡试的考取者,会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解元”。

⑥贡士:会试的考取者,殿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会元”。

⑦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⑧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四)古代历法

1.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2.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3.传统节日

(1)元日:又叫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等,现在叫春节,正月初一。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3)上元:正月十五。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4)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5)寒食:清明前二日(也有说前一日的)。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吃冷食、扫墓的风俗。

(6)清明节:“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是祭祀的节日,也是踏青的节日,所以也叫“踏青节”。

(7)上巳节:原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节”,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后来把节日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习俗有:①悬钟馗像(钟馗捉鬼);②挂艾叶菖蒲榕枝(辟邪驱瘴);③赛龙舟(拯救屈原);④吃粽子(祭祀屈原);⑤喝雄黄酒;⑥佩香囊。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传说织女和牛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节日由此而来。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夕的一大趣事。现在人们把它称为“中国情人节”。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在被国家定为“老年节”。

(12)冬至节:就是冬至这一天。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13)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喝腊八粥等习俗。

(14)除夕: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4.纪年、纪月、纪日法

(1)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鲁僖公三十三年”“赵惠文王十六年”等。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至和元年”“元丰七年”等。这种表述在古文中比较常见。

③干支纪年法。如“丁卯三月之望”“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等。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淳熙丙申”“天启壬戌秋日”“乾隆丁亥冬”“顺治二年乙酉四月”等。

(3)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①序数纪月法。

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建子之月”指农历十一月,依次类推,“建丑之月”指农历十二月……“建亥之月”指农历十月。

③时节纪月法。孟、仲、季代表每个季节的三个月。

(4)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①序数纪日法。

②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是月丁未”等。

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戊申晦”

(5)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成年】

1.及冠:也称“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左右了。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2.及笄: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女子许嫁时取字,所以待嫁称作“待字闺中”。

3.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来指代成童。

【婚姻】

1.婚姻:①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②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归:①古代女子出嫁;②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探亲叫“归宁”。

3.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4.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5.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6.合卺:结婚的代称。

【家庭】

1.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服丧:父母丧事办完后,继续穿丧服为父母守孝,三年为最长期。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称作“除服”,也叫“服阕”。

4.丁忧、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西汉时规定在朝廷官员须丁忧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业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凡官员遇丁忧,必须解职守孝,三年期满后起复原职。也叫“丁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如长房长子比父母先死,那么长房长孙在他祖父母死后举办丧礼时要代替自己的父亲做丧主,叫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同时遭父母之丧,称“丁双艰”。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5.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6.宗子:即嫡长子。

7.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社会】

1.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2.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3.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4.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5.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古代地理

【区划概念】

1.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6.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也叫“四海”。

7.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8.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9.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11.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

12.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3.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14.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15.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出现较多。

16.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17.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18.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19.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20.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1.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22.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23.直隶: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

24.湖广:在清代指湖北、湖南两省。而“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

25.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上一篇: 古代女子有字吗(古代女子有字吗)
下一篇: 里应外合的意思是什么(里应外合的意思和造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