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每天发布苗族资讯,宣传苗族文化,建立无界交流与互助平台,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广告合作:18611701202)
“你们家里名师多
祖公多人都善唱
你爷教会你爹爹
你爹教你你更强
锐像客家好铜针
赛过织缎老挑簧”
这是吴一文的爷爷传唱的一首古老的苗族古歌《歌花》。这首歌一直激励着他在苗族古歌传承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和努力。
吴一文虽然出生在一个汉族村寨,但自幼跟随来自苗疆腹地清水江畔的父母学苗语、苗文、苗俗。
这是一个苗族古歌演述和研究世家,他的祖父、外祖母是当地著名歌手,母亲和几位叔父、舅父深谙苗族古歌、传统医学、木铁制作手工艺等。其父今旦先生是最早提出“苗族古歌”汉语学名的学者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与马学良先生共同开展苗族古歌翻译整理,60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进行苗族古歌的研究工作。
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给了吴一文坚实的民族志观察和史诗理论的基奠。
为研究苗族古歌及其文化,20多年来,吴一文坚持每年到苗乡做至少三四次田野调查。
一个节日活动、一项简单祭祀、一次婚嫁回门、一栋新房落成……都留下他的身影,连续15个春节,他都在苗乡、在歌海中度过。
吴一文对苗族古歌的研究主要分为几大方面:文本翻译整理、多媒体记录、外部研究、内部研究和一些重要基本问题的梳理等。
翻译整理既是研究的内容之一,更是研究的基础。虽然过去苗族古歌有过几个汉译本,但吴一文在研究实践和梳理其他学者的成果时深深感到,没有苗文原文,仅凭汉语译文的研究难以登堂入室,有时还会因译文的不准确导致望文生义,甚至错误百出。
基于此,他和他的父亲对所搜集的古歌苗语原文,进行了苗汉对照整理翻译。正在此时,由于贵州民族出版社的倡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马克·本德尔博士的加入,使《苗族史诗》苗汉英文对照版的诞生成为了必然。
该书汉译以七言为体,信、达、雅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六七百条汉语、英语注释,有助于苗、汉、英语读者的阅读理解。此书出版后随即在国内外史诗学界引起积极反响。
有学者在书评中指出:该书是“苗族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经典文献,它既填补了中国苗族古代典籍多语对照译本的空白,又为逐渐成为国际显学的苗族古歌学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2年11月,在史诗研究国际峰会上被学者誉为“跨国合作的经典文本”。这部80万字的成果获得贵州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扫描识别下面二维码,即刻购买!
《苗 族 史 诗》
贵州民族出版社
长按识别购买
希望通过三语版的《苗族史诗》,让未来几代人都能延续苗族语言文化所呈现的艺术和美学的力量。
精选苗族手工艺品、特色服饰、生鲜农特、书籍,确定不约?
哆彩商城
三苗网X智慧苗族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一本好书,你值得拥有。欢迎给我们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