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他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哥儿,
他是才华出众的江南第一才子,
他是拥有八位老婆还点了秋香的人生赢家,
他就是后人眼中的唐伯虎。
没错,这只是存在于后人眼中的唐伯虎。
唐伯虎的一生,笑过,哭过,疯癫过,只是他人都未看穿......
《唐寅像》
01
求学仕途
唐寅,字伯虎,明代文人。
父亲唐广德是一家小酒馆的老板,所以唐伯虎并非我们所了解的那么有钱。
众所周知,在古代士农工商的阶层里,商人的地位最低。
为了提升唐家的地位,父亲唐广德便让他从小读书,以求取功名。
唐伯虎不负父望,16岁就在秀才的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苏州府府学读书。
29岁又在应天府乡试中得了第一名,成为解元。
30岁时,唐伯虎同江苏举人徐经一起入京参加会试。
徐经家中富甲江南,所以到达京城后,便拉着唐伯虎客于施舍。
明人记事《共山堂外纪》记载,“六如文誉籍甚,公卿造请者阗咽于巷。徐有优童数人,从六如日驰骋于都市中,都人瞩目者已众矣”。
由于两人在京师的行动惹人注目,考试结束后,便蜚语满城,盛传两人贿赂考官,提前得知考题。
面对满城蜚语,明孝宗不得不下令对考生试卷进行复审。
但复审结果,徐经和唐伯虎两人皆不在录取之列,所以鬻题之说,虽属子虚乌有。
然舆论仍是喧哗不已,朝廷为平息舆论,便将两人削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吏。唐伯虎因此还进了趟大狱,仕途也由此被终结。
02
悲惨生活
弘治七年,25岁的唐伯虎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
首先是父母先后去世,紧接着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徐氏难产而死,孩子也未能保住,不久后妹妹又因病去世。
唐家家境衰落,唐伯虎一蹶不振。
后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又潜心攻读,备考科举。
在这期间,唐伯虎又续娶了一位老婆,但是这位老婆贪财好利,爱慕虚荣,唐伯虎因作弊案被贬小吏后,便决绝的离开了唐伯虎。
世人唾弃,功名无望,孤苦伶仃的唐伯虎只得四处游荡,沉迷酒色,后弟弟唐申又与其分家,唐伯虎彻底成为孤家寡人,且一穷二白。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画一些春宫图来赚钱。
不得不说,绘画功力极高的唐伯虎,其春宫图在当时也很是出名。
传世的临摹本有《退食闲宴》、《竞春图卷》、《花阵六奇》等。
唐伯虎就这样潦倒了十几年,一直到他45岁的时候,皇上的叔叔宁王花重金聘请唐伯虎入府做他的幕僚。
这让原本已经对仕途不抱希望的唐伯虎,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以为这次可以一展所学了。
但是,当唐伯虎到了以后,才发现宁王聘请了很多人,准备谋权篡位。
一想到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唐伯虎顿时被吓得不轻。
同时,作为文人,虽无仕途,但他也不想因此折了腰骨,行这种犯上作乱之事。
他赶忙想脱身之法,结果都无济于事。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装疯卖傻,不仅吃屎喝尿,还时不时上大街裸奔,调戏良家妇女。
这才被宁王赶了出来。
不久后,宁王事败被诛,而唐伯虎不仅一穷二白,更是名声扫地,彻底不容于世。
回到苏州的唐伯虎在好友们的众筹下,买下了一件破屋,唐伯虎给它取名“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
乍一听颇具雅致的一首诗,细读之下,正是唐伯虎当时落魄生活的写照。
在这期间,唐伯虎还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三日无烟不觉饥。
足见唐伯虎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穷困。
而就在唐伯虎最穷困的时候,他却画出了一生中最好的画。
唐伯虎 《红叶题诗仕女图》
03
艺术成就
唐伯虎在绘画,书法和诗词方面皆有造诣,尤以绘画为佳。他的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世人皆知唐伯虎的仕女图画的惟妙惟肖,所以都以为他是风流成性。
又因为他曾画过九位风姿绰约的美女,所以后人便把她们当成了唐伯虎的妻妾,于是乎便有了唐伯虎有九位老婆的说法。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唐伯虎的仕女图,你就会发现,无论是色调还是技巧,又或是主题,唐伯虎笔下的仕女看上去永远都是那么孤独,忧愁
《吹箫图》局部
无论是红叶题诗,还是班婕妤的遭遇,无不是在表达失意和孤独,尽管画的是明眸粉颊、姿容秀丽,但神情却是怅然若失,心有所思。
就像唐伯虎一样,尽管才华横溢,却无进阶之梯,只能空自垂叹。
《秋风纨扇图》
在《秋风纨扇图》中,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的神色。已然是到了秋天,纨扇早该被藏起来了。
唐伯虎把自己比做仕女手中的纨扇,虽然显得多余,但一想到明年夏天也许还会派上用场,又生出眷恋之情来。
这何尝不是不是唐伯虎的内心独白,虽然仕途无门,但一身才学还是想有机会一展所长。
唐伯虎在旁题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人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他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但还是保留着一丝丝期望。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这幅《王蜀宫妓图》。
《王蜀宫妓图》
画中是蜀后主王衍后宫的四位妃嫔,她们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虽然是四个女人,但依旧感觉是孤零零的。
唐伯虎在旁题诗曰:“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这何尝不是唐伯虎的一声自嘲呢!
唐伯虎晚年的山水画,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无不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
像这幅《春山伴侣图》,就是画的他和朋友一起游山畅饮。
《春山伴侣图》
他的山水画融合了南北画派之所长,同时将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这幅《春山伴侣图》笔法干净利落,看起来给人一种特别宁静婉转的感觉。画面的布局渐走渐高,树不偃仰,山不迂回。
在唐伯虎的众多山水画中,景都是特别宏大,而人都显得特别渺小,一般都是小小的窝在角落里。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一样。
给人一种天地虽大,却无处容身之感。
嘉靖十二年,53岁的唐伯虎病逝,去世前他写下了这首《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04
身后形象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在唐伯虎的眼里,阳间和阴间没有什么区别,都只不过是漂泊的异乡,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唐伯虎如此悲惨的一生,怎么就成了后人眼中妻妾成群,玩世不恭的风流才子呢?
孙丹林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到:“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的《耳谈》中叙述的“风流才子点秋香”的故事情节,和我们所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
但是主人公并不是唐伯虎,而是同时期一个叫陈元超的风流才子。
因为唐伯虎的名气更大,所以后人便把这个故事嫁接到了唐伯虎身上。
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将这个故事编进了他广为流传的《警世通言》中。
之后故事又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就这样,一生清贫,孤苦伶仃的唐伯虎却一直在别人的幸福故事里,过着遥不可及的幸福生活。这何尝不是历史又跟他开的一个玩笑呢?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的一生,笑过,哭过,疯癫过,只是他人都未看穿。
参考资料:《警世通言》、《共山堂外纪》、《明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