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等出席《典籍里的中国》开播启动仪式。这档大型文化节目将于农历牛年大年初一(2月12日)晚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播在即,饰演“护书人”伏生的倪大红,“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启发、撒贝宁、王嘉宁正期待与你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撒贝宁这次不再担任节目主持人,而是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串联节目,和“护书人”伏生展开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这是他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对于《尚书》的崇敬之情,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节目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从适合电视呈现的诉求出发,主要作出了三大创新:第一,节目为每部典籍找到一个人格化的符号,他可能是古籍的书写者、传承者或者是理念的践行者,以人物为叙事主体承载一个核心主题;第二,节目通过“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讲述典籍中代表性的故事、阐释典籍的主旨思想;第三,节目融合电视文艺拍摄、戏剧拍摄、电影拍摄三种拍摄手法,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技术手段,完成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的电影级呈现。
《典籍里的中国》在《故事里的中国》成功的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并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全面提升节目的文化质感。节目创新设计出270度的立体舞台,营造出多空间、层级式的“故事讲述场”,两边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既能实现时空对话的创作理念,也能带给观众沉浸式观看体验。
2月12日晚即将播出的《尚书》中,“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在节目开辟的另一空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进。《典籍里的中国》带给大家的,将是耳目一新的收视体验——其观感与其说在看一期节目,不如说是在学者专家的“点睛式陪伴”下,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电视戏剧”。
率先破题“古籍里的文字”,力现民族思想穿透力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敢啃爱啃“硬骨头”,为年味来“典”新风味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战极大。尽管《典籍里的中国》已经对典籍进行了尽可能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但它仍然需要观众拿出一些耐心去感受和体悟。
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据悉,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所有人怀着开荒拓土的信念,捧献出这样一部作品,希望给牛年春节增添更为浓厚的文化年味。
2月1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全新原创的《典籍里的中国》是总台的一次全新探索,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王晓真在开播启动仪式所说,这一大型原创节目是总台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新年力作,是总台在大型创新性文化节目中树立起的新标杆。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在这个提倡就地过年的特殊春节,品味《典籍里的中国》这道“文化大餐”,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让我们彼此心心相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