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鉴湖,也就没有绍兴的今天。
民间相传农历3月14日为马臻生日。
谨以此文纪念!
古代会稽郡的核心区域在今天的绍兴,绍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临宁波,北濒杭州湾。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8万。绍兴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越王句践建城以来,历经2500年而城址基本未变。绍兴是著名的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
也就是今天绍兴这块富庶的土地,历史上却曾经是潮起潮落之地。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曾来到越国。他所看到的情况是所谓:“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也就是说这一带的水很浑浊,老百姓不聪明不讲卫生。我国早期的地理著作《禹贡》在土地划分中,将越地列为“下下”等。但也就是这片土地,到了东汉之后却很快成为了富庶的鱼米之乡,这样的转变离不开被尊为“鉴湖之父”的马臻。
12
马臻
字叔荐,汉顺帝永和年间出任会稽太守,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主持兴建了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之一——鉴湖。
▲清·李慈铭题马臻太守
12
鉴湖
又称镜湖、长湖、大湖等,位于东汉时会稽郡山阴县境内(属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越城区、上虞区)。《水经注·渐江水》称:“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北泻长江。”鉴湖效益巨大,自古闻名海内外。但令人悲愤和痛心的是马臻建立水利伟业,却遭诬陷被杀,铸成中国水利史上千古奇冤,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
一、
利民济世,献身水利
(一)水利环境
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自然界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地理环境沧海桑田的剧烈变迁。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0万年前,海退则在距今7万年前。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4万多年前,海退则开始于距今约2.5万年前。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公里。这次海退,对于宁绍平原等东部各地原始部落的发展影响最大。现在的宁绍平原,从钱塘江南岸到宁波以东沿海,面积约为8000平方公里,当时由于海岸线在今东海岸以东600公里,因此范围比今天要大的多。在这片负山面海的宽广平原上,南有山林之饶,北有海洋之利,越族的祖先正是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后一次卷转虫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距今约1.2万年前,海岸到达现水深-110米的位置上。距今约1.1万年前,上升到-60米的位置。在距今8000年前,海面上升到-5米的位置,而到7000~6000年前这次海侵到达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侵到了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这里成为一片浅海。
▲7000年来宁绍平原岸线变化图
于是环境开始变得恶坏,越部族生存的土地面积大量缩减,一日两度咸潮,从钱塘江和其它支流倒灌入平原内陆纵深之地,土壤迅速盐渍化,水稻等作物难以生长。此前生活于平原上的越族人民纷纷迁移:
有的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区;有的到了南部的会稽山麓和四明山麓;有的利用平原上的许多孤丘安土重建;有的运用长期积累的飘海技术,用简易的木筏或独木舟飘洋过海,足迹可能到达台湾、琉球、南部日本等地。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之一,东汉年间成书的《越绝书》中所称的“内越”指的就是移入会稽、四明山的一支;“外越”则指离开宁绍平原而飘洋过海的一支。
现代浙东地区考古发现的嵊州市甘霖小黄山文化遗址、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余姚井头山遗址、田螺山遗址、河姆渡等文化遗址见证了这一时期地理环境与聚落迁徙的变化。
▲鉴湖泥炭勘探地质横剖面图
到了距今4000余年前,海侵海退后的古代山会平原(今萧绍平原),南为会稽山,北滨后海(今杭州湾),东临曹娥江,西濒浦阳江,中间是一片向西延伸的沼泽平原。平原以南的会稽山水顺流而下,在沼泽平原构成众多自然河流,分别注入曹娥江和后海。于是,钱塘江涌潮沿曹娥江等自然河流上溯平原,与会稽山水相顶托,便在山脚下形成无数湖泊。一旦山水盛发或大潮上溯,则泛滥漫溢,平原成为一片泽国。当时,越国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心主要在会稽山南部山麓地带,也就是《吴越春秋》所说的“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
也就在这时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治水英雄,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的立国之祖——大禹来到了大越。《越绝书》中,曾记载大禹两次到过会稽,第一次是为治水而来,在绍兴的一座神山宛委山上得到了一部“金简玉字”治水方略之书,治水获得成功,所谓“地平天成”,之后大禹在“茅山”之上召集各路诸侯“会计”(即会议讨论),也就是会稽山取名的由来。大禹第二次来,是成为立国君王以后巡狩江南之时,最后病死于会稽,被葬在会稽山下。也就有了今天的大禹陵、庙、祠。
▲大禹治水到越
不但文献史籍中有丰富的记录,同时在越地还留传着生动的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以及遗迹。大禹治水不仅是传说,也深深的影响了越地的人文精神和治水文化。有诗为证:
神禹原来出此方,洪海茫茫化息壤;
应是人定胜天力,稽山青青鉴水长。
到了春秋时期海退基本结束,宁绍地区山—原—海的地理环境基本形成,又到了越王句践时,越部族中心开始从会稽山麓向沼泽平原发展,于是“或水或塘”,由范蠡主持兴修了南池、坡塘、山阴古水道、石塘等堤塘蓄水工程,尤其在“富中大塘”开发了有6万亩农田的生产基地,也使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反败为胜。但到了秦汉时期水利建设仍不能适应整个山会平原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需求。
清道光三年(1823),在绍兴富盛镇跳山发现刻于东汉建初元年(76)的“建初买地刻石”,为当时的买地券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增值、买卖交易兴起的情况。
后汉永建四年(129),大体以钱塘江为界,实现了吴(郡)会(稽郡)分治。江南为会稽郡,郡治设在山阴。吴会分治是地区生产力发展加快的反映。
到东汉和帝时期(89—105年),在会稽山阴南部地区对兴建一个带有全域性水利工程的要求已日趋迫切。会稽地区已经在为是否兴建一个全域性的蓄水工程开始酝酿和争论,并且围绕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争论,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以上,也可以肯定在马臻为太守之前,修筑鉴湖已成为有识之士和许多民众的共识,如何建设也应有了初步规划方案。马臻之前的几任太守不是不愿意建成鉴湖,只是由于财力消耗太大、用工太多,朝廷未予批准;又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将会极大损害当地权贵利益而形成尖锐对抗矛盾的原因。
(二)家世传承
据考证,马臻为茂陵人,茂林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马臻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yuan)家族的后代。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后汉书·马援列传》记其:“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马援不但战功卓著,还倡导兴修水利。
马援忠勤国事,大半生在疆场度过,实现了马革裹尸、尽忠报国的愿望。马援生前受到梁松等人的打压,死后又遭到梁松之流深重的诬陷与迫害。这是一段记入《后汉书》的历史冤案,不但影响深远,而且这对两家的后代也会产生刻骨铭心的不解仇恨。也预示着梁松家族对马援后人的忌恨与迫害必定要延续下去。
▲马援像
马臻传承了马氏家族忠诚国家、刚正不阿,国家和百姓利益高于一切,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同时也继承了马氏家族擅长兴修农田水利的杰出智慧和能力。
(三)千古奇冤
马臻到会稽为太守后,肩负前任太守未竟事业,以会稽之大发展为目标,毅然创建鉴湖。因此也引起更大的移民和淹没房屋、坟墓,增加劳役等问题,当地也必然有既得利益受损害者极度不满。据我们研究,因为筑鉴湖,当时有14余万亩农田淹没,2万居民需异地安置,年减产粮食2100万公斤,此外还要动用1年之内日均5000人的劳动力。更严重的是在政府官员中的马臻反对者,以及梁家在地方的势力,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诬告马臻。经周密策划,阴险地以瞒天过海的手段,在政府掌管的户籍簿上抄录已死亡人之名,以这些死人之名告状到朝廷。主要罪名是马臻贪污政府皇粮和财政收入,筑湖淹没当地百姓土地、房屋和祖坟,激化社会矛盾。时任朝廷大将军的梁商、深得顺帝宠幸的梁皇后把此事直接告到顺帝处,于是马臻被传唤到京城。对会稽地区不交纳或少交中央财政和粮食的事实,对当地淹没损失,马臻难以辩说;此外更有实名举报。于是顺帝一怒之下,下旨斩杀了马臻。相传马臻不但被杀于市井,还遭剥皮揎草(剖开肚子塞进杂草)之刑处,死得十分惨烈。很快梁冀的堂弟梁旻去会稽接任太守。《后汉书》记“是时会稽太守梁旻,大将军冀之从弟也”。
由于朝廷正直官员为马臻申辩,会稽正义之士替马臻诉冤,朝野反响强烈,顺帝也感到杀马臻很不妥,便派人去会稽调查事实真相。新任会稽太守梁旻便策划把政府的户口簿交给了朝廷来使,经来使核实都是已在之前已死亡的人名。而真实的原因是,梁冀的堂弟梁旻到会稽新任太守,要办前辈梁商主谋的,与梁家有世代宿怨的马援后代马臻之案,自然不会提供对马臻有利而对梁商不利的证据,也不会去追究诬告主谋和组织人的责任。而当时梁冀在朝廷主政,他也不会去深究父亲办的案子,顺帝也不会会承认自己的过错。淹没住宅、坟墓、告状都是事实,但会稽郡毕竟只是国家的一个郡而已,马臻太守不过是二千石(dan)官,杀也杀了,查也查了,再查也是皇帝错杀之错。
就筑鉴湖本身而言,也没有人说不对,鉴湖依存,效益已在不断显现,时间一长,朝中也就无人再提起此事。正史是不会记载此事的,有不便写、不好写、不能写的原因在其中。
直到孔灵符在孝武帝大明(457—464)时在会稽任太守,这已经是距离马臻筑鉴湖300年以后的事了,他到会稽后,看到鉴湖效益巨大,见到一些地方史料记载,听到民间相传马臻被杀的冤情,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于是他收集整理史料,在所著《会稽记》中以简短的文字记下了鉴湖的建筑时间、规模、形制、效益,以及马臻被杀的缘由。
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蓄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堤塘周围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余顷。
▲东汉鉴湖水利图
创湖之始,多淹冢宅,有千余人怨诉于台。臻遂被刑于市。及台中遣使按鞫(ju),总不见人。验籍,皆是先死亡之人名。
这段记载说明:一是马臻创立鉴湖的时间是汉顺帝永和五年(140),但筑鉴湖的整个过程或许会早一些。二是马臻被杀是由于鉴湖初创时,淹没了较多的坟墓和房屋,出现了千余人的群体向朝廷告状的事件。马臻很快被杀于闹市公开场所。三是等到朝廷再派人调查,查不到告状之人,经户籍核实,状纸上的都是当地已死亡之人名。
孔灵符是绍兴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重视水利、声誉良好的太守,读东汉史,看孔灵符所记,马臻被杀冤案是终可追源昭雪的。
马臻大概在哪年被杀?公元140年马臻创立鉴湖。“创湖之始,多淹冢宅”,那“多淹冢宅”之时应在公元140年鉴湖蓄水之后。如此则马臻被诬告和问罪被杀也应在公元140年之后,最大可能是公元141年。这一年还免去主管全国农田水利的司空郭虔的职务。
在绍兴古城偏门外的马臻庙自唐以来多有陊败和修葺记载。文献记载和民间相传在庙中内容较为丰富,有较多古代碑文。在马臻庙大殿东西两壁,绘有32幅清代壁画,主题为马臻与鉴湖水利史,其中马臻治水的伟大功绩,以及梁冀家族的阴谋诡计,马臻被冤杀,都形象生动的予以展示。
▲马太守庙壁画记载马臻与鉴湖
二
境绝利溥,莫如鉴湖
(一)水利伟业
马臻巧妙地利用了山会平原自南而北的山—原—海台阶式特有地形,将总体工程分成三部分:上蓄、中灌、下控。
上蓄
在会稽山南部平原,筑成东西向围堤,纳会稽的三十六源之水和近山麓湖泊、农田于其中。
▲古鉴湖水位及北堤剖面图
鉴湖的南界是稽北丘陵,北界是人工修筑的湖堤。据研究,鉴湖南部山区集雨面积为419.6平方公里,主要溪流有43条,鉴湖总集雨面积610平方公里。湖堤以会稽郡城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湖堤,自绍兴城东的五云门经原山阴故水道到上虞东关镇,再东到中塘乡白米堰村南折,过大湖沿村到蒿尖山西侧的蒿口斗门,长30.25公里。西段湖堤,自绍兴城的常禧门经今柯桥区的柯岩、阮社及湖塘宾舍村,经南钱清乡的塘湾里村至虎象村再到广陵斗门,长26.25公里。以上东西堤总长56.5公里。鉴湖东湖、西湖的分界为从稽山门到绍兴大禹陵的古驿道,全长约6里。东湖水位一般高西湖0.1~1米。除去湖中岛屿,水面面积为172.7平方公里,湖底平均高程为3.45米,正常水位高程5米上下。正常蓄水量为2.68亿立方米左右。
中灌
鉴湖围堤后,由于湖面高于北部平原农田2.5米左右,在鉴湖工程的一系列斗门、闸、堰、阴沟等四种排灌设施的有效控制下,蓄水量丰富,沿海上溯潮水被阻,灌溉农田十分便利。鉴湖工程的四种排灌设施,以斗门为最大,斗门相当于一种大的水闸。鉴湖东端为蒿口斗门,西端为广陵斗门,在山会平原北部的金鸡山和玉山之间又设置了玉山斗门。闸和堰主要设置于湖与以北主要内河沟通之处,规模不及斗门;而堰比闸更为简单。闸和堰的主要作用是行洪排涝,以及供给内河灌溉和通航之水,堰不但控制正常湖水位高程,还有拖船过堰通航之作用。阴沟系沟通湖与内河及农田的小型通水渠,主要作用为灌溉。
下控
是通过沿海地带的海塘和斗门、水闸控制,实行排涝和挡潮。这个控制入海的鉴湖枢纽工程便是位于绍兴城正北30里的玉山斗门,玉山斗门的主要作用为挡潮和控制北部平原河网水位。北宋文人曾巩在《鉴湖图序》中说得更清楚:“其北曰朱储斗门(即玉山斗门),去湖最远。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二门,而以时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鉴湖工程从初创到所有工程设施全部完成,再到效益的充分发挥,应该有一个过程,但总体规模应在初创时已确定。
(二)水工杰构
鉴湖工程的水利规划和水工技术在当时的时代是杰出和先进的。
一是科学的水利布局
鉴湖工程根据山会地区特有地形,系统规划,蓄、灌、排、挡工程设置科学、布局合理,效益发挥优势充分,均可称为当时水利史上的领先水平。
二是成熟的基础处理
据1987年我们对湖塘乡的古鉴湖堤考证,在古堤之下约高程2.6米处有松木桩整齐排列,C14测定为筑鉴湖时打入,此种情况在古鉴湖堤中多处发现。以木桩及竹木沉排技术处理工程基础在当时属先进。又以我们在2001年7月实地发掘考察的西墟斗门为例,这一古鉴湖建设的斗门采用精巧、坚实的石质卯榫结构,以及木桩基础处理、工程布局水平等也属当时全国领先。
三是有效的控制计量
鉴湖东西湖用水调度,东湖水则在五云门外小凌桥之东,距绍兴城七里,“水深八尺有五寸,会稽主之”;西湖水则在常禧门外跨湖桥之南,距绍兴城七里,“水深四尺有五寸,山阴主之”。鉴湖堤上的斗门、堰、闸启闭,都以以上两个水则为依据;鉴湖之北灌区内的水位控制则依据建在都泗门东,会稽山阴交界处的水则确定,“凡水如则,乃固斗门以蓄之;其或过,然后开斗门以泄之”。这里指的是玉山斗门的启闭。总的调控应有水利专管人员根据调度原则进行综合监管。用水则量测控制水位,加强科学调蓄,为当时先进管理措施。
(三)水兴百业
“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鉴湖其利无穷。
一是水利灌溉效益
鉴湖工程调蓄了上游会稽山419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暴雨径流,基本消除了会稽山暴雨山洪对北部平原的威胁。通过玉山斗门及日益完善的沿海海塘建设,又防御了海潮对山会平原冲击造成的灾害。丰沛的蓄水为北部平原九千余顷土地的灌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控制的自流式淡水水源。
二是航道水运效益
鉴湖北堤是在原山阴故水道的基础上增高堤坝,新建和完善涵闸设施建设而成,全长56.5公里。西鉴湖过西小江至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沟通钱塘江航道。东鉴湖向东延伸的一条河过白米堰、曹娥堰后到曹娥江,又东经上虞,到姚江可达明州;西北则为曹娥江通杭州湾航道。另一条至白米堰往南过蒿坝,沿曹娥江可达嵊州、天台。鉴湖建成后,水位抬高和设施完善又使航运条件更为优越。鉴湖初创至晋代,山会地区主航线即为鉴湖,至晋代之后到唐代,西线(山阴县)的航线渐为西兴运河所取代,而东线(会稽县)鉴湖仍为主航线并延承至现代。鉴湖航运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六朝虞预《会稽典录》中称“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浙江”。“通江达海,好运天下”,2014年6月22日,鉴湖工程已成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当代浙东运河示意图
三是区域发展效益
加快了山会平原的综合开发与发展。在魏晋时期,鉴湖水利兴盛,北部农田得以较大规模开发之际,正是我国北方地区战火连绵,兵荒马乱之时,于是在朝廷南迁时,有大量人口涌入山阴,见到了这里安定的社会、肥沃富饶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浩大的鉴湖,正是他们梦寐以求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一大批从北方地区迁移而来会稽的富裕人家在此定居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开发,交通运输业、酿酒业、养殖业、陶瓷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带来了经济增长,城市繁荣,人口增多,孔灵符当年在《会稽记》中形容:浙东一带已是村落遥相连接,境内无荒废之田,田无旱涝之忧的富庶地区。《宋书》的作者沈约在《孔季恭传》中更详尽描绘了这里经济发达的情况:“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户杜之间不能比也。”
四是生态环境效益
曾是咸潮直薄的山会平原,由于鉴湖兴建成为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人在鉴中,舟行画图;五月清凉,人间所无,有菱歌兮声峭(qiao),有莲女兮貌都。”山会北部平原的大片土地得到了冲淡改造,成为水网密布,河流纵横,百草丰茂,绿树成荫,气候宜人,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之地。
▲西鉴湖快阁风光
五是人文养育效益
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吸引大批优秀的外地人才来越。接王羲之、谢安之后,大批文人学士闻名而来,形成“东山再起”“兰亭雅集”“唐诗之路”等文化高地,极大地丰富了会稽的文化积淀,打下了深厚的发展基础。李白的“鉴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鉴湖六月凉”烩炙人口;人才辈出,闻名于世,毛泽东主席也有诗赞曰: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鉴湖水如月
(四)鉴湖湮废
鉴湖湮废集中在宋一代,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多,人们与水争地,尤为豪族大户的兼并掠夺;生产力发展,开垦种植技术的提高;政府在水利科学调控决策上的不当、管理上的不力;鉴湖的部份淤浅,以及水利条件的改变,地方政府为增加赋税、进贡取幸等。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开始围垦鉴湖。宋室南渡后,“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大量移民涌入,山会两县人口猛增,垦湖为田日趋加剧,虽有几任官员和文人学士力主复湖,引起废复湖之争,但终究不可最后阻止废湖之势。至南宋淳熙二年(1175),鉴湖基本湮废,留下河网和一批湖泊。鉴湖的湮废是山会平原水利的重大变迁,这是在尚未完成新的调整情况下,一次有较大盲动性和放任性的变迁,一定程度满足了当时人对土地的要求,却对后世水利和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构成危害和造成不利,带来的影响巨大,给后人以极其深刻的教训。绍兴十八年(1148)越州大水,因没有鉴湖的拦蓄,洪水盛发,直接威胁州城的安全。当时五云门都泗堰水高一丈,幸未破堰入城。据统计北宋的166年中,绍兴有记载的水灾共有7次,旱灾1次;而南宋的143年中,水灾多至28次,旱灾竟有16次。水旱灾害频仍,给绍兴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状况,一直要延续到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兴建了三江闸,基本完成了当年绍兴平原的水利新的调整,水旱灾害才得以减少。
三
功德在人 虽远益彰
(一)缵禹之绪
大禹是绍兴人们崇仰的治水英雄,然大禹治水传说,更重在精神层面的伟大和继承。马臻是大禹精神的实践者,是在承继越王句践治水、越国复兴基础上,绍兴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施了带有全局性意义里程碑工程的治水英雄。鉴湖建成,全面改造了山会平原,效益巨大,流泽后世。没有马臻和鉴湖,就没有日后绍兴的经济与社会繁华和文化璀璨,绍兴发展历史就要重新改写。
▲唐·韦瓘《修汉太守马君庙记》
唐代韦瓘《修汉太守马君庙记》载:
镜湖含泽驱波流桴(fu),注于大海,灾凶岁,谷穰熟,俾生物苏起,贫羸(lei)育富,其长计大利及人如此,孔子称民之父母,马君有焉。
到南宋古鉴湖湮废后,虽大部分成为耕地,却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小湖泊和港汊河道。据1989年统计,古鉴湖范围内尚存的河湖面积原西湖区域内为14.78平方公里,东湖区域内为15.66平方公里,合计为30.4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按平均水深2米计,约为6000万立方米。并在平原南部构成了特有的河港相通、河湖一体的塘浦河湖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一带人畜、工农业生产、酿酒、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源。至于人文影响,更是至远至大。
▲今鉴湖水域图
(二)万世崇仰
马臻在筑鉴湖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前任太守成公浮的遭遇触目惊心,惊动朝野;当时朝廷掌权者梁商家族与他马家的世代怨仇和以往的迫害他不会忘记;兴建鉴湖巨大的财政压力和所需劳役他能清楚估计到,筑湖还将造成淹没损失和移民问题;他的从政、做事环境很不好。但马臻是一代名将马援的后代,先人之尽忠报国、马革裹尸、豁达处世、勇做大事的精神在他身上深层扎根、血脉相连、浩气长存。在会稽这块土地上马臻显示了一代名太守承禹之绪、忍辱负重、宁死不屈、为民献身的高风伟节。
马臻为兴民利,含冤被杀,会稽人们没有忘记马臻。据民间相传,当年马臻被害时,百姓愤愤不平,冒着生命危险,暗地不惜重金将其遗体运回会稽,万人痛祭,并葬于郡城偏门外的鉴湖之畔。唐代在山阴的东、西鉴湖边建起两座马太守庙,表明了政府和民众对马臻筑鉴湖的功德已有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形成共识。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仁宗赐马臻为“利济王”,此为宋代皇帝对马太守的高度评价。农历三月十四日,民间年年祭祀。马臻墓前有石坊,中柱正面有联:
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陂深,永固鉴湖保障;
奠灵窀穸(zhuan xi),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
又有宋代文人王十朋《颂马臻》诗:
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
能使越人怀旧德,至今庙食夏家湖。
▲马臻墓
(三)启示教训
其一,“太守清,河水清。” 鉴湖工程充分显示了水利在会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马臻之精神业绩,也影响和激励后来者,传承文脉、弘扬正气,重视民生、加注水利。形成“善治越者当以浚河为急”的理念。绍兴历代多贤太守,贤太守多重水利兴修,水利需要伟大的奉献精神,绍兴人们也敬重和怀念为兴修水利作出贡献的历代会稽地方官。从另一个层面而言,绍兴民众也认识到,兴修水利除了要靠政府组织,更要万众一心,支持水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缵禹之绪,弘扬光大;不断开拓,不懈努力。
其二,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一个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面积曾有今33个西湖之大的平原蓄水库——鉴湖,在南宋时期快速湮废,对之后绍兴地区生态环境、水利功能和文化资源带来的破坏也是巨大和不可弥补的。
▲鉴水流长
保护好鉴湖遗存,保护好文化资源,坚持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稽山青青鉴水流长”的生态环境,是今天人们对马臻太守最好的纪念和伟大精神的传承。
2021年4月
- END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