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锡侯戎装照
首先来说一下做这个系列的原因蛤,这只是因为up本人比较喜欢这种民国历史的东西。毕竟男孩子嘛,在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拿着地图圈地为王,脑补着种田流一统天下,特别是等到学习了民国军阀混战后更是喜欢去了解这部分历史。我们这一代在学校学习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是比较笼统的,对于这段历史在课程上也是基本略过的,所以up就想着对于这些军阀风云人物进行个较为详细的介绍,不只是哪些耳熟能详主要的人物,更有那个风云汇聚时代的主要绿叶角色。
当然,这些内容主要资料还是来源于网上,由up自己整理,错误或者主观上的东西很多,希望大家谅解。而up作为一个四川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川军阀,在那个风起云涌年代四川军阀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与中原大地的搭台唱大戏氛围格格不入,也是很有意思的。希望我的文章对大家来说有一点点的用处,那我也就不枉此行了。
以上!-----------------------------------------------------------
基本情况
邓锡侯
邓锡侯(1889年—1964年),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人士、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
1906年,邓锡侯初到成都,人地生疏,正在焦虑之际,恰逢成都陆军小学堂第一期招募新生。于是,邓决心弃文习武。
1909年,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所属的南京第四陆军中学堂。
辛亥革命前夕,在革命党人的教育下。邓锡侯尚未毕业就离开学校,毅然回四川参加新军,在第十七镇六十五标当教练官和帮带。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他又转到四川陆军刘存厚的第四师任职,先任副官,后为连长。
护国战争爆发后,正在川南叙州(今宜宾市)、泸州一带清乡的川军刘存厚率先响应“反袁护国”的号召,时任营长的邓锡侯随部配合蔡锷领导的入川滇、黔军作战。
1918年,邓锡侯升任四川陆军第五旅旅长,驻防眉山、彭山、仁寿一带。(熊克武搞的“分封制”,有了自己的地盘了。)
1920年,邓升任四川陆军第三师师长,先后驻防成都、广汉、保宁(阆中市)等地。
1922年,邓在军阀混战中率领第三师第一次进驻重庆市,并举办了“浮图关教育团”。
1922年先联合唐廷牧、田颂尧、刘斌等师长通电反对刘成勋,遭熊克武击退后,联合北洋军阀支持的杨森等部,通电拥护北京政府,指责熊克武、刘成勋等“擅开战衅,阻碍国家统一”。由此,邓锡侯受到曹锟、吴佩孚的嘉奖,被北洋政府委任为“国军”第三十师师长,并加“骠威将军”的头衔。
1923年冬,邓锡侯、杨森兵分五路向熊克武部发起全面反攻,先后攻占重庆、成都。
1924年5月26日任命邓锡侯为四川省省长。
1925年5月,北京段祺瑞执政又改任邓锡侯为四川清乡督办。
同年刘湘、邓锡侯、袁祖铭、刘文辉、田颂尧联合倒杨森,胜利后占据华阳、简阳、遂宁、合川、南充、彭县、广汉、金堂、新津、灌县、新都、郫县,以及松(潘)茂(县)等广大地域。
1926年秋广东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进抵武昌时,川军各部也相继易帜改称“国民革命军”,邓锡侯所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邓任军长、并兼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七路军总指挥。
1928年邓锡侯暗中支持杨森、李家钰、陈书农等反刘湘,失败。
1929年与刘文辉、田颂尧等一起反蒋介石,失败。
1931年,邓锡侯伙同刘文辉、田颂尧教训名义上的部下李家钰。同时,邓锡侯还派出军队“支援”甘肃,军事力量到达天水、武都一带。
1932年秋,“二刘大战”爆发,邓锡侯本为刘文辉麾下,刘湘向其求助后,起兵攻打刘文辉,刘文辉大败。
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了川北通江、南江、巴中、宣汉、达县等地,建立起川陕革命根据地。邓锡侯奉命征讨,因不满刘湘的调遣,将本部分为两大部分,定期轮换,不把军力全部投入前线
1933年11月至1935年中旬多次被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击溃。
1935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飞夺泸定桥后,邓锡侯奉命率部侧击红军。行军途中,他接到红军总司令、护国战争期间就已认识的朱德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信。劝告邓说:"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国难当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北上抗日,如兄部愿来,我们欢迎,如有困难,暂时不来,希望互不干扰......"邓一方面受到感化,一方面也为保存实力;为向"剿总"交差应付,命令跟踪部队始终与红军保持一天行程距离,不时还要对空乱放几枪几炮。就这样一直尾随红一方面军离开宝兴,翻越夹金山。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将出川抗日的四川陆军十四个师编为第二路预备军,邓锡侯任第一纵队司令(后称二十二集团军)。
1937年11月,在寿阳、阳泉一带协同友军阻击日军。伤亡惨重,乃退至榆次附近,拟向太原靠拢。
12月中旬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一指挥下,阻击从山东泰安方面南下之日军。并命第一二二师王铭章部集结滕县一带,筑城固守。滕县战斗,王铭章师长壮烈殉国,陈离师长负伤。但川军的巨大牺牲掩护了国军主力部队迅速集结到位,为台儿庄战役奠定了基础。
1938年1月14日,邓部川军初到鲁南前线,就在两下店夜袭敌营成功,毙伤日军二百多人,俘虏四十个,缴获枪械一批,首战告捷,军威大振。
1938年2月11日,邓被委任为委员长重庆行营副主任。21日,邓又被委任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1938年8月,董必武、林伯渠到成都专访邓锡侯,并希望邓搞好支前工作。
1942年,邓锡侯兼任成都防空总司令时同意在成都城郊挖防空地洞,结果意外发现了前蜀国主王建墓。
1944年湘桂之役后,邓专门派人找周恩来了解抗战前途,邓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起义。
解放后,邓锡侯先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2年后,西南军政委员会和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裁撤,恢复四川省的建制,邓锡侯被任命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54年后,邓又历任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1964年3月30日,邓锡侯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解放后的邓锡侯
总结来说,邓锡侯用up军阀资历四分法划归---新军阀一派。他是一位抗日将领、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后西南地区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作为四川保定系实际第一首领,统领川康省的军权,参加过护国战争,率川军出川抗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等;担任过四川省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还于1955年获得一级解放勋章。出生平寒;弃文从武;乱世豪杰;抗日功臣;弃暗投明;功在社稷。
藤县王铭章
王铭章
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不说,但是藤县保卫战和王铭章师长必须拿出来单独谈一谈。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民族抗日英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
王铭章在台儿庄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14年9月, 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企图攻取徐州,徐州会战开始。1938年1月上旬,第二十二集团军抵达临城(今薛城),以四十五军为第一线部队,四十一军为第二线部队,均部署于滕县以北。一二二师为集团军预备队,准备扼守滕县。王铭章被任命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师。与之对敌的是日军第五师团,日军以重炮、坦克、飞机等掩护大举进攻。三月十七日守军英勇战斗,伤亡殆尽,敌军攻占南城墙。此时东面日军集中兵力猛攻东关,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突入东关。王铭章见援军无望,再给孙震一电,表示:“决心死拼,以报国家。”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同时殉难的还有参谋长赵渭滨及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人。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王铭章接手城防后的残余守城全军三千余人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邓锡侯抗日前线指挥作战
在进驻藤县之前,对于敌强己弱的形势,王铭章心中十分清楚,但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心,他曾说过。“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破败的武器,担当了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的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已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
蒋公为王铭章将军的题词
与革命的交集
1935年围剿红军长征时,他接到红军总司令、护国战争期间就已认识的朱德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信。与红军互相演戏配合,命令跟踪部队始终与红军保持一天行程距离,不时还要对空乱放几枪几炮。就这样一直尾随红一方面军离开宝兴,翻越夹金山。
抗战期间,多次与董必武、林伯渠、周恩来等革命人士接触,1940年,成都发生“抢米事件”后,国民党准备逮捕杨伯恺时,邓锡侯保护了他,使杨伯恺安全离开。
1949年革命前夕,邓锡侯也正受到蒋介石的冷落、排斥,处于失意、徬徨的时候,他一方面看到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崩溃已是指日可待,决不甘心为蒋介石集团殉葬,更加怀念往昔朱德、刘伯承,吴玉章、张澜等对自己的关照与厚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的有关人员,川东、川西及川康地下党的人员,民革、民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都先后做邓锡侯的说服、开导工作,希望他在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中为人民立功。
当时国民党西康省主席,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也接到周恩来的电示,要求他联络邓锡侯。于是他们经常地秘密聚会,分析瞬息变幻的情势,商讨对策,并联络民主力量和地方势力作好起义准备,迎接解放。
逸闻趣事
民国时期,在四川成都地区流行一道名川菜,叫露水鸡。这道菜是当时名厨为了讨好在成都地盘上的大军阀邓锡侯而开创的。邓锡侯为了口福,下令一连的士兵在农历的三四月份下田收集水露。厨师就用露珠和鸡来做菜。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厨师会做了。
民国时期,邓锡侯十分喜欢重庆犬(川东猎犬),家里养了很多条。国民党将领邱清泉从德国留学回来,带回两条德国牧羊犬。得知邓锡侯喜爱养狗,邱清泉非要与邓锡侯的重庆犬打一架,结果邱清泉的两条牧羊犬一死一伤。
邓锡侯公馆位于成都庆方西街,内栽有很多名贵的素心兰花,专门聘有花工管理。邓锡侯在成都百花潭处(现百花潭公园)建有私人别墅“康庄“,里面也专门辟有兰园。邓锡侯拥有的名贵兰花,在当时的四川要数一数二。
1923年1月,四川省川军总司令刘成勋、第一军军长熊克武、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等联合向邓锡侯、田颂尧等进攻。双方的战争在绵阳、中江、罗江呈胶着状。邓与田颂尧等来到了罗江县西门外之白马关庞公(士元)祠,邓锡侯读到了庞公(士元)传。他一下子计上心来。当即决定抽调邓部作总预备之第六旅长李家钰为前敌总指挥,罗泽洲团长为前锋,间道偷袭成都。川军总司令刘成勋通电下野。
邓锡侯作为四川大军阀,在他担任军长后,邓锡侯集团主要创办了《成都快报》、《新新新闻》等日报。《新新新闻》是民国四川时间最久,发行最大的日报,1950年停刊。
解放后的邓锡侯
邓锡侯篇---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