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后汉书》“毛食”:“无食”还是“草食”?

《后汉书》“毛食”:“无食”还是“草食”?

《后汉书》“毛食”:“无食”还是“草食”?不必老转弯。

王国维先生《二牗轩随录》引述《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与古人注释,说“毛”是方言词汇“无”。

其中“注云:《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者,或古亦通用”一句,应该引自唐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本。不过略有差异。原句如此:“臣贤案《衍集》,‘毛’字作‘无’。今俗语犹然者,或古亦通乎?”

“饥者毛食”原文一段如此:“然而诸将虏掠,逆伦绝理,杀人父子,妻人妇女,燔其室屋,略其财产,饥者毛食,寒者裸跣,冤结失望,无所归命······”

“毛”作“无”,确实能讲得通。当年不仅河间方言有例,南方多地亦是。

我还可以补充两个层面。“毛、无”不仅音近,你知道m与零声母w的关系很紧,也有轻重唇音的差异。韵母也符合“一声之转”规律。其实,声母相近、意义近“无”的字,还有“靡、微、没、么”等。

此外,“毛、无”两字秦简字形相近。当然,《后汉书》不太可能有秦简的版本了。

不过,将“毛”直接释为“无”,有风险。

因为,我们注意到有比它更合适的解释。

《后汉书》“毛食”仅此一例。而且同书中,“毛”作“无”时,也未见跟其他字搭配的第二例。

“无”字日常词频非常高。作者范晔舍“无”用“毛”,如果不是书写问题,选这种低频字眼啥意图呢,只是有意寻求表达韵味效果吗?

我觉得,释为“无”可能不那么适合。

刚才说,王国维引用的是唐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本内容。在上句之前,还有一句“毛,草也”。尽管他没有就这句展开、更侧重“无”,但列出来这个义项,说明还是有存疑处的。

“毛”,《说文》“眉发之属及兽毛也”。但字体更像植物或“草”之形状。

“毛”之“草”义项更高频。所谓“不毛之地”、“深入不毛”云云。

“饥者毛食”。饿到吃草,挺符合现实的,也很通俗

更关键的一个例子,同样在《后汉书》。第69卷“刘平 王望 王扶传”中,涉及“王望”的一段,有一处无法回避的表达。

“王望,字慈卿,客授会稽,自议郎迁青州刺史,甚有威名。是时州郡灾旱,百姓穷荒。望行部道,见饥者裸行草食,五百余人。悯然哀之,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

注意“见饥者裸行草食”一句。

将它跟上面《后汉书·冯衍传》中那句“饥者毛食,寒者裸跣”放在一起看。你不觉得相近吗?甚至是两句的凝结。虽然句义略有差异。“裸跣”可以说是裸身赤足。

为什么这里不再直接一点,用“裸行毛食”或“裸跣草食”呢。

我认为,“毛食”就是“草食”。以草、草根为食,形容饿到极点。

书面语当然追求表达效果,不排除用方言词汇。但我们更认同这种通俗的表达。

“毛”作“无”,若频次高也就算了。《后汉书》仅此一例。其他经典也不多见。笔记史料有。

如此孤例,实在还是有些别扭、曲折,而不是转着弯儿搞成复杂的东西了。

“饥者毛食”之“毛”,还是作“草”更合理。

另有“茹毛饮血”一词。“茹”有“食”、“啜”义。不过,这词强调的是蒙昧、野蛮、未开化,而非“饥饿”。

最后再补几句。上述“饥者毛食”一段,说是出自范晔《后汉书》,其实,较之更早、被视为最早一部东汉史的《东观汉记》(一说刘珍著,一说班固、刘珍、蔡邕等人接续传),早有这段,且一字不差。范晔洗了人家的稿。不过,此书没有“裸行草食”一词。就是说,更像是范晔对前辈的化用。但这并不妨碍“毛”字的理解。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上一篇: 历史上最"乱“的公主,有30多位男宠,让姑父侍寝,野史都不敢这么写
下一篇: 《后汉书》二十句,不忘古而知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