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一、风云人物知多少;二、奇闻轶事一箩筐;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四、路归路来桥归桥。
此书着重描写了民国时期一些风云人物在民族大义、生死存亡面前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因而造就的不同的人生命运,以及后人对其的不同评价。还原历史真相,展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
张溥杰,青年文史作家,新浪名博、凤凰、搜狐、环球等网站特邀名博。自幼酷爱历史,喜读杂书。擅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写史风格,让读者在史海泛舟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目录
推荐序笔底涌波澜,痴心绎悲欢
自序民国为何如此令人着迷
第一部分风云人物知多少
末代皇帝溥仪是怎样选老婆的
“皇弟”溥杰由阴谋到童话的爱情故事
末代皇帝溥仪宫中生活有多奢侈
穷小子汪精卫怎样让白富美非他不嫁
袁世凯是怎样拿长子作秀的
郁达夫鲜为人知的浪漫史
提倡设立中国情人节的奇女子蒋碧薇
孔祥熙如何从草根逆袭成中国首富
洗钱高手宋子文竟被鸡骨头卡死
蔡锷与小凤仙之间真的没有啥
冯玉祥的名字是信口拈来的
冯玉祥将军为何不吸烟不喝酒
中国创办幼儿园的第一人
登上《时代》封面的首位中国人
北洋总理赵秉钧咋就死在自己的老板手下
第二部分奇闻轶事一箩筐
民国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
民国奇闻:一奶喂出俩总理
北洋总理许世英的宦海沉浮
蒋介石曾费尽周折俘获陈洁如的少女之心
蒋纬国的身世之谜
妻子儿女多到用军队化管理的奇葩
民国最会搞笑的军阀韩复榘
与众不同的梁漱溟
齐白石是位有趣且卖萌的老头
首倡黄帝纪年的民国怪杰刘师培
半僧半俗苏曼殊
诗人戴望舒鲜为人知的作品
无论到哪儿都被当成“老乡”的语言大师赵元任
晚清怪杰辜鸿铭为何特立独行
以貌打分的林语堂
熊十力:我牛故我在
梅贻琦: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第三部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陆征祥曾救过康有为的命
“卖国贼”陆征祥遭人误解很深
“狗肉将军”张宗昌曾是大学校长
孙科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戴季陶离世之谜
张爱玲眼中的鲁迅先生什么样
张爱玲的祖父是怎样一个人
梁启超原来也这么幽默
红学大儒俞平伯的真实属相
戴季陶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第四部分路归路来桥归桥
汪精卫行刺载沣被捕没被杀的真实原因
痴心佛学的唐生智
北洋政要徐世昌的惊人预言
连雪茄都放不下的“佛教徒”
淞沪会战的主力干将是谁
多次谢绝蒋介石美意的民国牛人
周作人“失足”的来龙去脉
失足的“在家和尚”晚年生活有多惨
周氏三兄弟不同选择下的不同人生
精彩试读
笔底涌波澜,痴心绎悲欢
梁启超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厚重,叹不尽五千年治乱兴亡。
在煌煌五千年的中国史册上,有三个历史阶段最有看点: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再就是民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乱世,政权割据,群雄并存,军阀混战不休。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这三个暴力与权谋盛行的时代,也是各类历史牛人辈出的时代,那时的历史犹如夏季的天空一样瑰丽多姿,极具阅读之魅力。
在这三大乱世中,民国离现在最近,其留传下来的有关记载也最可信。再加上晚清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已久的大门,吹进来了世界的新鲜空气,同时不少人也扬帆离国,投异乡,走异地,去寻找别样的天地。所以,在晚清之后的民国年间,学贯中西的奇才为数不少,可谓不足为奇。
他们既有深厚之国学底蕴,又见识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之雄风。于是乎,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望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
总之,在这段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现代社会的所有新元素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有着广阔的市场。一时风云际会,这些牛人们的决战不仅在沙场,还在官场、文场。于是出现了许多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民国人物,出现了许多波诡云谲、扑朔迷离的民国事件,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更有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眼球。
新旧更迭,风云际会。一批批不甘于寂寞的人,或是热血沸腾、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或是麻木不仁、投机取巧的政客,或是于水深火热之中奋起抵抗的劳苦大众,纷纷情愿或不情愿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演绎了一段段或是令人无限叹惋,或是让人啼笑皆非,抑或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大风起兮云飞扬,你方唱罢我登场。
张溥杰的这本《民国轶事:风云人物的别样人生》历史书很好玩,颇值各位看官一读。它涵盖了政客、军阀、文人等三个容易造就奇葩的特殊群体,笔底涌波澜,痴心绎悲欢。
其中人物各色各样,或讲述奇人逸事,让读者在轻松与幽默中品味历史,感悟人生;或是描述伟大人物,发掘出他们的人生闪光点,让读者能够有所启迪;或是介绍悲剧人物,让人们读之扼腕,一唱三叹。作者语言风格多变,或是仰天长啸,或是悲天悯人,或是嬉笑怒骂,或是感慨莫名。行文跌宕起伏,读之酣畅淋漓。
当然,由于作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书中难免有些瑕疵,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一本老少咸宜的文史类读物,绝对是物超所值。
作家、文史学者 刘继兴
末代皇帝溥仪是怎样选老婆的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颇为传奇,他先后经历了清朝、北洋、伪满、南京国民政府再到新中国等多个时期。当然,在不同的时期,他所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他所拥有的权力也不一样。那么溥仪在众多的角色转变中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从他娶老婆这件事情上窥知一二。
北京时期
民国十年初,虽然已经是民国,但是溥仪的家族依旧享受着民国为其提供的优厚待遇。而此时身为清逊帝的溥仪已经15周岁了。王公大臣开始商量着溥仪的婚事,这时庄和太妃刚去世,几个管事的妃子中荣惠太妃又没什么主见,剩下的敬懿和端康两个太妃发生了争执。
而有趣的是,溥仪的两个叔父也各为一位太妃奔走。一个主张选端恭的女儿,另一个则主张选荣源的女儿。为了做好这个媒,都各自不辞劳苦地奔波着。当然,到底选谁,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得看小皇帝的意思。同治和光绪时代的办法是,让候选人站成一排,由皇帝来当面挑选,相中哪个,就在这个姑娘身上做个记号。
至于怎么做记号,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递玉如意给相中的姑娘,另一种是把一个荷包系在姑娘的扣子上。到了溥仪的时代,王公大臣们商议,把一大群姑娘摆成一排挑来挑去,不大妥当。所幸当时技术允许,就改由挑选候选姑娘的照片来决定溥仪娶谁,觉着谁好看,就在上面做个记号。
溥仪看照片时傻眼了,个个长得都差不多,巴掌大的脸,直筒子似的腰,只能比谁打扮得特别些。后来溥仪索性在一张看着比较顺眼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儿。溥仪选中的是端恭的女儿,名叫文秀,比溥仪小3岁。这正是敬懿太后看中的姑娘。
可是如此一来,端康太妃不高兴了,她提了一堆反对意见,长得不漂亮,家里穷……反正就是不同意。而她推荐的是正白旗荣源家的闺女,叫做婉容,人漂亮,家里还有钱,是个典型的白富美,而且和溥仪一样大,都是15岁。溥仪心里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就又在婉容的照片上画了一下。
端康太妃是满意了,可是敬懿和荣惠太妃又不高兴了。最后经过调解决定,既然溥仪已经选了文秀,她是不能再嫁给其他人了,因此可以纳为妃,而婉容则是皇后。一个媳妇,人家溥仪尚且觉得没有必要,好家伙,这一下子弄俩。
由于直奉战争,婚礼拖了一年多才举行。结婚那天,许多人,诸如总统黎元洪、前总统徐世昌、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等民国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送来了贺礼。而婚姻对于溥仪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他甚至连价值千金的春宵一刻也浪费了。这也是后来有些人一直质疑他性能力的原因。
1931年,文秀不堪忍受没有爱的婚姻,在妹妹的陪伴下,鼓起勇气和溥仪离了婚。而婉容由于宫内生活枯燥寂寞,在溥仪的同意下开始吸食鸦片,不久变得精神涣散。婉容后来追随溥仪到了东北,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后”。
伪满时期
伪满期间,婉容受到溥仪的冷落,最终按捺不住寂寞,给溥仪戴了绿帽子。因此溥仪与她彻底决裂,婉容和别人的私生子也被烧死,婉容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真疯子。按照溥仪的话说,如果当时婉容像文秀那样选择与他离婚,也不会有如此结局,可是婉容放不下皇后的虚荣。
婉容精神失常后,1937年,为了表示对婉容的惩罚,也为了有个必不可少的摆设,经由一个亲戚介绍,溥仪娶了一个叫谭玉玲的年仅17岁的中学生。谭玉玲被溥仪封为祥贵人,属于皇帝的第六等妻子。尽管地位不高,但是溥仪对其钟爱有加。怎奈好景不长,7年之后,年仅24岁的谭玉玲因为“不够听话”惨遭日本人毒手。
谭玉玲尸骨未寒,日本人又开始给溥仪撮合老婆,这令溥仪很是反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日本人就是那屋檐。不过溥仪有自己的小算盘,就是决意不要日本媳妇,因为那就等于在他床上安放了个活的监控器。
日本人天天纠缠溥仪,溥仪怕惹恼了他们,也不敢把话说得太直接。最后日本人也渐渐明白了溥仪的意思,于是拿来了一些旅顺日本学校的中国女生的照片,可溥仪的二妹提醒他说,这也是日本人训练好的。
最后溥仪实在没办法,就选了一个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认为好对付的女子--这就是后来的福贵人李玉琴。当时她刚满15岁,就成为溥仪的又一个牺牲品。李玉琴来了不到两年,伪满就垮台了,溥仪被俘,李玉琴也被遣送回了长春老家。
新中国时期
1959年12月4日,爱新觉罗·溥仪被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回到了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由于他特殊的身份,他的婚姻问题也成了领导和亲朋好友都关心的事情。然而溥仪却紧紧遵守着1961年毛泽东主席和他在一块儿吃饭时所提出的“慎重”原则,不敢贸然行动。
溥仪也渐渐地明白了自己该要什么样的老婆。1960年,一位亲属得知溥仪特赦后,邀请溥仪到家里吃饭。这位亲属有一个年近五十的闺女,由于出身贵族,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婚姻就耽搁了。溥仪见她时,她戴着满头的珠翠头饰,身着绣花旗袍。
由于溥仪爱开玩笑,和她说了几句话,谁知她竟然动了心。但是,溥仪坚决没有要她。溥仪后来的妻子李淑贤问他为什么没同意,溥仪说:“她所中意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个皇帝溥仪,今天的溥仪配不上她那样高贵的女人!”
后来又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女人表达了对溥仪的好感,他都一一拒绝了。一次,政协又有人给溥仪介绍了一个对象,会讲几国外语,对他的工作很有帮助。但是,溥仪还是没有同意,原因很简单,觉得还是不够合适。
有同事看他挑来挑去的总不能拿定主意,就拿他打诨:“老溥,可不能像过去在宫中选妃时那样的选法了!”溥仪笑着回答说:“不会一样的,因为标准不同了。”
其实溥仪的要求很简单,不奢求贵族的府邸,不迷恋西方的别墅,更不向往用金钱和地位筑起的高台楼阁,他的愿望无非是找一个平民之女,建立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式双职工家庭。
后来溥仪经人介绍,认识了李淑贤。溥仪见了之后很高兴,也很满意,他说:“她是搞医务工作的,和我兴趣一致,可以建立一个双职工家庭。”相识后,两人没有马上结婚,而是如同年轻的恋人一样,谈起了恋爱,彼此互相关照。
1962年4月30日,这一天,爱新觉罗·溥仪和李叔贤两人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由溥仪的七叔载涛主持,巧合的是,载涛也是1922年溥仪在清宫中大婚的主要操办人。想必当事人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中外媒体更是争相报道了这一条消息。
溥仪不同时期选择配偶的标准,见证了他从一个皇帝到傀儡,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蜕变。作者以为,溥仪这一生虽然坎坷曲折,但是,也不枉人世走一回。而当今男女青年在择偶时,是不是也能更多地考虑物质以外的东西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