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福建卷》是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在福建省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多年编撰而成。该书入选各类民间传说1263篇,共计131万字,是迄今为止福建民间传说收录最完整、注释最完备的一本书。该书介绍了福建地区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完善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为中华民族保留珍贵鲜活的民间文化记忆。自2023年4月6日起,公众号陆续推出线上“民间传说”专题,向大家娓娓道来福建的民间传说。
#人物传说
叶向高[1]巧补相思联
01
相传明万历年间,福清相思岭上有摆汤丸摊的父女二人。姑娘小时读过几年书,加上生性聪明,因此,她所吟的诗和所对的对子常得到过往客人的欣赏。
老父亲见女儿的年纪渐渐长大了,便常常央人为子说媒寻亲。怎奈说了许多对象,姑娘都不满意。老人家逼紧了,姑娘只好说:“爹爹一定要女儿早择婆家,那好,女儿就在摊子前出半副联子,谁能应对就嫁与他;如无人能对,女儿宁愿终身不嫁。”老父亲拗她不过,只得应允了。第二天,这个汤丸摊前便出现了半副联子,上面写着:“相思岭上日日冬节”,过往行人有来摊里吃汤丸者也想应对,但多是摇头走了,有的虽然对了,却没有一个令姑娘满意的。这样,几年过去了,始终未寻到理想的对象。姑娘也因此积怨成疾,虽经多方请医调治,终因心病无药而离开了人世。
传说,姑娘死后化作一只相思鸟。鸟儿栖于汤丸摊附近的一棵树上,面对着那半副联子,凄声叫唤,在继续寻觅知音。太平盛世,回福清定居的明朝丞相叶向高路过此地,听见鸟声凄凄切切,便打听是何鸟如此凄声。姑娘的父亲见问,即把原委一五一十地对叶相说了一遍。叶相听了连声叹道:“可叹啊,可叹啊!”老相爷叹的是,每日来往这许多人,竟没有一个应对。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姑娘,竟积怨而逝。感叹之余,相爷向姑娘的父亲要了笔墨,在汤丸摊门前的木柱上,补齐了对联,上联是:“相思岭上日日冬节”,下联为:“于山樚下夜夜元宵”,横批“可叹可惜”。后来经过此地的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
注释
[1]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叶向高善于决断大事,任首辅期间,为明神宗出谋划策,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对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相关
讲述者:林祥彩(1915-2006.3),男,福州人。
搜集整理者:方炳桂(1930.8-2016.12),男,福州人,高中文化。
搜集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福州十邑地区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分卷》(上)(内刊),福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1990年1月,第57—59页。
#风物传说
诸娘人[1]和唐部人[2]
02
话说五代十国后期,闽国内部互相残杀,国力渐弱,因此南唐兴兵犯闽。也有人说那时中原汉人大量入闽。不管哪一种传说,福州人都称入闽者为唐兵或唐人。唐兵或唐人入闽后,均以胜利者自居,要占闽国妇女为妻,并由军中统一抓配。因闽国的妇女均为闽越王无诸的后裔,所以唐兵或唐人称她们为“诸娘人”“诸娘囝”[2]。唐兵所到之处就喝令:“把诸娘人、诸娘囝统统抓起来!”妇女们惊叫:“唐部人来啰!”大家闻风而逃。据说这就是“诸娘人”“诸娘囝”“唐部人”“唐部囝”[4]称呼的由来。
抓来的“诸娘人”“诸娘囝”有年轻也有老的,唐兵中同样也有年轻的年老的,如何分配撮合呢?他们想了个办法,把抓来的妇女个个用麻袋从头套到身,然后让唐兵自己去摸选,摸到哪一个就是哪一个,不得反悔。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老夫配少妻、老妻嫁少夫的尴尬事。年轻女子配老夫的惊叫:“比我公[5]还老。”年轻小伙子摸到老婆子也感叹:“哎呵!还老过我傌[6]。于是后来妻就呼夫为“老公”,夫亦呼妻为“老傌”[7]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部人”与“诸娘人”都生了“诸娘囝”“唐部囝”,融合为一家人了,所以“唐部人”对“诸娘人”来说已不是“短晡”[8]而是“长晡”了,所以,福州方言也称“老公”为“长晡”。
注释
[1] 诸娘人:福州人称已婚女人为“诸娘人”。
[2] 唐部人:福州人称已婚男人为“唐部人”。
[3] 诸娘囝:福州人称未婚女孩为“诸娘囝”。
[4] 唐部囝:福州人称未婚男孩为“唐部囝”。
[5] 我公:福州方言“我爷爷”。
[6] 我傌:福州方言“我祖母”。
[7] 老傌:福州方言“老婆”。
[8] 晡:福州方言“夜”的意思。
资料相关
搜集整理者:方炳桂(1930.8-2016.12),男,福州人,高中文化。
搜集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福州十邑地区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分卷》(下)(内刊),福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1990年1月,第94页。
#历史传说
戚继光[1]与思儿亭
03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在福建沿海四处扰乱。戚继光带军到处征讨,锋芒所指,所向无敌。因此,倭寇一听说“戚家军”三个字,便魂胆俱丧,不战自溃。为什么戚家军当时能有这么高的威信?除了爱国爱民外,主要是执法如山,军纪严明。
有一天,戚继光接到探子报告,大股倭寇又流窜到连江汤岭,妄图借汤岭作跳板,进犯福州,来一次大洗劫。他与众将领研究,决定立即抓住时机,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汤岭,在倭寇还来不及部署进犯福州之前,打他个落花流水。戚参将立刻命令自己的儿子戚印率领部队打先锋,火速前往讨伐倭寇,自己则率领三军在后。
戚印部队即将开拔时,他父亲当众宣布:“命你充当先锋,火速前往汤岭剿寇,途中不管遇有任何情况,刻不容缓,许进不许退,违者定斩不赦!”
戚印领命,带着先行部队,前进于高山丛岭中,不停不歇急速行军。想不到,突然间天气大变,高山丛岭布满了一片白雾,蜿蜒的山间小道也全都淹没在茫茫大雾之中,伸手不见五指,后面走的人看不见前面走的人。戚印一时没了主意,又怕中敌人的埋伏,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自己骑着一匹快马回到他父亲那里,向戚继光报告上述情况。戚继光见儿子一人折回,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部队行军遇到情况折回向主帅报告,这本是正常之事,无可非议。但戚印回头的举动,误了战机,事关重大。并且自己又当着三军部队面前宣布了“许进不许退”的军令,儿子一人中途折回,如不按军法处理,人家就会说我由于父子关系置军法而不顾。想到这里,戚继光沉下脸来,威严地宣布:“戚印临阵折回,胆敢违背军令,罪该斩首。”于是即刻下令,把自己心爱的儿子推出去斩首。部队全体将领听到戚继光如此果决处理戚印,打心里钦佩,但又想到戚印是有事折回报告,不是临阵脱逃,因而大家纷纷跪下恳求戚继光赦免戚印之罪。戚继光和颜悦色地说:“遇事折回报告,虽然不属于临阵脱逃,但戚印身负先锋重任,并且事前交代,不管途中遇有任何情况,刻不容缓,许进不许退,违者当斩!戚印置战机而不顾,擅离队伍,如果有变,其责如天,谁能担当得起?”戚继光歇一口气又说:“再说,我们历尽千辛万苦,转战闽、浙两省,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歼灭倭寇,报国保民。戚家军如果置军法严明而不顾,为赦免儿子而徇私轻法,以后军令难行,平寇大业将何以完成?”大家被戚继光说得无话可答,就在此时,前方传来消息,由于失去战机,倭寇已大部分跑下海去了。戚继光下令斩了儿子。
戚印被斩,部队军威倍振,士气格外高昂,戚家军神速赶到汤岭,全歼倭寇,又一次大大告捷。当戚继光凯旋,路过当时斩子的地方,不觉一阵心酸,泪流满面。
福州人民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功绩,便在福州东关门外当年戚家军斩子的地方,建起一座“思儿亭”,并且写下一首诗歌:
“执法如山纪律明,
出师矢志灭胡尘。
斩子为民兼为国,
千秋共仰思儿亭”。
注释
[1]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资料相关
讲述者:李学颖,女,35岁,教师。
搜集整理者:朱容,女,35岁,小学,职工。
搜集时间:1981年
流传地区:福州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分卷》(上)(内刊),福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1990年1月,第39—4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