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有哪些厚度、深度和阅读感都相对出众的历史书籍?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名家、调查网友,找出了以下好看的史书。
《万历十五年》
上世纪80年代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出版后,历史类书籍就热了,“黄仁宇也当过记者,记者写史的优点是文笔流畅,没那么多学术名词。”吴思也极力推荐这本书。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国作家贾雷德·戴蒙德所写。该书主要是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着重落笔于人类社会的命运,以及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光荣与梦想》
本书是美国的一部继代史,作者威廉·曼切斯特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40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历史研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的12册《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文明史纲》
这是法国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最后一部被译成中文的重要著作。初版于1962年,初衷是为法国16到18岁的男女中学生提供一部用全新的史学方法(即年鉴学派方法)编写的教材,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一部经典学术著作。
《剑桥中国史》
《剑桥中国史》是由费正清等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