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08期《徐霞客游记》观影札记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08期《徐霞客游记》观影札记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08期《徐霞客游记》观影札记2021年9月5日晚央视更新第8期,这一期是关于《徐霞客游记》的。9月事繁,推迟到10月国庆放假整理摘录札记,并且9月不知何故,一连更新了3期,也不知10月还有没有更新。

2021年9月5日晚央视更新第8期,这一期是关于《徐霞客游记》的。9月事繁,推迟到10月国庆放假整理摘录札记,并且9月不知何故,一连更新了3期,也不知10月还有没有更新。而第9期的摘录札记我会放在国庆假期的尾声更新。

1、《徐霞客游记》其书

(1)简介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游记体地理学巨著,记录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各地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考察见闻,堪称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此千古奇文用扫描的方式对地质地貌、风俗人情进行了详细、丰富、准确的描述和记载,不过原著因战乱有所散佚,现仅存60余万字。

《徐霞客游记》开启了以实地考察为主的研究方式,千古奇人徐霞客,历经三十余年的行走,与自然为伍,以实证为言,记录见闻著成此书。书中体现了徐霞客的求索思想、绿色生态理念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是一部跨越文学与科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地学百科全书”。

(2)篇目

《徐霞客游记》原作中有一些因为战乱等原因而散佚,现存60余万字,可分成两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名山游日记”17篇,徐霞客22岁开始远游,在其二十多年的时间当中问奇于名山大川,在此过程当中撰写的游记,是他青壮年时期的作品。这一板块共占原书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

《游天台山日记》《游雁宕山日记》《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游庐山日记》《游黄山日记后》《游九鲤湖日记》《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太和山日记》《闽游日记前》《闽游日记后》《游天台山日记后》《游雁宕山日记后》《游五台山日记》《游恒山日记》

第二个板块——“万里遐征”22篇,徐霞客晚年,徐母去世,已51岁的徐霞客从家乡江苏出发一直到云南,游历西南地区,这也是徐霞客一生中,距离最远,时间最长,成果最丰富的一次考察,这既是其事业的高峰,也是中国当时地学的顶峰。这一板块共占原书大约四分之三的篇幅。

《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1-4》《黔游日记1、2》《滇游日记1-13》

(3)评价

通过《徐霞客游记》我们可以领略到徐霞客纵横于天地之间,边走边记的壮丽一生。徐霞客热爱自然,乐于发现山水之美,更提倡环境保护,对于那些由于滥砍滥伐而造成童山秃岭的现象痛心不已,而对于植树造林营造美好自然环境的行为大加赞赏。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其追寻真理的勇气,例如其不辞辛劳探寻长江源头后,敢于写下自己的论断,言前人之不敢言,以纠正前人之谬误。再比如其为获真知不畏艰险,亲自下到南方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仔细探查研究,对岩溶地貌进行认真的考察和记述,《徐霞客游记》中对岩溶地貌的研究比欧洲早了一百三十多年。

2、徐霞客其人

(1)简介

徐霞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又是一位卓越的旅游家、探险家。其姓名为徐弘祖,号霞客,出生于江苏江阴。其童子试落第后,立志要踏遍五岳、游历九州。其一生踏遍华夏高山大川,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并以笔代心,通过文字记录下对祖国山河永恒的热爱。

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等到其母亲去世后,才开始了最后一次征程——万里遐征。此时的他已经51岁了。这是一段悲壮的旅程,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来到云南,但却患上了严重的足疾,以致双足俱废,艰难辗转返家后已是病入膏肓,但此时游记尚未成书,无奈之下将书稿托付给好友季梦良,之后就于当年三月离开人世,享年55岁。

(2)亲朋

徐霞客的父亲名叫徐有勉。而徐霞客的高祖父名叫徐经,曾与唐伯虎同科会试,但因遭人诬陷,而卷入到了当时著名的会试泄题案中,最后双双被革去功名,削除仕籍。因此留下徐家祖训:“我徐氏一族男儿,可以不取功名,但不可不立志。”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在家排行老三。徐家以织造贩布为生,在江阴小有名望,“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徐霞客的家境还算不错。这也为其以后的远游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可惜明万历年间已处于明朝末年,旱涝、蝗灾,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社会动荡不安。于是在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一天夜里,徐家家中遭贼,徐父被贼人重伤,一直无法治愈,不久就病亡了。

徐霞客的母亲被称为王孺人。徐母为人开明,非常支持徐霞客的志向,徐霞客22岁时,亲手缝制远游冠,送徐霞客远游。而徐霞客每次出游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游记念给母亲听。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徐母在江阴晴山堂过八十寿辰。此时由于担心自己的身体会羁绊徐霞客,就对其说:“时吾尚善饭,今以身先。”并以八十岁高龄,亲自带徐霞客游玩宜兴周边的山水,以示身体康健不用担心。明朝天启五年五年(1625年),81岁的徐母寿终正寝。后世人评价徐母:“霞客之奇,孺人成之。”

徐霞客长子名为徐屺(qi),次子名为徐岘。

徐霞客交友广阔,在不断的游历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友人皆钦佩其豪迈和气度,对其修撰山水游记寄予厚望,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其中不少人甚至直接将家藏珍本地理图志托付给徐霞客,例如《南程续记》(张宗琏)、《名胜志》三册(曹能始)、《云南志》四册等等,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古籍善本。可惜在湘江江畔遇到贼匪打劫,大都散佚了。

徐霞客还有一至交好友,名为季梦良字会明。徐霞客晚年身患重病,临终前将书稿托付与季梦良,而季梦良也不负重托,一直为《徐霞客游记》的出版不断奔波,最终成功出版了此书。而其第一版竟是由季梦良亲自手书抄写完成的。

(3)评价

徐霞客以寻访名山大川,记载地理风物为功业。其用一生勘测大地、丈量山河,表现了其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徐霞客不计远近、朝暮、山海的理想与豪迈,以及其热爱自然、追求真理、求实探索的精神,都是无可替代和不可磨灭的。

祖国的山河哺育着每一个中国人,徐霞客用一生为我们描绘这壮丽的山河;华夏山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黎民,使我们的中华文明连绵不绝,而徐霞客用一生告诉我们,中华文明又源起何方;山水皆有情,行万里脚下有根,徐霞客用一生告诉我们,我们的根究竟在何处。

(4)名言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徐霞客墓志铭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唐朝吕洞宾《绝句》

【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徐霞客《鸡山十景·瀑布腾空》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陈函辉《前纪游》

【向之天游,此身乃山川之身也。】——徐霞客

3、名山游记

(1)《游天台山日记》

《游天台山日记》正式开启了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板块,从此徐霞客开始记述其探访名山大川的经历。今人便以此篇的首句“癸丑之三月晦”,推算登山时间是当年的5月19日,于是2011年国家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焉。】(於菟既是老虎)。

【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在夜里看到了繁星漫天,观星直至天明,一轮朝阳徐徐升起,只见金光万丈,山谷间繁花烂漫)。

(2)《游黄山日记》

初春万物萌发,但黄山之上却是漫山大雪,雪足有一尺多高,呵气成雾,寒冷彻骨。【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世人都以为天都峰是黄山的最高峰,但徐霞客经过实地探查,最后确定黄山最高峰是莲花峰。而今人经过测量确定,徐霞客的论断是正确的,莲花峰的确是黄山最高峰,比天都峰高54.8m,约16余丈。

(3)《游庐山日记》

徐霞客游庐山时,只见雾色霏霏如雨。其在云气中攀登了五里路,行至半路,忽听雷声大作,寻声望去,竟是庐山瀑布。【奔涧鸣雷,松林荫映,山峡中奥寂境也。】

(4)《游雁宕山日记》

徐霞客在山脚下瞻仰雁宕山峻险峭拔之势,【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观雁宕山玉女峰,【顶有春花,宛然插髻】(玉女峰上开着的花犹如给玉女插上的花簪)。

(5)《游武彝山日记》

徐霞客游武彝山,山势陡峭,【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

(6)《游太和山日记》

太和山又名武当山,徐霞客游太和山时,【上琼台观,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徐霞客专门采了几颗武当榔梅,作为徐母八十大寿的贺礼。

4、万里遐征

(1)《浙游日记》

徐霞客考察浙江金华双龙洞,确定是因为洞口有两根下垂的石乳,远远望去状似双龙,因此得名,而非讹传的洞中有龙蛇盘踞。【其左侧石乳下垂,色润形幻,若琼柱宝幢,横列洞中。】从洞顶下垂的名为石乳,从地面向上凸起的名为石笋。

(2)《楚游日记》

徐霞客不畏艰险,【挂石投崖,悬藤倒柯,坠空者数层】。并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终于登上了湖南永州的九嶷山,即苍梧之山,此时的徐霞客已行走了30年。真正实践了他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毕生的志向。

(3)《滇游日记》

徐霞客溯源长江,到达云南金沙江畔,确定长江的正源为金沙江,在云南考察期间作《鸡山志》《滇中花木记》等游记,可惜到云南大理鸡足山不久,其风痛之症越来越严重,后病症已深入骨髓,双足俱废。丽江土司木增曾在当地为其遍寻名医,设法医治,无果,徐霞客只得结束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旅程。

5、长江溯源

(1)古书误读

《尚书·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本意是大禹到岷山去疏导长江。但古人却因此误以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几千年来以讹传讹,在古时这个谬误一直无人纠正。

(2)《溯江纪源》

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西行万里走了两年,终于来到了金沙江元谋段,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并叹到【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但由于徐霞客此时已身患重病,不得不中断后续的溯源考察。

(3)终得梦圆

自古以来,无数先贤都试图寻找长江源头,为长江溯源。在徐霞客去世的300多年后,中国地理学家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1976年08月25日,中国科技工作者跋涉2000多里,风餐露宿2个多月,终于找到了长江源头——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姜根迪如冰川。并最终确定,长江长度为六千三百公里,超越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第三河流。

后经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现此地不仅是长江的源头,竟然还是黄河与澜沧江的源头。滋养我中华文明的三江竟然同源,于是国家在此处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以着力保护我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6、中国地学溯源

四千多年前,黄帝大禹等先贤,披山通道、治理江河、分定地域,用实践为中国古典地学奠基;300多年前先贤们又承前启后,开始为近代地学开拓创新;此后一代又一代地学工作者继往开来,使中国地学逐步演进成现代地学。

(1)中国地学发轫

中国地学,学问源自上古先贤,由圣人实践开篇:

①黄帝——黄帝一生奔波,披山通道,东到东海,西到空桐,南过长江,北到釜山,与诸侯合验符契,后在涿鹿山脚下建起都城。一生行走于山水,未尝宁居。黄帝将圣贤的功业,建于山水之间。

②大禹——大禹划分土地界域,其顺着山势行走时,砍伐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尽心为我华夏界定地域,治理山河。至此,在华夏四方的土地上,通往四方的道路逐渐畅通无阻,其为我中华后来的九州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禹的功业与气概,当为后世人敬仰。

(2)中国地学传承

历代先贤开辟家园,正所谓:高山如父,江河如母。又有不少先哲沿着先人的脚步奋勇向前,他们亲近山水、记述山水的功业为后世所景仰:

①郦道元——郦道元学识渊博,作《水经注》。其年少时,在汗牛充栋的书海中阅读大量书籍,仅《水经注》中就引用过《尚书》《山海经》《史记》《汉书·地理志》等典籍史料400多种。其热爱山河,跋涉郊野、寻访古迹,追溯河流的源头,钻研地理之学,记录见闻,终成一家之言。

②徐霞客——徐霞客立志效仿先贤,一生踏遍三山五岳,寻访江河源头,作《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名著,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其为寻找长江源头,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历经磨难,最终经过实际考察在《溯江纪源》中将金沙江论定为长江的正源。突破了我国古典地理学的束缚,使我国地理学进入近代地理学的新阶段。

(3)中国地学展望

何为旅游?旅山水风景,游华夏九州。何为中国?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长江源头是中国,名山大川是中国,我们中国人走过的每一个地点、写的每一篇游记都是中国。一代代中国地学工作者为探索九州而前赴后继,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资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亿万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坚定决心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

先人已逝,但旅程却远没有结束,前人未走完的路,我们还要继续前行。华夏九州山河锦绣,追根溯源是我们后代子孙应尽的本分,路途没有终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矢志不渝的沿着前人的足迹,进一步、再进一步、更进一步,永不停歇!

7、观后感

在这一期中,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田沁鑫老师终于重返典读会了,看情况应该是已经痊愈,甚好!这一期一如既往的好,尤其是长江溯源这个主线故事,对主题升华很大!并且这一期节目,趁机科普了中国旅游节,以前听说过这个节日,当时还感觉选择的日子有点怪,今天才知道其根由。

徐安这个角色,最好可以分成两个,第一个可以安排在湘江遇劫,被敲闷棍时领盒饭;然后再安排一个书童。这样可以使逻辑线更合理,否则徐安逃跑的情节太违和了,我当初看到这一段时,是极为不解的,因为徐安跟着徐霞客走了大半辈子了,并且忠心到冒死去保护游记手稿,这么深厚的感情,怎么可能逃跑。虽然剧中交代是徐安担心家中双亲身体才逃跑的,但这里面有三个问题:

①就算跑他也只能跑回家,从剧中可以判断徐安用的是徐家之姓,就算不是家仆,也说明两家关系应该不远,那他一个人回家后怎么给人交代,并且双亲健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不至于回家后就立刻搬家。

②跟着徐霞客走了大半辈子,徐安应该很明白旅途之苦,出发前,徐霞客肯定会说出自己的出行目的地。从他可以中途从容的逃跑说明,如果其不愿意吃苦,他完全有权利选择直接不去,让徐霞客重新招人。

③如果是贪图钱财,为了骗钱选择出发,再中途逃跑。那跟前面一路拼死追随的形象迥异,一个拿命保护书稿的忠仆就算是由于双亲,迫不得已逃跑,也绝对不会选择徐霞客下半身彻底瘫痪的档口逃跑,这和前面刻画的形象反差太大,显得比较违和。

我当初看到这一段时,实在不解,就暂停搜索,想看看历史中,徐安究竟是为什么逃跑,但没有找到相关解释。不过好在这一期节目尾声,访谈间的专家出来解释了,原来剧中的徐安是将徐霞客的几位书童(例如顾仆、静闻)综合成一个角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样一说,故事的逻辑就完全通了。

8、附录

主持人:王嘉宁、撒贝宁

访谈间: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陈庆江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孙靖国

典读会:

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总编剧——张昆鹏

徐霞客扮演者——贾一平

徐霞客母亲扮演者——奚美娟

季梦良扮演者——郭昊伦

(20210905——1:35:48)

上一篇: 什么是伪书
下一篇: 四本值得回味的精品小说,三本传奇之作,一本开宗立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