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长平之战:秦国白起坑杀40万赵卒,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诚不虚妄

长平之战:秦国白起坑杀40万赵卒,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诚不虚妄

长平之战:秦国白起坑杀40万赵卒,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诚不虚妄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包括《白起列传》、《秦本纪》、《赵世家》、《六国年表》等,多处记载了长平之战中,秦军灭掉赵国40万、45万、数十万兵卒这一记载。从数据上看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包括《白起列传》、《秦本纪》、《赵世家》、《六国年表》等,多处记载了长平之战中,秦军灭掉赵国40万、45万、数十万兵卒这一记载。从数据上看,各处记载并不相同,难道是司马迁随手胡写的?绝对不是,司马迁从20多岁开始就多方游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_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_史料记载

从《秦本纪》有“楚人反我江南”、《赵世家》有“秦拔我晋阳“的记载,可以推断,《秦本纪》是在秦国资料基础上整理的,《赵世家》和其他资料也一样,司马迁并未篡改原资料的基本要义,他不可能不注意到各处的数据不同这一史实,而是为了保持原始资料的风貌,未肯轻易修改而已。各国史料都有记载,恰恰证明了史料的可信度,基于各国的统计方法不同,数量出现差异是正常的。

当时赵国共有多少人口,并没有史料可查。有人按《汉书地理志》推算,西汉时期,原来赵国相同区域内有640多万人口,剔除自然人口增长因素,估计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口应当有230多万。按男女比例对折,再剔去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还有60万左右的应征男子。所以从数量上来说是有可能的,在战争僵持了近三年的情况下,赵君撤下廉颇换上赵括,倾举国之力毕于一役,也符合情理。从秦国来看,不仅秦国国君跑到河内,还且悉发河内15岁以上男子全部参战,也说明了两国几乎都把老本押上了。

史料记载_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_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

有人认为,活埋40万人难度太大了,其实这是对坑(阬)的曲解。此处阬杀应就是在空地杀死的泛称,未必就是土坑活埋的方式。而从逻辑上说,活埋无疑比兵刃杀死加大工作量,也没有必要,后来的考古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长平古战场所在的山西省高平市位于晋南,是个四面环山的河谷盆地。长期以来,当地人在盖房、耕地、修路时,经常会发现大量的人骨,有时雨水冲刷,就露出不少的骨骸。

1995年山西省高平市永录村的两个村民,在自家梨园翻耕土地时,发现了大量的尸骨、箭头、钱币等物,有些箭头就嵌在骨头上。有的头骨与躯干分离,甚至还能明显看出骨骸上有钝器、刃器、石块造成的创伤,场面触目惊心。

同年10月,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最终确定,这是一个长11米、宽5米、深1.2米的尸骨坑。在此坑西侧,还有一个宽3-4米、长55米,规模更大的尸骨坑。这就是永录尸骨坑。

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_史料记载_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经考古人员确认,这些尸骨都是当年被秦军屠杀的赵军士卒。从坑中共清理出130具遗骸,其中60具有头骨无躯干,或头骨与躯干分离;14具属于被钝器或石块砸死,可能属于被活埋的仅有1具。这个现象说明,这些赵军并非被活埋,而是先被集体处决之后,再抛尸于此。

工作人员通过对坑体的不规则形质和周围自然土质地考察,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为了填埋尸体而专门挖设的坑,而是一处天然低洼凹地。这说明,当初秦军处决赵军战俘后,并没有专门挖掘填埋赵军尸体的深坑,而是本着就近就易原则,将尸体收集到附近的低洼之处,上面填覆上一层薄薄的浮土。

水流对地表土层有明显的冲刷作用,尤其遇到大暴雨时,水力侵蚀效应更强,此后的2000多年间,长平古战场经常会有尸骨和兵器露出。

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_史料记载_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公元708年,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长平此时已改叫高平。他就听说当地“暴骨野莽,冤抑之气过甚”、“夜半常闻鬼哭悲泣之声”的情况。 723年,李隆基已登基十来年了,当他又来到潞州时:

唐明皇幸潞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坵,触目伤心,敕有司掩埋之,鸠工建庙,颜其额曰‘骷髅庙’,易其谷曰‘省冤谷’,春秋祭祀,守土者亲诣致祭,历代相因。-《高平县志重修骷髅庙碑记》

这场战争已过去1000多年,仍然似山成丘的头骨和尸骸暴露荒野,李隆基安排有关部深埋以后,又在当地建庙祭祀。

1141年,高平县令王庭直,写过一篇《省冤谷记》,说北宋时期曾有人收集了沟壑数十里内暴露骸骨,挖了一个大坟掩埋。而这时,有个老农对他说:在山谷外10多里远的地方,还能收集好几车露骨,高庭直于是率领当地士民,进行了收集和掩埋并祭祀。虽然他并没有说收集了多少,但从数十里的山谷和谷外十多里的地方都广布露骨的情况来推断,当时的战场面积也是相当大的。

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_史料记载_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到明朝初中期、清朝时期,不断有发现骨骸外露、收集掩埋的记录。这种不断被雨水冲出,又不断有后人重新掩埋的现象,周而复始。赵军遗骸就象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一样,永不停息地从长平古战场的土壤里滋生出来!

其实在95年之前,当地就不断发现尸骨坑。在95年之后的十多年里,又陆续发现17处规模不等的尸骨坑。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5月,在永录乡后沟村发现的一处,规模是永录坑的4倍。

现在辖区内绝大多数地域还保持着天然土质和自然植被,没有被大规模的工矿用地占用。这就意味着当地还有尚未被发现的赵军尸骨坑,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也就不必再惊扰这些在地下沉睡2000年的赵军亡灵了。

史料记载_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_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好事,但中间又有多少平民、农民子弟为此丧生呢?

如果您是一位历史爱好者,或者想从历史海洋中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话,建议您看看下面的《史记》,不用担心阅读障碍,它专门有若干国学专家进行了校译,文白对照,还可以作为初高中生提高古文水平的课外读物的。

上一篇: 从古典文献学角度论伪书的价值.doc
下一篇: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