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曹魏五子良将不同死法:一个羞死四个中箭,其中一个死因至今不明

曹魏五子良将不同死法:一个羞死四个中箭,其中一个死因至今不明

曹魏五子良将不同死法:一个羞死四个中箭,其中一个死因至今不明曹魏五子良将的说法,出自《三国志·卷十七·张乐于张徐传》:“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五子良将之首是于禁还是张辽,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答案: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排序

曹魏五子良将的说法,出自《三国志·卷十七·张乐于张徐传》:“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五子良将之首是于禁还是张辽,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答案: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排序,是张辽第一,但于禁却是五人中最早受封四方将军并假节的大将,他统领七军三万人驰援襄樊的时候,地位曾仅次于诸夏侯曹。

于禁晚节不保,谥号“厉侯”也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翻译及原文_魏略

细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于禁这个谥号还真是实至名归。老朋友昌豨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按规矩得由交由曹操处理,但是于禁为了显示自己“大公无私”、“大义灭友”,直接把这个投降自己的老友杀了。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时点评:“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于禁就像手电筒,只知照别人短处却不知自己有多黑,所以他在曹营的人缘儿不是很好:“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汉水暴涨而七军皆降,说明于禁贪生怕死且又治军无方,曹操是真的看错了人:“吾知禁三十年,何意思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耶!”

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于禁的死法,正史和小说是一致的,那就是羞死的。但是在半壶老酒看来,他其实是吓死的:他得罪了那么多人,并且一向以正人君子自居,对别人的小错揪住不放施以严刑峻法,现在轮到他自己了,破鼓万人捶,总有一点会被捶死,曹丕让他去拜谒曹操陵墓的时候,其实已经动了杀机——从于禁“羞死”这件事中,我们也能看出曹操“七十二疑冢”一说纯属瞎掰。

于禁羞死了,乐进是怎么死的,正史和小说都语焉不详,《三国志》说他“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在《三国演义》中,甘宁百骑劫营的第二天,乐进在持枪准备击杀凌统的时候,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翻身落马。

乐进在此战中生死不明,其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但肯定不是被甘宁射伤身亡,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写得很清楚,“两军齐出,各救一将回营,鸣金罢战”。

甘宁百骑劫营发生在建安十八年,乐进薨逝于建安二十三年,这五年间乐进还有哪些战绩,陈寿也不知道:“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

于禁死得没面子,乐进死得稀里糊涂,五子良将中的另外三位,在《三国演义》中全部死于飞箭之下:张郃在木门道被乱箭穿心,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当晚身死,张辽被丁奉一箭中腰,回营后不治身亡。

演义的说法当然不可全信,罗贯中没说乐进被甘宁射死,跟史料记载冲突不大,而丁奉箭射张辽和孟达箭射徐晃,那就是猴吃麻花——满拧了:孟达降魏复叛被杀是太和二年的事情,徐晃已经在太和元年挂掉了,孟达叛乱的时候,徐晃已经病得爬不起来(病笃),根本就不可能上前线给孟达当靶子。

丁奉射杀张辽,更是只能在小说中出现,如果张辽真的死于丁奉之手,《三国志·丁奉传》是一定要大书特书的。

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丁奉的传记没有记载“射杀张辽”的大功,是因为张辽在打赢他对吴的最后一战就病死了:“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张辽是病逝而非重伤不治,带兵出征的张辽尚且能令孙权十分忌惮,丁奉想射杀他,那得等张辽痊愈并且被降级,那才能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张辽跟东吴的最后一战,已经成了曹魏方面军主帅,其职能并非冲锋陷阵,自然没有机会中箭。罗贯中把这件大功赠与丁奉,是因为丁奉后来成了江表十二虎臣中最出色的一个,“雪中奋短兵”在正史中也确有其事,让丁奉“射杀”张辽才显得不那么突兀。

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于禁、乐进、徐晃、张辽的死因在史料中都有据可查,只有张郃死得不明不白,如果把陈寿也算曹魏之人的话,那么魏人的说法就自相矛盾了:《三国志》和《魏略》两本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记载。

陈寿写的《三国志》说张郃是自己作死:“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曹魏郎中(是官职而非医生,秦汉郎中替皇帝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东方朔曾任此职;后世郎中在六部中地位仅次于尚书侍郎,李卫当过正五品兵部郎中)鱼豢所著《魏略》则是另一种说法:“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

陈寿原本是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跟着刘禅一起投降后,在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一直做官,《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记载的第一个人就是陈寿,其排名尚在习凿齿之前。

陈寿只要为司马家族唱赞歌的,他贬低诸葛亮、诸葛瞻,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轻视他,与多之反义)。”

张郃是曹操的忠臣宿将,也是三马食槽的硌牙之石,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除掉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陈寿为“晋宣帝”司马懿涂脂抹粉,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鱼豢在晋代似乎并未任职,所以两人谁的说法可信,读者诸君想必都是心中有数的。

魏略_魏略翻译及原文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孔子曾对颜回说过:“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而眼睛看到的仍然不可信,我所依靠的是心,但心也仍不完全可靠。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陈寿和鱼豢谁说得靠谱,还需要读者诸君慧眼明鉴:以君之见,五子良将的死亡方式,正史和演义哪个说的靠谱?五子良将的不同死法,哪一个更憋屈,哪一个更离奇?张郃死因不明,他是不是被司马懿算计死了?

上一篇: 曹操初期最重要的两个帮手,一个是夏侯惇,另外一个你可能不知
下一篇: 写小说没灵感?多看看野史就好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