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不满了,因为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图谋反叛而被杨仪遣将斩杀,实属罪有应得。由此,我想到,历史,很容易被误读。魏延,这位三国时候的名将,由于人为的原因,陷在历史的迷雾中被当作叛贼冤屈了一千多年。这里,实在有必要以正视听。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西北固县一带)人。官至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都亭侯﹑凉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和前军师。在群雄荟萃的三国时期,魏延堪称一流上将。就偏居一隅的蜀汉而言,他是超群绝伦的——受命镇守汉中,仿《周易》而创“重门”之法,使曹魏不敢轻举妄动;北伐之初,献“兵出子午谷与诸葛亮合击于关中”的奇计,可惜未被采纳;街亭战役,也因诸葛亮未起用魏延而惨遭失败。在二十几年的三国纷争中,魏延多年独当一面,长期肩负重任,出生入死,为蜀汉政权建立了累累功勋。《三国志·蜀书》称赞他是“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一流人物。
脑后反骨,纯属臆造
在罗冠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写成“脑后有反骨” 的“叛逆”之人。
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第五十三回
吴太后曰:“尝闻先帝有言:孔明识魏延脑后有反骨……” ——一百零五回
诸葛亮这段话影响很大,其实却是似是而非之谈。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兵微将寡,又没有地盘的刘备,要想成就帝王之业,必须延揽天下英雄,包括欢迎从对手营垒投顺过来的文武人才。如果把投奔自己的豪杰斥为“不忠不义”,岂不是闭塞贤路,自陷孤立?按照诸葛亮的这个逻辑,法正食刘璋之禄,居益州之地,却背弃刘璋,千方百计地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其“不忠不义”之“罪”比魏延大得多,岂不更该杀头?但法正却被刘备倚为谋主,后又任尚书令,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这该如何解释?此外,老将严颜不仅自己投降了张飞,还招降沿途关隘四十五处的守将,比魏延献一个长沙厉害得多;张翼在雒城绑缚刘璝,迎降刘备,比魏延杀韩玄做得更绝;益州将领归降刘备者还有不少,他们该不该全部斩首?诸葛亮对这些人一概欢迎,为什么对魏延却要特别苛刻呢?至于所谓“反骨”云云,更是荒诞不经之言。通观《演义》,诸葛亮并无相面之术,为何一见魏延便可断其忠奸?而且关羽引魏延来见刘备时,并未免胄,诸葛亮怎么能从他那戴着铁盔的头上一眼就看出“脑后有反骨”?离开了细节的真实,这句话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况且,人体有二百零六块骨头,谁也不会多出或者少一块。仅仅因为相貌而臆断一个人的品质,怎能令人信服?
《演义》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根本原因,是他对诸葛亮形象的某种绝对化。
影视剧照
罗贯中对诸葛亮实在太热爱了,他一心要把诸葛亮塑造为十全十美的完人,决不愿意让诸葛亮形象蒙受任何损害。所以,在《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总体上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在处理魏延形象时,他对诸葛亮的失误总是处处回护,苦心文饰,奉行“为贤者讳”的儒家行事原则。一方面,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必须真实地再现历史上的魏延形象,既不掩其大功,也不隐其过失;另一方面,作为诸葛亮的热烈崇拜者,他又实在不愿意表现诸葛亮在处理魏延问题时的失误。
如果非要从史实中找一点“反骨”的依据,陈寿的《三国志》里倒是写到魏延自己做过的一个梦: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三国志·魏延传》)陈寿为什么要把这么一个细节写入史书,恐怕他也认为魏延该死。但我们应该看得清楚,它仅仅是一个梦而已,与头上长反骨相去甚远。
影视剧照
镇守汉中,镇保国境
历史上的魏延,本是刘蜀集团的重要成员。《三国志·魏延传》说他原系刘备的“部曲”,可见属于亲信将领。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这时和他同为牙门将军的还有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二人品位相当。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被部下推举为汉中王后,决定迁治成都,做长久打算。行前要选派一员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的前进基地,其地位至关重要,留镇者自然必须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经留镇荆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不料“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刘备知道大家不理解他的这一人事任命,便召开大会,当众问魏延说:“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刘备非常赞赏魏延的应答,在场者也“咸壮其言”。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是非常器重的。
影视剧照
魏延的的豪言壮语绝非吹牛大话,“实量己量力之言”(《三国志·魏延传》)。他驻守汉中,制定“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战略战术,规划严密,建立起若干个驻有精兵的土围子形成重叠交错的外围要点,使曹军望而生畏不敢妄入。到了建熙七年(242年)春,当时的汉中守将王平因袭魏延的方略,以不满三万的兵力,成功地抵御了魏大京军曹爽率领的十万大军的进攻。后来姜维统兵,“以为错守诸围”是一种消极的守法,改变魏延陈规,变实守诸围为据守重城,结果钟会攻蜀,近半月就失去汉中,可见魏延策略的正确。在当时的条件下,魏延守住蜀汉的北大门,使关中之敌不敢南进,包围了蜀中安全,使新生的刘氏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若无汉中就无蜀”,魏延对于刘备集团功不可没。
刘备称帝后,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都亭侯。
影视剧照
勇冠三军,多谋善断
刘备死后,魏延随诸葛亮多次出征,连战皆捷,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授予上方宝剑),进封南郑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大举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三国志·赵云传》)。显然,魏延这时已经成为蜀汉的第一员大将,其作用已在赵云之上。建兴八年(230年)魏军数路同时伐蜀。七月,分别由司马懿、张郃、曹真、郭淮率领的思路兵马汇聚汉中。诸葛亮派李严率军援救,令魏延西入羌中截击郭淮,自己亲率大军迎敌。魏延和吴懿西入羌中,在杨溪大破魏后将军贵瑶和雍州刺史郭淮。郭淮是曹魏著名的文武双全的将才,竟然败在魏延之手,足见魏延的才能。
影视剧照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决定北伐曹魏。夏侯楙时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出兵前在南郑召开军事会议,与众将商议如何进军。魏延分析关中形势,认为欲占关中,应仿效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之计,建议分兵合击,一路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一路出褒中据郿县,如此咸阳以西可定,关中可得。当时北出汉中越秦岭进入关中有四条道可走,即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故道。四条道之中,以故道最为偏西;其余三条道以傥骆道最近,为二百一十公里;褒斜道次之,为二百三十五公里,这条道路平坦,利于大军行进;子午道最远,有三百三十公里,且高山险谷,行走困难,但魏军在此设防松散,可出其不意指抵长安。魏延建议出褒斜一路由诸葛亮亲率大军以防不测,出子午一路则有他来担当。他说:
“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影视剧照
这条计策很有见地,至少是一条可以参考的奇计。因为从当时的局势分析,当时的关中守将夏侯懋,是一位“性无谋略”,只知“多蓄伎妾”的庸懦之徒。魏延料定夏侯懋不是他的对手,只要兵出子午谷,夏侯懋必定逃遁。可惜诸葛亮从谨慎出发,否定了魏延的建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实为下策。魏延建议走子午、褒斜二道,避开路途最近、魏军防范最严的傥骆道,符合兵法“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的原则,这在军事史上,也可以找出战例:韩信暗渡陈仓,邓艾偷渡阴平,拿破仑翻越阿尔比斯山……无一不是出奇制胜。
再看下面一段记载: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三国志。马谡传》
假如诸葛亮能听取众将的建议,任魏延为先锋,张郃难为对手,街亭战役不至于残败,三国史将可能重写。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魏延有智谋,有帅才,有指挥大规模战役的能力,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不能放手使用他,实在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被诬叛逆,怨屈千年
魏延善抚士卒(跟张飞不同),而且勇猛过人,然而心高气傲(这又有点跟关羽相似),当时的文官武将多迁就于他,只有杨仪很不给魏延面子。所以魏延非常痛恨杨仪,两人之间水火不容。
关于叛逆,《三国志·魏延传》是这样写的: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影视剧照
这里写得明明白白,魏延无反意,只是欲杀杨仪等人。而且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由他代替诸葛亮。这其中,费祎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欺骗者的角色。稍后的常璩《华阳国志》在陈寿的观点上做了补充,认为在杨、魏相互指责的过程中,丞相府的蒋琬等人为保杨仪而断送了魏延:
征西大将军魏延与杨仪素不和。……仪欲案亮成规,将丧引退,使延断后,姜维次之。延怒,举军先规南郑,各项表反。留府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保仪疑延,延欲逆击仪,仪遣平北将军马岱讨灭延。……及仪将退,使费袆造延,延曰:“公虽亡,吾见在,当率众击贼,其可以一人亡废国家大事乎!”使袆报,仪不可,故欲讨仪。
三国时著名的史学家鱼豢,在他的《魏略》中则是这样记述的:
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根据这个记述,诸葛亮是把权交到魏延手中的,杨仪欲加害魏延,制造事端以泄私愤。此说可信吗?我觉得可信,因为《魏略》成书早于《三国志》,是魏延同时代人所写的史录。
让我们再做一点分析:魏延是当时军中的二把手,统兵对阵无人能出其右,诸葛亮交权于他,合乎常理;魏延若反,不可能舍近求远,也不会在烧栈道南归后才宣布;魏延真要反,别说杨仪奈何不得,就是当时蜀中战将,也无一人能与之匹敌;魏延代亮行事,必然引起杨仪恐惧,先入为主造谣生事,符合他一贯的表现;魏延真要杀杨仪,也不会等到南归后,在阵前就可以解决……
据此,我们可以还原基本情况:魏延按诸葛亮密令撤军,未曾考虑会出现杨仪散步谣言之事。事发突然,魏延毫无思想准备,加上军卒误听谣言叛延向仪,才为杨仪遣将所杀。
这里顺便说说这个杨仪。在害死魏延之后,他脚踏着魏延的头颅连连斥之:“庸奴,复能作恶不?”尔后又灭魏延三族以泄私愤。杨仪原本以为有大功于蜀,当接替诸葛亮秉政,哪知诸葛亮早有安排,见其气窄胸狭,将诸事尽托于蒋琬,汉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实际上秉持国政,费祎作为诸葛亮临终遗命的二号接班人,升为后军师,不久又升尚书令。杨仪回到成都,只落个“拜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他口出怨谤之言,被削职为民,最终遭逮捕,在狱中自杀。这些可以佐证魏延为杨仪所怨的史实。
影视剧照
后来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也下定论说魏延“实无反意”。
魏延是杰出的, “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确有大将之才。然而,历史对魏延是不公正的,叛逆的罪名背负了千年。遥望魏延被冤杀的汉中虎头桥和掩埋魏延的汉中石马坡,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