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姜子牙奉命总督大军,连支援西岐共抗殷商的其他各路诸侯也为其马首是瞻。另外,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们也遍遣门人入周营为将,听从姜子牙号令。元始天尊更是将至宝杏黄旗、打神鞭相赐,甚至西岐几次恶战,燃灯道人都率领诸仙相助,从这些情况看昆仑山玉虚宫对姜尚的支持可谓毫无保留。
可让人疑惑的是,地位崇高又代天封神的姜子牙为何自己却未能在最终封神时分得一尊神位?下面我们就简单聊一聊这个问题。
玉虚宫独一无二的弟子
元始天尊所执掌的阐教有一点和截教全然不同,就是对于弟子选拔极为严苛,可谓“宁缺毋滥”,所以玉虚宫的弟子几乎都是根骨极佳的。不过在诸多亲传弟子中,姜子牙却显得极为特殊,别说阐教,就是在“有教无类”的截教中都找不到一个与之相似的人物。
首先,姜子牙的头脑很不灵光,该自信的时候不自信,该纳言时不纳言,总是能成功避开正确选项。在接受封神重任时,元始天尊特意叮嘱若下山有人叫他不可回头,结果他还是没忍住搭腔,引出了后来一直与之作对的申公豹,同时还被申公豹一通忽悠,尤其是施展“飞头术”所迷惑,差点稀里糊涂地把封神榜交上去,亏得南极仙翁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姜尚铸成大错。
下山后,由于常年于深山修行,导致姜子牙与社会严重脱轨,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因此好不容易娶的六十多岁的黄花大闺女还跟他离了婚。当然了,作为气运之子,姜子牙最终得到西伯侯姬昌的厚待,并在姬昌死后辅佐武王姬发,开启了伐纣之战。
不过从其担任大周元帅,率军伐纣时的种种表现看,无论行军布阵还是谋划战局,姜尚的表现都不突出,不仅做不到运筹帷幄,还难以从善如流,甚至有些刚愎自用。比如杨戬说土行孙拿得是捆仙绳,姜子牙不信,反怼杨戬难道惧留孙会派徒弟来害自己?到了殷洪出场,杨戬说殷洪拿的是阴阳镜,姜子牙又不信,同样的理论问杨戬难道赤精子会害自己?后来殷郊出场,杨戬说殷郊拿的是番天印,姜子牙还是不信,杨戬没办法,提起殷洪之事,这才让姜子牙哑口无言。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没脑子且不听劝,这已经够可以了,同时还特别没担当。比如邬文化与袁洪趁夜劫营,作为统帅的姜子牙不仅事先未曾料到,面对突发情况还不能组织起有效抵御,以致周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更令人无语的是,眼见营中危险,姜子牙竟然率先骑上四不像一溜烟跑了,不仅弃大军于不顾,甚至连武王姬发都不管。待天明之后大战平息,姜子牙重回大营,查点军士,得知一夜之间竟被杀死二十万人,作为主帅姜尚对此原本责无旁贷,可他却好,不仅不思己过,反而看着遍地狼藉,摇头叹息称一切皆为天数,这也就是姬发脾气好,换个别人怕是早把他砍了,真真活久见。
其次,姜子牙作为二代弟子,他的年纪太小了,修行时间也过短。尽管他是个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但作为炼气士,并且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这就显得非常突兀,不说燃灯道人和南极仙翁,就说十二仙,哪个不是有千年道行?即便是三代弟子中的土行孙尚且修行了百余年,所以对比凡人或许姜尚算是年长,但是作为玉虚宫根正苗红的二代弟子,多少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既无过人的天赋,年岁又太小,且能力平平,这就是姜子牙堪称独一无二之处。有人或许觉得截教门人闻仲和姜子牙的情况差不多,表面看似乎如此,但实际根本不是一回事,别看闻仲和赵公明、三霄娘娘等平辈论交,但这是因为截教只要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那么讲究的就是“肩膀齐为兄弟”,按照辈分,闻仲是金灵圣母的徒弟,为截教三代弟子。而且尽管受限于年龄使得闻仲只有地仙修为,但无论军事能力还是战斗能力,闻仲都远强于姜子牙,所以两者的情况不应混为一谈。
看起来无论哪个角度,元始天尊似乎都没有收姜子牙为徒的道理。所谓“事出常态必有妖”,那么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这就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了。
天选≠出色
元始天尊是书中出名的阴谋家,可谓老谋深算,故而以他的智慧收徒姜尚肯定不是脑袋一热、心血来潮,甚至可以说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意为之,究其原因还是要说到这场震动三界的封神之战上。
之所以诸仙要借人间武王伐纣、周代殷商实施封神,原因有二:其一,玉虚宫门下十二代弟子杀戒临身;其二,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也就是说,元始天尊的徒弟们需要破劫,而天庭又缺人手。于是乎鸿钧道人命三大弟子在碧游宫三教共议封神榜,遂有了后来的封神大战。
十二仙破劫自不必说,天庭凑够三百六十五路正神是个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封神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上班这俱不得善终,那么只靠纣王在轩辕坟三妖的蛊惑下胡乱杀人,是无论如何也凑不齐三百六十五尊神位的,所以需要战争去推动伤亡,由于殷商的气数将尽,所以一切都在走下坡路,再加上天下八百镇诸侯齐反,所以这场战斗很容易变成一边倒,若是姜子牙再英明神武、算无遗策,然后率领诸将一口气打到朝歌,逼死纣王,立武王为新君,那就坏菜了。不死人上哪去给昊天上帝凑正神?战斗不够激烈十二仙又如何破劫?
所以,周军需要一个相对“废柴”的主将,这才不用为了死的人数不够而担忧,而元始天尊早就看透了姜子牙,他是最符合标准的,所以元始天尊在与老子、通天议定封神之后,经过千挑万选挖掘了姜子牙,这样的特殊人才比阐教那些根骨天赋俱佳的炼气士还要稀少。
当然了,我们也别认为姜子牙是“纯废”,要不打不过殷商就尴尬了,你说他有能力,但是屡出昏招,蠢事干了不少;但你要说他百嘛不是,又未免贬低得太过,因为他也有偶尔灵光一闪的时候,所以姜子牙平庸的很不平庸,特别的卡点,正因为此才会得到元始天尊的垂青。
封人不封己的三点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姜子牙到底是强是弱,对封神有着极大贡献这点毋庸置疑,那么按理论功行赏,他完全应该在诸神中占据一席之地。民间故事中有的说姜子牙为自己留了玉帝宝座,也有说他后来成了灶王爷,故事是哪来的不得而知,总之和《封神演义》原著并无关系。那么他到底为何与神位失之交臂呢?总结起来,原因有三。
首先,代天封神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并没有肆意封神的权利,他的权限仅限于宣读元始天尊拟好的名单,往好听了说就相当于封禅大典的主持人,往不好听说就相当于一个宣旨太监。元始天尊的名单里没有他,他自然就得不到神位。
其次,刚才我们提到过,封神的先决条件是不得善终,像西伯侯那种寿终正寝的尚且不得封,更何况活得好好的姜子牙,尽管在封神大战中他非常苦比的经历过七死三灾,但最终依旧活蹦乱跳,那么自然无法获得神位,除非像飞镰、恶来那样抓来砍头,然后再封,可是好歹姜子牙算是有大功于封神,哪能好端端的斩首?所以就硬件条件看,姜子牙尚未达到封神的标准。
最后是听起来最玄乎,但是在古典小说中却最不可逆的一点。书中明确指出,这场封神大战对于三界众生而言福缘深厚者成仙道,次之成神道,再次之得享人间富贵。姜子牙最终位极人臣是早已注定的,也就是说他属于三种情况中最差的那个“再次之”,关于这点,元始天尊也一早告知过姜子牙,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作为代天封神之人,若是自己还有一尊神位,低了说不过去,高了又难免被怀疑有黑幕,所以最好的就是选一个本就与仙道、神道无缘的人来担此重任,而姜子牙恰恰就是这个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的合适人选。
综上所述,尽管能力差但对封神大战有着极大贡献的姜子牙没能封神看似不合理,实则并不意外,而他似乎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或许有人觉由始至终犹如提线木偶一般,被人操纵着命运很可怜。但是换个角度想,若非这场封神之战,元始天尊是不可能留意到姜尚一个资质平庸的凡夫俗子的,而若没有玉虚宫学艺的经历,以姜子牙的能力天赋,即便在凡人中可能也很难出头,又哪里会有最终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