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界一直有一句比较著名的话,那就是"一切历史就是当代史"。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在每个时代,历史书写都会带有这个时代的深深的印记。例如说近代的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因此在历史书写中也往往会带有此种观念。
我在读《晋书》的时候,发现李世民在《晋书》之中写了几篇史论,这几篇史论中透露出重要的李世民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要知道晋离唐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为何李世民要写这些史论呢?我认为其涉及到唐的两个大事件,一个是唐开国,一个是玄武门之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晋书》中的史论
《晋书》编纂于贞观二十年,是当时李世民调集了朝堂之中数位有名的大臣才编纂而成的,其中包括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名臣,可见李世民对于《晋书》的重视性。
在《晋书》编好之后,李世民还亲自为《晋书》中的四篇文写了史论。这四篇文分别是《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其中陆机和王羲之是因为李世民是这两个人的迷弟所以才给他们写史论。而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则是《宣帝纪》和《武帝纪》,李世民为何要给这两位帝王写史论呢?
李世民为《晋书》写史论四篇
这《宣帝纪》和《武帝纪》,讲的是晋朝两位开国帝王司马懿和司马炎的事迹。说实话,李世民时期唐已经稳固了统治,需要借鉴的是如何让王朝运转下去的经验才对,为何李世民还要继续在这两个开国君主身上做文章呢?
实际上李世民特意强调司马懿和司马炎两位帝王的事迹,是为唐开国寻找借口。唐代隋,不论说得多么好听,实际上也是臣子造君主反得天下一事,因此李世民需要为李唐代隋寻找一个历史上的借口,而这个借口就是晋代曹魏。
另一方面,李世民需要为玄武门之变寻找一个借口。纸是包不住火的,李世民可以不在意我们后世人的看法,但是李世民不能不在意唐朝人的看法,而《晋书》中的某个事件,恰恰就可以帮助李世民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好借口。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史论背后隐藏的是其实是唐朝历史
二、"晋代曹魏"与"李唐代隋"
晋代曹魏,不是司马氏某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司马氏的功劳。从司马懿到司马昭到司马炎,延续了三代人才最终实现了司马氏称帝的原因。其实这个情况与李唐也颇为相似,李唐的称帝之路,也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融合了多代人的血和汗才最终得以实现的。
在《宣帝纪》中,李世民狠狠地批评了司马懿的举动,认为司马懿先忠后奸,虽然有了天下,但是不免被天下人所耻笑。李世民在如此写到:
"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个比喻还是很有意思的。李世民认为司马懿这个人先忠后奸,虽然他自己不提,但是天下人也会知道这个事情,司马懿如果隐瞒这个事情的话,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可笑。
这么一看的话,李世民说这话完全是打自己脸啊。李唐的皇位,说白了也是从隋手中偷来的。李世民骂司马懿,不就是等于骂自己吗?其实这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李世民明白李唐得位实际上就是以臣代主,与其像司马懿一样掩耳盗铃,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此事,然后为自己代主寻找一个好的借口,就可以把这个事情隐藏过去了。而李世民寻找的这个借口,正是在《武帝纪》中。
李世民大方承认李唐举动
在《武帝纪》中,针对着司马炎的功绩,李世民是如此评价的:
"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祯祥显应,风教肃清,天人之功成矣,霸王之业大矣。"
李世民认为司马炎做到了曹魏没有做到的事情(统一三国),并且在司马炎当政期间,有祥瑞出现,秩序也很井然,天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姿态,可以说这是司马炎的功劳,因此他这个帝位当之无愧。李世民的话中透露出的观念就是“天下虽大,有能者居之”。
李世民此言,正是帮李唐开脱。李渊太原起兵,发文谴责隋炀帝,但是并没有把火力集中到整个隋王朝身上,而是继续以隋的臣子自称。后又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自己为唐王。之后接受禅让称帝。因此此时人们如何评价李渊?通过欺负幼童才当上这个皇帝的!
但是经过李世民借助司马炎代魏的事例再看李渊称帝一事,似乎人们就很难再谴责李渊了。李渊跟司马炎一样,之所以称帝不是因为欺负小孩,而是因为他有平定天下之功,因此天下归心,他才当上皇帝的。简而言之,“隋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
谁追到了这只鹿,天下就是谁的了
当李世民将逻辑概念稍微一换的时候,李唐代隋一事似乎说起来就更显得名正言顺一些了。因此我们将李世民的论述过程连起来梳理一下:
司马懿前忠后奸,有没有错?有错,因为司马懿在位的时候,曹魏很强大,君主很贤明,但是司马懿却没有尽到一个臣子的职责,反而想着分裂国家,而且还遮遮掩掩的,怕别人说自己不好。
而在司马炎时代,先有曹髦要杀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反杀(可以对比隋炀帝要杀李渊结果李渊造反),之后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可以对比杨侑禅让皇位给李渊)。司马炎之所以继承皇位,不是因为阴谋诡计,而是司马炎有这个能力统一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可以对于李渊统一天下)。因此就有了一整套逻辑体系了:
皇帝贤明的时候,臣子也应当忠诚,这个时候臣子有乱心是不对的,因此李渊很乖没造反,但是司马懿却有反心这是错误的;皇帝昏庸而臣子有能力的时候,臣子就应该代皇帝来平定乱世,这个时候司马炎出来平定乱世,李渊也出来平定乱世。
因此在李世民的逻辑线下,李唐代隋一事便有了历史上的前例,也有了相应的逻辑支撑了,似乎在一整套逻辑体系之下,李渊就成为了一个终结乱世,解民倒悬的英雄了。
李渊
三、"玄武门之变"与司马炎
李世民在《武帝纪》中还有如此一段评价,是为了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寻找借口的,这涉及到一段晋朝的历史。当时司马炎在立太子的时候,立了自己的次子司马衷为太子。这个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糊涂人。因为后来司马衷糊涂,被自己的皇后贾南风所利用,最终掀起了八王之乱,将晋国给打了个稀巴烂。因此李世民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是:
"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况乎资三世而成业,延二孽以丧之,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
李世民认为司马炎因为个人喜好,就立了没有什么才能的次子司马衷为太子,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王朝崩溃,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真正的帝王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李世民认为应该牺牲一个人,拯救天下人,这样才能够避免天下大乱的情况出现。最后,李世民还提了一嘴,他认为司马炎选太子的时候选了那个没什么功劳而且没什么功劳的皇子,真是大错误。
我说到这里,大家似乎也应该明白了。李世民哪里是在说司马炎选皇子有问题啊,李世民分明是在说李渊选皇子有问题!
司马衷因为司马炎的喜爱成了皇帝
李世民一方面是认为李建成论德行、论功劳都不如自己,因此李渊选皇子是和司马炎选皇子一样,是凭借个人喜好在做决定,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兆;另一方面,李世民认为李建成不如自己有能力,自己更适合做皇帝。
因此李世民就为自己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退位找到了一个好借口了。我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是为了我自己着想,而是为了天下着想,我继位比李建成继位更加合适。
李世民虽然找到了一个好借口,但是他真的能如此坦荡地就接受这个皇位吗?恐怕未必。我想在做出了那些事情后,不论多么心坚如铁的人都不能无动于衷。李世民也因此在《宣帝纪》中写到:
"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
李世民写:你做了三年的好事,可能也没几个人知道,但是你做了一天的坏事,你就会臭了名声了。即便是你隐瞒了当年做的事,你也会被后人耻笑的。
贞观之治更像是李世民的一场自我证明
这句话虽然是在写司马懿,但是也是在写李世民。李世民明白,自己做了这些事情,不论怎么篡改史书,不论怎么洗白自己都是不可能的,这些事情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来。因此李世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做一个仁君,希望能用自己的"积善三年"去换曾经做过的"为恶一日"。
李世民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虽然我们现在常常会因为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的为人有所怀疑,但是李世民更为出名的则是他的"贞观之治",是他开创的大唐盛世。
四、总结
李世民亲手书写的《宣帝纪》和《武帝纪》的史论,实际上是在写自己。从李唐开国的艰辛到玄武门之变的决绝。李世民付出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在《宣帝纪》中,李世民借司马懿一事来感叹李唐开国不易;在《武帝纪》中,李世民为太子之争而唏嘘。李世民心中也明白,一个人做过的错事没有那么容易被遗忘,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多做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错,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