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细读唐史,明白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不能怪李世民

细读唐史,明白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不能怪李世民

细读唐史,明白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不能怪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晨,满身血迹的尉迟敬德来到海池边,对正在悠闲划船的李渊报告说,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造反,已被秦王射杀在玄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晨,满身血迹的尉迟敬德来到海池边,对正在悠闲划船的李渊报告说,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造反,已被秦王射杀在玄武门外。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玄武门事变

李渊心里咯噔一下,他明白了,他一直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当尉迟敬德告诉李渊说,他是特来保护李渊安全的,久经沙场考验,历经无数风浪的唐高祖知道,这哪门子是保护,分明是要他退至幕后了。

可是他始终不明白,自从他当了皇帝后,一直努力平衡儿子们之间的关系,希望他们不要像隋朝杨勇与杨广两兄弟那样,为争权反目成仇。他尽量一碗水端平,但为何,最终酿成比杨氏兄弟更甚的惨案?

现在我们来回顾那段历史,究其原因,根儿还是在李渊的身上。自从李渊当了皇帝后,他至少做错三件事,才导致玄武门事变。

唐史_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

李渊

01. 登基后,立太子的时机没选对

从历史资料来看,在隋末大业十四年的五月二十日,五十三岁的唐王李渊在长安太极殿登基称帝,改元武德,同时昭示天下,大赦罪犯。

十天后,也就是六月初七,李渊就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其他宗室诸人李孝基、李道玄、李神通等同时封王。

本来,李渊登基时已五十三岁,立太子没什么不对的。再说,李建成是嫡长子,按当时的封建观念来说,立李建成为太子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李渊能顺利登基,跟他的儿女们齐心协力奋战有很大关系。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作为大哥,坐镇后方,为冲锋陷阵的李渊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又勤于事务,体察民情,深得民心,为李唐打下稳固的群众基础;后来李渊要进攻长安,他又驰援李渊。李渊要封他为太子,无论是从个人能力上,还是长幼排序上,都说得过去。

但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初唐刚刚建立,群雄逐鹿,在李唐江山的西边有薛举的秦国,东边有王世充的郑国和李密的瓦岗军,稍北一点还有实力很强的窦建德的夏国,更不要说其他小国。

要对付这些群雄,当了天子的李渊、封为太子的李建成,为了稳固国本,是不能轻易出征的。如果暂缓立太子,李建成就可与李世民一起领兵出征,兄弟俩凭本事打江山,就不存在李世民后来的一枝独秀了。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而正是李渊过早地立了太子,正好给了李世民表现自己的机会。第一个机会就是浅水原之战。

公元618年六月初十,李唐西边的秦帝薛举占领唐朝的属地泾州。李建成是太子,李渊只好任二皇子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大军御敌。

这场战役,是大唐开国两个月后的第一战,但不是大家希望的开门红。浅水原的第一仗唐军大败。

原因是在薛举大军进逼高墌,又派小股力量猛攻豳州(今陕西彬县)和岐州(今陕西凤翔县)时,李世民得了疟疾。他就以守f城为主,命令军队高筑防御工事,深挖战壕,做好守城的准备。

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_唐史

同时,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纳言、元帅府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并一再提醒他们,薛举孤军深入唐军腹地,时间久了,会兵疲粮缺,定想速战速决。如果薛举来挑战,唐军千万不要应战,只管坚守营地,等他病好后再想破敌的方法。

但刘文静等人不听青年李世民的警告,擅自迎敌。结果大败,半数士兵战死,刘弘基、慕容罗睺、李安远等高级将领全部被俘。

从这点来看,反而证明了李世民是有远见的。如果当初刘文静等人听了李世民的警告,浅水原战役就不会是一场惨败。

然而机会又来了,同年8月薛举病亡,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李渊觉得这是雪耻的大好时机,再一次派李世民去攻战高墌。

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_唐史

李世民扎稳营地后,继续沿用上次的战术:紧闭城门,坚决不出战。并号令三军:“敢言战者,斩!”

唐军与薛仁杲的秦军就这样对峙了六十多天。李世民发现秦军城内已断粮,马上命将领梁实孤军进驻浅水原,诱敌进攻。双方激战数日后,李世民势如破竹般地发起总攻。最终取得浅水原大捷。

浅水原战役,让人们看见了李世民非凡的谋略和胆识,他既能静下来,坚守城池,也能动,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始展现。

此时的李渊,只是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军事天才。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天才的才能还不只是这点儿表现。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02 正是李渊,助长了李世民的野心

李世民的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李渊对李世民更加心生欢喜。感情的天平在不知不觉中,向李世民偏移。直接的体现就是给了李世民更多表现的机会。

能得到皇上的喜欢,李世民更是意气风发。他马不停蹄地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在河东,他与刘武周的爱将宋金刚对峙半年,打得宋金刚晕头转向。刘武周只好投奔东突厥,最后被东突厥所杀。

而让李世民一战成名的,是与王世充、窦建德的中原之战。此战历时十个多月,李世民三次历险,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他的胆识、善于用人和身先士卒,以及过人的自身本领。

唐史_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

武德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率领一队轻骑兵在慈涧周围侦察,突遇王世充的大队骑兵。敌众我寡,在场的唐兵们一下子慌了阵脚。唯一的办法就是逃。

李世民却有着与他年龄不符的镇定,当时他才二十出头。只见他号令大家不要慌,且战且退,向着唐军大营的方向突围。为了让更多的人突围出去,他骑马前后奔驰,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郑军士兵,随着李世民的箭啸声纷纷坠马。王世充的大将燕琪也在其中,唐兵立刻冲上去将其擒获。王世充一见,慌忙勒住战马,不敢再追击。

唐史_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

慈涧突围,充分展现了李世民遇事沉着冷静、爱惜士卒、以及他超人的个人本领。这也是他身边会聚拢天下不少豪杰的原因之一。此为他的第一次历险。

第二次历险是在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和五百名玄甲骑兵巡视战场。在邙山脚下的景陵,又一次遭遇王世充。被王世充一万多名骑兵包围。在混战中,李世民遭到郑军大将单雄信的偷袭,幸亏被尉迟敬德的及时相救。

中原之战,最为激烈的是青城宫战役。用命悬一线来形容李世民当时的处境,一点儿都不为过,这是李世民的第三次历险。

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_唐史

李世民为了探测敌营的纵深程度,也是为了打乱敌营的阵脚,他身穿铠甲,骑着战马冲向郑军。郑军阵脚大乱,李世民在全力冲杀中,突然发现前面被榖水河堤挡住了去路,心中暗叫不好。此时回过神来的郑军士兵,开始向李世民包围,并向他开弓射箭。千钧一发之际,唐军战将丘行恭连发数箭,射杀了几名射箭的敌兵,冲入包围圈,救下了李世民。

青城宫战役从早上的辰时,一直打到下午的午时,场面异常惨烈。唐军杀死和俘虏郑军七千多人。

后来,李世民又在虎牢关,巧用间谍计、迷诈术等成功狙击窦建德的战略部署,为最终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在这次大战中,李世民出其不意的战术,身先士卒的作风,能动能静能地吃苦品德,让他赢得了人心,最终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为李唐赢来了肥沃、广袤的中原大地。

李世民作为皇子,也赢得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但同时,他的野心开始膨胀,在他的内心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李渊,对凯旋而归的李世民,当然也慷慨地给了最高荣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天子、太子,位居第三。

中国有个词语叫“功高盖主”。功高了会有两个不好的副作用:其一,取得高功的人,可能会以此为资本,滋长更大的野心,李世民此时已产生。

什么鲍史唐_唐史_史唐春

其二,主子会觉得自己的光芒被别人压下去。这需要肚量,或者说,需要比对方更强的能力来证明我是主子。李渊就用他的权力来证明,在给了李世民最高的荣誉的同时,有意无意间冷落李世民,并开始培植新的力量。

就在中原大战后,不久,窦建德的余党刘黑闼高举起了反叛旗帜。此时,李渊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给李世民机会了。他先派其他王子去攻打刘黑闼。但没成功,刘黑闼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又让李世民出战。

可笑的是,在李世民打跑刘黑闼,准备南下进攻徐圆明时,李渊担心李世民成绩过大,紧急召回李世民。

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_唐史

同时,李建成作为太子,也在找机会亮自己的肌肉。当刘黑闼第二次起兵攻唐时,他在魏征的建议下,主动请战消灭刘黑闼,为自己挣回太子的面子。

这个时候,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争斗,还只是暗斗。李渊对李世民的感情,在中原大捷后,有了微妙的变化。他自己开始忌惮李世民。同时也担心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的明争暗斗。他努力用手中的权力来平衡两兄弟之间的势力,但正因为他的平衡,才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_唐史

03 一碗水终没端平,加剧兄弟争斗加剧

中原之战的胜利,让李渊挺进中原,帝国进一步扩大和稳固。此时,劲敌基本已除,留下的小股势力已不足为患。但李渊的内心却不能安宁,他手中一直想端平的那碗水,却越抖越厉害,兄弟之争也就随之更剧烈。

中原之战凯旋之后,李渊的不安是对的。此时的李世民已不满足于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尽管在战场上,他用人格魅力,吸引了天下不少英才在身边,但他不满足于此。他深知,不管是为下一步行动出谋划策,还是将来治理天下,都需要人才。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于是,武德四年的冬天,他在长安城西,修建了一个文学馆。遴选出了十八位饱学之士,号称十八学士。其中就有“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房玄龄和杜如晦。说白了,这个文学馆,就是李世民夺取天下的智囊团。如果说李世民用武功开始了他的夺嫡之路,那么此时,他要用文人夺取问鼎天下的话语权。

同时,李建成不可能坐以待毙。李世民有房玄龄为首的秦王集团,李建成也有以魏征为首的东宫集团。两个集团的你争我斗,可苦了李渊这个既当爹又当皇帝的人。他手中的权力在无形之间,成了兄弟俩铲除对方实力的工具。

唐史_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

李建成利用他,把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干将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刘文静首当其冲成了第一个牺牲品。就连杜如晦,要不是房玄龄提醒,也差点儿被遣出长安。

兄弟俩的斗争,由暗到明。

甚至后宫嫔妃也卷入其中,她们成了兄弟俩利用的工具。张婕妤投靠在李建成那边,在李渊耳边吹了不少的耳边风,确实让李世民受了不少的委屈。李世民对李渊的感情慢慢地由怨到恨。

在武德六年正月平定刘黑闼之后,李建成总结到一条经验,手中也得有兵。于是,就偷偷地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

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_唐史

武德七年五月夏天,有人向李渊举报“太子谋反”。证据就是太子私运盔甲出京,准备运往庆州都督杨文干处。李渊震怒,软禁太子,导致杨文干起兵造反。

杨文干的造反,加深了李渊对李建成的痛恨。他即派李世民去平乱,并许诺得胜归来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人说冲动是魔鬼。作为一国之君,李渊犯下一个大错。为什么这么说呢?

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_唐史

冷静下来的李渊仔细琢磨后,所有的证据只能证明太子李建成私运武器违规,但不能证明太子谋反。从谁得利谁别有用心的角度来看,李世民有诬告栽赃的嫌疑。

自然,李世民想通过废掉太子,夺得天下的梦想破灭。

李渊从此以后,屁股直接就坐在了李建成一边。

聪明的李世民退至洛阳,秘密建立自己的大后方。但被李元吉发现告发,好在张亮死不承认,让李世民逃过一劫。

李建成一计不成,又找借口,邀请李世民参加他举办的夜宴,李世民宴中大口吐血。

唐史_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

此时李渊已意识到兄弟俩的关系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他警告了李建成:“秦王一向不能饮酒,从今以后不准再举办夜宴”。

为了解决兄弟矛盾,李渊让李世民搬至洛阳,自三门峡以东的国土由李世民管,准他建天子旌旗。

这当然正中李世民的下怀,虽然他也假意推辞。因为这样对李世民是最有利的,可进可退。李世民暗中派张亮等经营洛阳也是为此。

但李建成马上意识到事态对他不利。他赶紧命人送上密奏,说秦王此去洛阳,可能将一去不返,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李渊千秋之后,双方势必会爆发冲突,甚至导致战争,后果不可想象。李渊又一次反悔。

什么鲍史唐_史唐春_唐史

但太子步步紧逼,从没停止,甚至想利用李渊杀掉李世民。后来又改变策略,将秦王身边的得力助手,包括房玄龄和杜如晦都逐出秦王府,只留下长孙无忌。

太子集团密谋,趁东突厥阿史那侵袭北方边境,以组织北征军为名,征调秦王府尉迟敬德、秦叔宝一等干将抗敌,实为瓦解李世民的军事力量。

但李世民的情报网把这个绝密告诉了他。这样,李世民退无可退,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结果就是玄武门惨案的发生。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李渊一心想端平的这碗水,却在他的手抖之间,兄弟情义在流失,血腥的暗流在涌动。

唐史_史唐春_什么鲍史唐

写在最后:

纵观中国历史,从夏朝建立第一个私有制国家,废除禅让制开始,王朝更替,天子替换,无不伴有血腥味。

李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努力在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从立太子的时机没选好开始,他一错再错,先让李世民独秀武功,在无意之间压了李建成一头;后发现势头不对,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遏制李世民,平衡兄弟的关系。但他的权利,又在无形之间,成了兄弟斗法的工具。以致发展到他无法控制的地步。

史唐春_唐史_什么鲍史唐

李渊不想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他毕竟是位父亲。但同时他也是位天子,如果不那么早立太子,让李建成与李世民同驰沙场,互相制衡,而不是他来平衡,就算不幸有位战死沙场,也总比死在自己亲人的手里光荣,至少是为国捐躯,你说是不是?

上一篇: 开国皇帝降生总有神秘异象发生?到底是传说还是真实?历史大揭秘
下一篇: 「青未了」马学民|中秋节七大传说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