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江南『澂怀馆』主人陶心华的古书画与美术史籍收藏

江南『澂怀馆』主人陶心华的古书画与美术史籍收藏

江南『澂怀馆』主人陶心华的古书画与美术史籍收藏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

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史籍是什么意思_史籍_史籍怎么读

来源 l 《荣宝斋》期刊二〇二三年第七期

作者 l 王照宇

原题 l与人无竞 与物无忤——江南『澂怀馆』主人陶心华的古书画与美术史籍收藏

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江南工商界人士兼收藏家陶心华不仅古代书画收藏颇丰,其亦有一定数量的美术史籍收藏。陶氏『澂怀馆』的古代书画收藏,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为主,内容上则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流派,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吴地书画为主,清初的『四僧』『四王』以及清中叶的『扬州八怪』等流派的作品也深得陶氏青睐。美术史籍的收藏质量远不及书画,多为藏家阅读使用为主,尚有数本较为珍贵的古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就上述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史籍是什么意思_史籍_史籍怎么读

文徵明《焦石鸣琴图》20.5cm×117cm

地处江南腹地的无锡自古经济发达,人文阜盛,因东汉时著名文人梁鸿偕其妻孟光隐居于市内的一条河流,而又被称之为梁溪。这里湖光山色,钟灵毓秀,历来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才辈出。中国绘画史上许多杰出的画家,如晋代的顾恺之、『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明代的王绂、清代的邹一桂、民国时期的吴观岱等,都来自这片沃土。二十世纪以来,徐悲鸿、贺天健、尹瘦石、周怀民、秦古柳、钱松喦、吴冠中、程及、方召麟等诸位享誉画坛的大家,在承继前辈卓著翰墨成就的基础上,更是将无锡的绘画成就推向了新的高度。此外,在研习并收藏古代书画方面亦是锡人风尚,并孕育出了元代倪瓒、明代华夏、安国,近现代的廉泉、薛处、陶心华、周培源、周怀民等收藏大家。原属私人活动的鉴藏行为为锡邑古代法书绘画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陶心华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陶心华(一九○五 ~ 一九九○),江苏无锡人,无锡工商界人士,『澂怀馆』是其收藏斋号,故亦号称『澂怀馆馆主』。江南陶氏为无锡望族,其祖辈向有研习书画的传统,并有收藏的习尚。先祖风尚与个人爱好使得陶心华自幼年起就开始涉猎古代法书绘画的收藏,并能终其一生倾其所蓄从事古代书画的收藏与研究。

陶氏一生笃好古代法书绘画艺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就开始收藏古代书画,积五十余年之力,使得『澂怀馆』之法书绘画收藏颇成规模。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七年,陶心华分两批悉数捐赠了『澂怀馆』的丰硕收藏,总计一百余件书画藏品给原无锡市博物馆,显示出陶氏超然豁达的收藏情怀。

『澂怀馆』的古代书画收藏,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为主,内容上则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流派,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吴地书画为主,清初的『四僧』『四王』以及清中叶的『扬州八怪』等流派的作品也深得陶氏青睐。通过这些藏品,我们大抵可以看出陶心华的审美趣味,即比较偏爱明清以来的『文人画』,尤其是吴地的文人书画,而且不乏孤本藏品。

史籍怎么读_史籍_史籍是什么意思

明 张习《赠别图》32.2cm×151cm

无锡博物院藏

如明代中叶苏州文人张习的《赠别图》(纸本设色,纵一百五十一厘米,横三十二点二厘米),是迄今所知张氏唯一存世作品,成化乙未年(一四七五),画家友人曹宪佥远赴云南任职,张习因离别之故而绘制了此图。画作采用全景式构图,叠岭重泉中草木繁茂,气势苍郁,山石林木笔法细密,主宗董、巨,兼有『吴门画派』气息。这位张习在《明史》中无传,此图又是孤本,对于研究明中期的吴地书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明代中叶无锡的大出版家兼收藏家安国的后裔从事文艺者也较多,其中尤以安绍芳和安广誉最为知名。他们的书画作品极为稀见,陶氏就曾收藏有两件,其中安绍芳和安广誉山水各一幅。此次展出的安广誉《仿倪瓒山水图》(纸本设色,纵六十四厘米,横三十七点五厘米),虽说也是仿倪云林之作,然和倪氏画风相差甚远,这件设色画作的构图勉强也可以叫做『三段式』,但更多地呈现出的是一种变体。山石皴法全用披麻皴,树木和山石都傅以赭石色,属于浅绛山水一路之画风。

史籍怎么读_史籍是什么意思_史籍

清 石涛《人马图》52cm×18.5cm

无锡博物院藏

此次展出的『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人物画《人马图》(纸本设色,纵九十一点五厘米,横三十七厘米),是石涛极为少见的人物画作,曾被中国邮政于二○○九年印制成邮票发行,广为流传,北京大学的朱良志认为此画是石涛为当时的泾县县令邓伟男所作。他以赵孟頫笔意作《人马图》,以伯乐和千里马的典故,来歌颂这位邓明府兴办书院,招揽四方才俊的举动。『扬州画派』中的华喦,其作品似乎更受陶氏珍爱,在他捐赠的百余件藏品中就有五件之多,它们涵盖了华新罗的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所有内容,且几乎全部是精品。

如华氏《芍药图》轴(纸本设色,纵一百三十五点五厘米,横五十五点五厘米),是图意笔写芍药花数株,刻画细致入微,物象仪态万千,娴雅有度,并有画家题识:『湿风吹雨过蕉林,媆药香翻绿砌深。新试袷衫亭上坐,竹垆茶韵佐清吟。』字体为楷书,具有隶书笔意。花卉虽为『没骨』之法,但纯用一色,技法与格调均在华喦的绘画之中极为少见。

史籍是什么意思_史籍怎么读_史籍

清 华喦《白芍药图轴》16.5cm×30.5cm

无锡博物院藏

另有一套华氏的山水册页(纸本设色,每开纵二十三点五厘米,横十七点五厘米),亦十分精致,该山水画册显示出华喦师承较多的风格,其中石涛的浑厚恣肆、恽寿平的松秀隽逸、北宗画的峭利缜密、元人的深邃郁茂,都被他吸收融合。此外尚有一批明清以来的文人书家的作品,如陈洪绶、倪元璐、王澍、梁同书、王文治、张照、郑文焯、王士祯、袁枚、钱大昕、黄易、赵之谦等人的书法,都成为陶氏『澂怀馆』里的藏物,由此不难看出陶氏收藏的眼光与收藏趣味。

上一篇: 历史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测字: 精神动鬼神通,气机发形象显
下一篇: 60多年近百亿字文稿!这些历史被记载下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