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唯美意境”,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大家好,我是唯美意境。
最近很多读者说看不到唯美意境的文章了,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规则,如果不星标将很难再看到唯美意境的最新文章。
唯美意境真的很害怕和大家错过!
所以请喜欢唯美意境的朋友们多多互动,多多留言,这样唯美意境就会出现在长读列表里,一定要「星标」唯美意境,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唯美意境的文章啦,期待我们每天都不见不散~
明天,就是九一八事变89周年。
9月18日,这个日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不管过了多少年,都会铭记于心!
每年的这一天,凄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划破宁静的长空,提醒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中国人民曾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
今天小编不和大家谈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只和大家分享在这段历史中的10个秘闻野史——个个是真料,个个都触动人心,震惊中外!
因为在这段历史中,小人物的故事,或许比宏大的背景更让人难以忘怀。
01
打响抗日第一枪:王铁汉
日寇曾经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却没想到有人违抗“不抵抗”的命令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这个人就是来自辽宁盘山的王铁汉。
据史料记载,“九一八”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第7旅驻地,王铁汉时任620团团长。
王铁汉曾说起,日本人进攻北大营时,上面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而日本兵一开始都是用刺刀扎,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被扎死的很多,钻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
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
02
一首未出版就传唱全国的歌曲:
《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锦绣河山沦陷敌手。东北军官兵,东北百姓,携妻带子被迫流亡关内,到处充满着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
此时,出现了一首歌曲,它1919还没有出版,就在民众及东北军中传唱,而且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它不仅唱出3000万东北同胞悲惨遭遇和悲愤之情,更唱出了全国军民一触即发的抗战呼号,这首歌就是《松花江上》。
而这一首抗日歌曲,可以说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
03
一封母亲的遗书: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
她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
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
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绝望了。
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
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得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
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04
一场主动的牺牲: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上旬,部队经过长途行军抵达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日伪军千余人乘夜来袭。
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齐向日伪军开火。
“八女投江”中的8位抗联女兵在发现敌军偷袭后,本可以不惊动敌人全身而退,但她们为了让大部队平安撤退却主动暴露自己,最后消失在冰冷的乌斯浑河里。
明明可以生存,却要选择战死。这是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在战斗!
05
一支英雄部队:杨靖宇
早在卢沟桥枪声响起之前,在距党中央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始终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他们曾一度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32、33、36、37军”等番号。
不过,这支红军部队后来的名字更家喻户晓——东北抗联。
作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的杨靖宇,在1939年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时,他率部队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06
一位心怀民族大义的校长:宁恩承
在东北天地惊变的那段历史中,有一位校长心怀民族大义,断然拒绝日本人的“好意”,使出浑身解数保全了学校的学生、教职工等数千人。
这个人就是东北大学校长宁恩承。
当日本人中岛守人奉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之命来,希望东北大学照常上课时,宁恩承掷地有声答道:
“虽然我们是教育界中人,我仍然站在中国的立场。在现在环境之下我不能接受日本帝国的任何援助……谢谢好意。”
中岛恨恨而去。
街面兵荒马乱,他亲自跑到火车站,找到他南开大学同学、北宁铁路局车务处长胡顺忱,请他特批了几节车厢。
9月26日,东北大学校园已是人去楼空。
宁恩承和剩下的两三名校工一起,将全校各处门窗关好、上锁。他一身蓝布大褂,独自一人满腔悲愤地徒步离开东北大学校园……
至此,东北大学数千名师生员工对着日军刺刀,在上任不到10个月的宁恩承的带领下,无一人伤亡紧急疏散完毕。
07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和蓄谋已久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把侵占东北作为其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首要战略目标。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图谋侵占“满蒙”的“根本政策”,抛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图为会议现场
08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为了真正占领中国,日本向中国派来的,不光有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
“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
老百姓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000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
日本“移民开拓团”
09
一场正义的审判:沈阳审判
1945年8月8日,日军东宁要塞守军宣布投降。
1956年4月,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国政府成立特别军事法庭,于当年六七月间,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两地开庭,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其中,日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武部六藏等36名战犯均在沈阳审判。
在沈阳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总结。
日本战犯藤原广之进低头认罪
10
9月18日
中国人的国耻日
89年虽已过去,但“九一八”仍是中国人民心口的一道伤疤,在这个和平年代向人们发出不可忘却的警示。
每年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会拉响防空警报,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就是国耻日。
因为我们无法忘记对狼子野心者退让带来的惨痛后果!
因为我们无法忘记当年自弃山河的奇耻大辱!
大屠杀!
大轰炸!
慰安妇!
人体实验!
毒气战!
731部队!
......
这一切
屈辱的一切
都从89年前的9月18日开始
“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外
14年艰苦抗战!
3500万军民伤亡!
无数先烈血染山河!
知耻不是为了再续仇恨,而是为了保持清醒。
最后点个在看吧,“九一八”将至,愿所有中国人都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