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从古籍的角度聊一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于是人」

从古籍的角度聊一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于是人」

从古籍的角度聊一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于是人」最近是人斯人争论的热度快过去了,本来也没什么想说的了,我的观点都在这篇知乎回答中了。但发现最近出了个调和派,认为古籍中两种版本都有,大家别争了。甚至很多所谓的专家也持这种态度

最近是人斯人争论的热度快过去了,本来也没什么想说的了,我的观点都在这篇知乎回答中了。

但发现最近出了个调和派,认为古籍中两种版本都有,大家别争了。甚至很多所谓的专家也持这种态度,那我们就要澄清一下。《孟子》此句在古代不存在版本差异,现存所有权威版本的《孟子》古籍原文都是「于是人」。

但这句话是经典语录,很多古人都喜欢引用。古人引用并不都恪守全文,很多人只是举出句意。于是,有人把

因此,不能因为看见古人有引成「于斯人」的,就说明《孟子》原文就是「于斯人」。此文就来重点分析一下古籍中的「于斯人」。

下面是各种古籍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1、爱如生数据库

利用爱如生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四库系列数据库&中国方志库&中国谱牒库&历代别集库联合检索,基本可以反映大部分古籍的情况。

检索结果:「降大任於是人」402条,「降大任於斯人」11条。

前者是古籍中的主流,我们不提,只看看後11条是怎么来的。这11例,去重後其实只有7条,前两条前面分析过了,第三条和第六条也同样是随意的引文。第四、五、七条明确说是孟子之言,但三者引文完全不一样,可以打一架了。

[宋]《璧水群英待問會元90卷 卷之三十一》“不聞耶誠以天之降大任於斯人也一出一處一語……”( 四庫系列數據庫 )

[元]《秋澗集100卷 卷三十九》“僕為之說日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俾經綸一世之……”( 四庫系列數據庫 )

[清]《光緒戊戌科會試江忠振硃卷 會試硃卷》“欲玉汝於成也將降大任於斯人固可任則竟任矣……”( 中國譜牒庫 )

[清]《深省堂文集》“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扵斯人也必先困乏其身……”( 歷代別集庫 )

[清]《萬花樓演義14卷 卷一》“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心志……”( 中國基本古籍庫 )

[清]《釋榖4卷 卷一》“天生德于予天降大任於斯人及言天命天理天……”( 中國基本古籍庫 )

[清]《蒿庵文集 敘》“孟子云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歷代別集庫 )

2、经典古籍库

经典古籍库集成了中华书局在内十几家以古籍为主出版社的数字全文,故可以用它来反映古籍整理出版情况(可惜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数据不在其中)。

检索结果:「降大任於是人」92条,「降大任於斯人」14条。同样,我们只分析後者。

古书排版_古书法家排名前10名书法_古书

这14条中,

《纪效新书》《东西均注释》《郝经集校勘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梁佩兰集校注》《历代赋评注》6条是今人给古书做的注解或说明,严格来说是整理错误。

其他的都是随意的引用,并不是专门研究《孟子》的书籍。

3、尚古汇典

刚刚提到上海古籍出版的出版物并没有集中在经典古籍库中,而是单独保留在尚古汇典中。

检索结果:「降大任於是人」11条,「降大任於斯人」1条。

古书法家排名前10名书法_古书排版_古书

同样也是举起大义,并非严格引用原文。

古书法家排名前10名书法_古书排版_古书

以上我举出了能找到古籍中所有「降大任於斯人」的例子,全都不是《孟子》相关的著作,也并非严格引用《孟子》原文,其写作「于斯人」和其他人写成「于其人」。「于此人」甚至「于人」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我们不能看到这些随意的引用,就说《孟子》原文就是「于斯人」、「于其人」、「于此人」甚至「于人」。

本文只是之前知乎回答的节选和细化,更完整内容请见知乎:

上一篇: 一代才子倪匡去世,墓志铭让全网笑泪:多想我生前好处,少说我死后坏处
下一篇: 清明且看墓志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