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三国演义》的诞生,不妨做一个中西对比。
美国学者伊恩·P·瓦特的《小说的兴起》,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小说怎样兴起的著作。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伦敦上演得如火如荼,大概一百年后,小说才在英国流行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个时间差呢?除了文学内部的规律之外,还可以从经济的视角考察:
买书贵,看戏比较便宜。
十八世纪,去剧场看戏,票价大约是1便士,也就是一杯啤酒的钱。买一本装订好的书,价格是3先令,也就是36便士。而当时大受欢迎的小说、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传》,一套8册,换言之,买这样一套流行小说,花的钱够看二百多场戏。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有钱有闲有阅读能力的高消费人群,才能产生长篇小说的销售市场。
还有,英国小说一诞生,就很多是女性题材,像著名的作家理查森,他的作品简直就是霸道总裁文的鼻祖。为什么会这样呢?和小说的繁荣同时发生的重大历史进程,是工业革命。纺纱织布、制作面包啤酒蜡烛和肥皂这些领域,因为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劳动生产率突飞猛进。而这些事情,传统上都是女性要做的家务,所以大量女性被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了。
而当时英国人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观念非常强,又不许女人出去工作。女人在家无聊,于是产生了两个爱好:第一是喜欢读小说,第二是喜欢写信。所以这些女人就构成了小说特别重要的读者群,结果就是促进了英国小说的繁荣,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照例是很爱写信的。
伊恩·瓦特的这个研究,不光是解释了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发展的问题。对我们理解明代后期长篇小说的繁荣,也很有启发性。就是有些事情不能只从文学内部的规律来看,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基础,而且不是大而化之地谈“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云云,可以说得比较具体。
罗贯中是谁
回头还是看三国故事的传播。
也是戏剧在前小说在后。元代产生了大量三国题材的杂剧和粗陋不堪的话本,还没有完整讲述三国历史的高水平的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并非没有疑点。
罗贯中同时代的人,留下来的和罗贯中有关的记录,只有一条: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风云会》(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连环谏》(忠正孝子连环谋)
《黄虎子》(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无名氏《录鬼簿续编》
这是以罗贯中的朋友的口吻写的,大概是最可靠的记载了(不是说他有多可靠,而是其他信息更不可靠)。其中提到罗贯中善于写一些好玩的、短小的作品,还提到罗贯中写过三部杂剧,但是没提罗贯中写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六十万字的大书,今天我们看惯了动辄百万言起步的网络小说,觉得60万字没什么,但《三国演义》之前,从来也没有人写过这种规模的长篇小说。这么大规模的书,光是纸就挺贵的。罗贯中怎么会想到写这么一部书的呢?
求名?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想要写一部名著,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这是不可能的。当时写小说是丢人的事,这一段对罗贯中的介绍,就没提《三国演义》。
求利?也不太可能,因为当时就没有这种大型小说的市场。
总之,如果罗贯中真的在元末明初写成了《三国演义》,那么之后大概有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这部大书,是无声无息的。最多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极小的范围里流传。
一直要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出现了最早雕版印刷的《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有关的一些传说,也是这个时期集中出现的。
比如说他曾经做过张士诚的幕僚,甚至说他曾经也是有野心,想要争夺天下的,结果遇到朱元璋,那是真命天子,就自觉放弃了,改行去写小说了。这些说法也不确定是真有依据,还是明朝后期的文人在说段子。《三国演义》是讲怎么争天下的,说作者曾经也想过争天下,小说的说服力仿佛就上升了。就好像西方人曾经为了论证《伊利亚特》写得好,就说荷马是阿伽门农的秘书一样。
还有,当时人的传说,认为罗贯中写了非常多的书,不止《三国演义》一部,尤其是喜欢讲,罗贯中是《水浒传》的作者,然后说,因为写了《水浒传》,罗贯中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子孙三代,都是哑巴,因为《水浒传》的道德倾向实在是太坏了。现在也有人觉得《水浒传》的思想不好,太暴力,然后就有人为《水浒传》辩护,说不要拿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要求古代的小说。其实按照古代价值观,《水浒传》一样思想不好,《水浒传》的很多思想价值,其实倒是现代人赋予的。《水浒传》的好处,根本就不在思想性上。
明中后期与长篇小说
但是不管怎么说,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确实形成了一种非常有利于形成长篇小说的出版销售的社会氛围。
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设计了一整套制度消除潜在的不稳定,也压制住了全部创造的活力。所以明代前期的社会,是非常压抑非常死气沉沉。到了明朝后半段,官僚机器也觉得这么压制社会活力挺神经病的,也疲了,很多事情都不管了。
科举制度长期运转的结果,是社会上产生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识字阶级,有足够多有阅读能力的人。虽然能够考中进士、举人,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多,哪怕秀才,在总人口比例中也是很有限的。但是,一个家庭条件不是那么好的人,一旦考中了就是大新闻,就有轰动效应,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而一个社会越是对幸存者偏差没有认识,幸存者偏差的诱导性就越强,因此被激发出读书热情的人还是很多的。读书的人多了,长篇小说有了潜在的读者群。
还有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国演义》能够被大量印刷销售,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有关。虽然说起来有点绕: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获得了大量黄金、白银;有了黄金、白银,欧洲人才有能力购买中国的商品;全世界的白银涌入中国,当时有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中国作为一个自身不怎么产白银的国家,却建立起了一个银本位的货币体系;有了这个效率更高的货币体系,中国才有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内循环市场;图书销售市场,是建立在这个内循环市场的基础上的。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十六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明代的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一百大几十年的《三国》《水浒》,也终于被制作成印刷品了。不久后,《西游记》《金瓶梅》也被创作出来了。
当然,明代书价虽然比唐朝便宜多了,但对大多数读书人而言仍然很贵。一个经常被研究者提起的数字是:万历年间一部《封神演义》价值2两银子,这个钱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的月收入的五分之二,可以买一百多斤米。花这么多钱买一部闲书,恐怕一般人是舍不得的。不过当时的书商想到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其实是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很常见的一种办法:租书。从书铺里租书看,看完再还回来,这样读书成本就下来了。
嘉靖本与毛本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国演义》,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因此也被称为嘉靖本。开头有序言,介绍《三国演义》的价值,这篇序言的内容,大概表达了四层意思:
第一层,从孔子修《春秋》开始讲起,强调历史著作的伟大意义。认为历史可不光是讲故事,而是包含着孔子所创立的“万万世至公至正之大法”。
第二层,感叹历史书太难读了,一般读者根本看不下去,又感叹,容易读的有平话,可是平话又太粗鄙了,不足以体现伟大的历史精神。
第三层,咱们这部《三国演义》好啊,文字不深不俗,讲的又都是真事。
第四层,升华一下,具体介绍一下《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有多么深刻的教育意义。
这番话,可以看作是当时《三国演义》的定位,至少是宣传策略。
这种定位或策略,从在文化人那里赚取口碑的角度看,并不成功。明代有名的文人就是愿意读小说,对《三国演义》评价也很低,你宣传自己忠于历史,他觉得你是缺乏想象力,你宣传自己不深不俗,他觉得你是不尴不尬。
但是,从市场反馈看,《三国演义》这个定位非常成功,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嘉靖本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版本的《三国演义》,还有模拟《三国演义》写的其他朝代的演义。
限于篇幅,一般的《三国演义》版本,我们就不介绍了。大多数没有什么特色,还有的就是书商为了压低成本,出的删节本。全套不是贵吗?我就大加删节,但删了我也不说,仍然声称是全的,可是我卖得比人家便宜,来买我的吧。这种营销手段,今天我们仍很熟悉。
但是,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又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版本。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过的《三国演义》,这个版本,一般被称为毛本或者毛评本,因为父子俩给《三国演义》写了大量评语,全书开始的地方有总评,每一回前面有回评,正文之间还有夹评。
专业研究者和三国迷重视嘉靖本和毛本的区别,尤其是强调,毛本比嘉靖本更加尊刘贬曹。但在更大的视野下观察,毋宁说毛本的基本立场和嘉靖本是一致的,就是要把《三国演义》改得看起来更像是历史。并且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它做得确实比嘉靖本更到位,所以后来它就成了影响最大的版本。今天在书店里买到的《三国演义》,绝大多数是以毛本为底本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