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桥头的临河小房
民国时期,绍兴曾有一介书生秉笔撰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所写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他就是被誉为“民国罗贯中”的蔡东藩先生。如今位于越城区东双桥头的一幢临河小房,便是其子孙后裔居住的地方。
书生报国 秉笔直书
蔡东藩(1877—1945),字椿寿,号东藩,山阴县临浦(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蔡东藩自幼聪慧过人,14岁即中秀才,清末以优贡生朝考入选,被派遣到福建做候补知县,但他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只待了一个月便称病回乡,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著文。民国初年,面对日益加剧的内忧外患,蔡东藩反对复辟帝制,推崇民主共和,受当时“演义救国”思潮影响,他开始撰写《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希望通过史事劝诫世人,匡救时弊,为振兴国家作出贡献。
众所周知,历史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但蔡东藩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编造,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从1916年到1926年,他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苦心孤诣地撰写了多达650万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一书,记述了自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6年到1920年共2166年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并把很多野史糅合进去,巧于剪裁,尤其对历史人物与故事情节拒不戏说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蔡东藩撰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蔡东藩秉笔直书的风格,也让他遭遇到了一些麻烦。蔡东藩撰写的历史演义,都通过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有一天,一名军官气势汹汹地来到书局,扬言要请蔡东藩吃“红丸子”(指子弹)。书局经理将此事写信告诉蔡东藩,婉言劝告他在后续文章中要“迎合时政、隐恶扬善”,蔡东藩知道后却理直气壮地说:“孔子作《春秋》,是要惩罚乱臣贼子,我写的都是有史有据的故事,要我捏造,我干不来!”
坚持气节 勤奋笔耕
在写史著书的那段日子里,蔡东藩过着贫寒交迫的生活。当时他收了几个学生,边上课边写书,依靠微薄的稿酬勉强维持生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24日杭州沦陷,隔江相望的萧山成了浙东抗战的前沿阵地,日军不断用飞机轰炸萧山县城和临浦、义桥等重要集镇,蔡东藩只得从临浦迁居到庄里陈。那时,他不仅经济上十分拮据,而且还体弱多病,上海一些文友邀请他去参与“和平文学”,蔡东藩心里清楚,所谓的“和平文学”实际上是汪伪政权鼓吹的“汉奸文艺”,他断然拒绝了这一邀请,宁愿选择在炮火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蔡东藩学识渊博,除写历史演义外,还著有《留青别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浮生若梦》及诗集《风月吟稿》《写忧草》等,并担任临浦小学国语教师,后又开设私塾教学。1940年3月,蔡东藩为躲避战火,辗转来到诸暨五泄的藏绿村生活,在那里,凭借早年学过的医术,他还为街坊邻居治病。1945年3月5日,在抗战胜利前夕,蔡东藩与世长辞,享年69岁。
蔡东藩塑像
据了解,蔡东藩育有两子一女,次子和女儿幼殇,唯留长子一脉。长子共生有3个儿子,老大蔡福恒,老二蔡福源,老三蔡福绥,均从事教育工作。这幢位于越城区东双桥头的房子,便是老二蔡福源从临浦迁居到绍兴,后来和母亲方彩琴居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地方。现年91岁的蔡福源清楚地记得母亲曾这样说过:“萧山临浦长期属绍,你祖父的籍贯一栏一直写着绍兴,他废寝忘食地写演义,积劳成疾。我每次劝他要注意身体,慢慢地写,他却说救国要紧,他的生命可置之度外!那时,你祖父每月从邮局所得的60元稿费,成为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创作鸿篇巨制,又适逢家庭数次遭遇不幸,但这一切都没有让蔡东藩颓丧消沉,反而更加坚强无畏,勤于笔耕,不得不让人叹服他非凡的毅力。著名小说家二月河曾这样评价蔡东藩的这套历史演义:“此书在文学上虽只是中平之作,但读此书可以入门民族历史,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