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国演义》插图本身不仅是对小说文字的解释和补充,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既有自身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形态。已有 一些学者对《三国演义》插图进行了考证和阐释,但还有不少学术研究 的空间。
《三国演义》插图的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小说成书前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上图下文的插图结构,奠定了图文相互配 合的基本模式。
到了明代中期至清代,《三国演义》插图艺术进入了一个兴盛期,画面更为精细,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各种插图形态层出不穷其。
二是近现代阶段,由于图书印刷技术的进步,加之西方绘画技巧的融入等因 素,出现了很多彩色《三国演义》插图,一些画家创作了规模宏大、影响深广 的三国系列插图,使其进入了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现代审美期。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 或《三国演义》)的文字文本被广为传播,其图像形态也非常丰富。自明 代以来,各种三国插图本层出不穷,种类各异,蔚为大观,成为古代小说 图像发展史上重要的现象。除了插图以外,年画、器物画及各种文人绘 画作品也很多。
20世纪开始出现了三国题材的连环画、漫画、邮票、火花等,后来还出现了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为传播载体的动态“图像”。不仅中国国内三国题材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其影响甚至达到海外,其他国家(如日本)也有很多《三国演义》图像作品。
有些《三国演义》图像艺术形态已自成体系。限于篇幅,本文着重探讨《三国演义》插图的古今演进过程,并阐释近现代三国题材插图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三国演义插图研究述评
多年以来,学界已经对明清时期《三国演义》各版本的插图做了基 本梳理,并在详细考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插图本进行了一定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这是《三国演义》插图研究的发端期。
这一时期,《三国演义》小说文本不断被整理、传播和研究,但直接研究《三国演义》插图的却很少。包括鲁迅、郑振铎在内的学者,对古籍插图的整理和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中曾指出书籍插图的作用在于装饰并增加读者兴趣,并能弥补文字的不足。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系统地梳理了在木刻版画时代小说插图的历史发展情况,其中涉及到了《三国演义》插图,并作出了较为恰当的考据和评述。这些虽非《三国演义》插图专论,然已对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 《三国演义》作为经典文学作品被大量印刷出版,甚至被称作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彩色插图作品,推动了这一题材插图的创作。
尽管如此,相关插图的整理和研究仍然很有限,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王伯敏《中国版画史》(1961),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1962),虽基本上未就《三国演义》的插图艺术展开详细研究,不过却专门提及了如画家潘锦较为出色的作品《三国画像》,并肯定其“达到相当水平”。
同时《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1981)、周芜《金陵古版画》(1993)、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1998)等收录或论述了一些《三国演义》插图。总体来看,相比其他一些小说插图作品,20世纪《三国演义》插图的研究开展得尚不充分。
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这段时期。随着《三国演义》文本研究的深入,其插图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成果较多,也很细致,进入了《三国演义》插图研究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
从小说成书前至清代插图的形态与演变
《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前身,为元代的讲史话本,它们均为插图本,也就是以后《三国演义》小说插图本的雏形。从内容看,这两部作品很可能是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版本,也就是一部书有两个名称,这两部作品的插图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成书前这段时期插图的代表。
从插图来看,《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都是上图下文的结构,这种每页均配插图样 式 被 称 作“全 相”,但在图像细节上二者有所不同。过去人们对《三分事略》了解有限,主要是由于今存的闽建坊刻本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故此国内学者过去知之甚少。
《三分事略》的插图构图简单,人物面目不清,大多只能勉强展示人物轮廓和大致动作,正如陈铎所说的那样,刀法粗犷草率,造型简约粗糙,而在《三 国 志 平 话》这个版本中,插图的细节精致了许多。
尽管内容相同,但《三分事略》的插图较为粗糙,很多人物面目不清,如不借助文字则很难辨认人物,而《三国志平话》的插图中,主要人物形象已经较为鲜明,细节更为清晰,人物辨识度也相对高了一些。
从插图演变的整体过程来看,这两部作品奠定了“上图下文”式插图的基础。就插图的功能来说,特别是突出当页文字中主要情节和配图的相互对照关系,有助于读者理解文字,这很快成为全相插图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个时期的三国插图不仅在艺术上显得粗陋朴拙,而且与文字对照后也不难发现,其时常有相互不对应的情形。但正如学者孟庆曼所指出的,其长处是“开始注重背景环境与人物的统一”。
因此,它们尚不能算是一种稳定成熟的三国插图本形态。《三国演义》小说成书以后,各种插图本层出不穷。概括地说,从版本看,代表性的有叶逢春本、双峰堂本、汤学士校本、刘龙田刊本、吴观明本、周曰校本、英雄谱本、李卓吾本等。
从所出自地域看,以建阳、金陵两处为典型,不仅种类丰富,且影响甚大。从插图本版式看,有上图下文、插图嵌入、卷首插图等多种样式,不一而足,后人分别命名为“全相”“偏相”“出相”等。
从所表现的内容看,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描绘故事情节,一是主要刻画人物。前者沿用至今,仍为各种插图所广泛采用,并衍生至年画、邮票、器物画等;后者则演化为人物绣像,逐步为多种艺术形态采用,如民间文化产品中的火花、洋画及各种卡牌。
近现代三国插图艺术的开拓创新
近现代出版业发展起来以后,书籍插图的印刷质量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彩色插图,不仅印刷更加方便,而且很多作品质量上乘,很多小说插图本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由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小说插图的影响甚大,近代以来,仍有不少出版机构以一些著名的插图本为底本翻印、影印等,或者将插图在重新排 印 时 录 于 书 前 书 中,延续了古典插图的艺术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把各出版社收归国营,古典文学插图的创作和出版呈现出与古代及近代不同的状况。随着古代书坊的消失,明清时期的插图本各地域流派已经基本消失,《三国演义》出版力量转移到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地区。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齐鲁书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等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重新整理校订《三国演义》的时候,邀请一些现代画家精心创作了大量三国插图,形成了《三国演义》插图艺术的新局面。
和古代小说插图的形态相比,近现代插图中“全相”虽不再流行,但从中衍生出另一种艺术形态———连环画,更为常见的则是整页插图或绣像被置于书前或书中。
但很快图书市场迎来了“读图时代”,人们对图书视觉审美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插图本在21世纪再度兴盛,一时间各种《三国演义》“图文本”争相上市,所配插图来源不一,有的选用古典插图作品,有的则是选用近现代插图画家的作品。
结语
从古代到现代,《三国演义》插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的《三国演义》插图,从上图下文逐渐发展为多种形态,从以情节为主发展为以人物为中心,各地域插图流派争奇斗艳,在明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形成了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三国插图艺术。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美术技法的传入、印刷技术的变革以及现代图书装帧、审美观念的更新,《三国演义》插图涌现出新的创作思路和特点,并且在不同媒介相互渗透融合的背景下,开始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连环图画”辩护》
《三国演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