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娱乐特报专稿记者/常瓅
金爵奖(金爵奖含金量)
万众期待,堪称世界上距离影迷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场光影盛宴——上海国际电影节来啦!
作为中国唯一、全球15个国际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亦即“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方收到了来自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3964部,遴选了500多部中外影片将在上海47家影院集中展映,同时将评选出最高奖项“金爵奖”。
那么,评委们是否有所谓的"历史口味"?哪些影片可以有“金爵相”?荔枝娱乐特报记者直击上海电影节“内幕”,为你带来评审大佬的好影片标准!
金爵奖得主扑朔迷离中国电影有望冲奖
主竞赛评委会主席努里·比格·锡兰,曾经在2009年锡兰担任第6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2014年,他凭借《冬眠》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一次作为上海电影节“金爵奖”评委席中最有分量的人,他在6月16日的见面会上,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始于电影,特别是贾樟柯的电影,我非常喜欢。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做电影,我一直在关注他的作品。我非常荣幸能担任本次评委。”
(贾樟柯导演的夫人赵涛坐在主席的隔壁座)
诶?主席的意思是偏爱中国电影?今年入围“金爵奖”主单元的影片有14部,其中有3部中国影片,了解一下?
华语片《铤而走险》、《拂乡心》、《春潮》成功入围金爵奖角逐。这三部影片的导演,都可以算是导演界“新人”,其中有两位都是女性导演。
《拂乡心》是演员秦海璐首次以导演身份呈现的大银幕作品,秦海璐将影片的焦点放在时代变迁中,聚焦个体的命运波澜,呈现异乡客的归根乡愁。
《春潮》的编剧和导演是杨荔钠,由郝蕾、金燕玲领衔主演,这部电影是在主单元中,唯一关注亲情和家庭话题的华语现实主义影片,聚焦当下热议的原生家庭话题,已经在一周的电影展映中一票难求。
作为主单元评委之一,文艺片女神赵涛看到中国女性电影人的成长很欣慰,“在整个电影工作里是男性更多的,能看到两名女导演参赛很开心。”
对于赵涛来说,评审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艺术的标准。“我相信三部中国电影,都能够在国际性艺术评判下,达到最终的目标。”
那女性和中国看来是赵涛考量影片的关键词了!但是对于多元化的入围作品,看来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审美。一个小问题出现了,评审团各有各的喜好要听谁的?
像观众一样去欣赏去评审每一部电影
提起《完美陌生人》不够耳熟能详?但或许抽屉里还留着这部影片的“中国版”《来电狂想》的电影票~原著导演意大利导演保罗·杰诺维塞也是主单元的评委之一。
“我评判电影的标准,在每次电影节都不一样,因为每次都需要与所有成员的评判标准进行妥协,所以我们评委之间会有讨论,会进行调和。”其实评委会在评审影片时,会先进行讨论,再匿名投票。甚至在每次讨论的时候,观点都会发生改变,但最终会取得共识。
对于第二次在上海电影节做评委的经历,凭借《地久天长》在柏林电影节封帝的王景春难掩喜悦之情,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可以一天阅片三部,而且没有人打扰我,因为这是我必须完成的工作”。
主席努里·比格·锡兰在上海电影节的开幕盛典时说过,“很难想象我们最终会在所有奖项的归属上达成共识,但在所难免的分歧甚至争议,都来自于我们彼此的尊重、来自于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尊重,这同样让人享受。”他自己会像观众一样去欣赏、去评审每一部电影↓↓
对于评选的结果,主席鼓励每一位入围影片的导演以及所有的电影人,“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评判,评委会的决定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看待最终结果的时候没有必要那么严肃,电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电影给人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