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备受嘲讽的明武宗亲征鞑靼,到底是大败还是大捷?

备受嘲讽的明武宗亲征鞑靼,到底是大败还是大捷?

备受嘲讽的明武宗亲征鞑靼,到底是大败还是大捷?备受嘲讽的明武宗亲征鞑靼,到底是大败还是大捷?,明武宗,明朝,明实录,达延汗,嘉靖皇帝

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的应州之战,放在《明实录》里,被反复狠批:明朝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不顾群臣的劝阻,非要去边境耍威风,竟带着大军出塞与鞑靼人作战。

结果打了整整一天,害的明军阵亡五十二人伤二百五十六人,却只拼死了十六个鞑靼兵。御驾亲征的明武宗本人,也差点被鞑靼军抓了俘虏,几乎是复制土木堡惨败。

明朝灭亡后,这场《明实录》里的“荒唐败仗”,更被千人踩万人捶,用以形容明武宗的“荒唐昏庸”。

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_实录明清潮州_明实录

但是,如果客观看待相关史料的话,就可以确定一个事实:《明实录》关于此战的记载,其实是错得离谱。

《明实录》首先记载错误的,就是应州之战的起因:这绝非是明武宗荒废朝政的胡闹之举,却是关乎明朝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抉择。应州之战前夕,恰是北方鞑靼实力空前强大,明朝边防危机无比严重的时刻。

明武宗登基后的正德年间里,明朝北方草原也发生剧变,鞑靼达延可汗强势崛起,陆续扫平各个部落,到十六世纪初叶时,已然基本统一蒙古草原。于是从明武宗登基起,满血升级的鞑靼骑兵,就在达延可汗的指挥下疯狂入侵。单正德十一年这一年,就以数万兵力对蓟州发起两次侵扰,前锋一度抵达白河口。大明都城的国防安全,已是十分危急。

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_明实录_实录明清潮州

倘若明王朝对这样的局面视而不见,那么都城北京被鞑靼兵劫掠吊打,也将是不远的时间问题。正因如此,明武宗朱厚照才做出了坚定的抉择:出兵塞外,与达延汗的精锐,硬碰硬的打一场。

可笑的是,比起明武宗的坚决选择来,当时明朝朝堂上好些号称“精英”的文官们,却对这严重局势十分无感。比如给事中黄钟就振振有词,说什么鞑靼现在是衰弱阶段,每年边境上都只是小冲突,明武宗这样做是劳民伤财。年年边境人口被杀掠,是他嘴里的“小冲突”,空前统一的鞑靼,在他眼里是“衰弱”阶段。这类论调,后来也被《明实录》照收,当做了明武宗的罪状。可如果真要信了?那至少是和他一样昏聩无知。

比这条错得更严重的,就是《明实录》对应州之战进程的记载,应州之战,绝非是明武宗头脑发热,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拉出军队胡乱打一场。相反从一开始,就做了最缜密的准备。

以明朝边臣王琼《晋溪本兵敷奏》记载,正德十二年六月时,明朝就通过各种内应渠道,掌握了达延汗将在秋天入寇山西的情报。是年七月时,明武宗就往山西前线拨银四十万两,外加二十八万石战备军粮。应州大战前夜,又往宣府拨款一百万两。各边镇军队也陆续集结,京城留守部队完成换防,明武宗则亲自坐镇阳和,几乎是绞尽脑汁,筹备这场大战。

明实录_实录明清潮州_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

正德十二年十月,当自信满满的达延汗,气势汹汹从大同镇城分道入侵时,明武宗的口袋早已扎好。镇守大同的王勋等部,分四路浴血迎击,驻守聚落城的萧滓和驻守天城的时春也受命出兵,配合王勋作战,另外威远城的朱銮和大同右卫参将麻循,也迂回到鞑靼军后方。

双方首先在绣女村鏖战一天,次日又在五里寨大战,第三日,明军各部会师后,主动进击到涧子村,却被老辣的达延汗反扑包围,就在这战局恶化的时刻,明武宗亲率大军杀到了。

前面三天的恶战,只是在不停放钓饵,诱引达延汗集结主力。这一刻,才是明武宗率主力总攻的时刻。

于是,决战的时刻开始了。当部将们拦住要亲身冲锋的明武宗时,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帝王,却是朗声一笑后挥鞭猛冲,一下冲乱鞑靼军的包围圈,双方再度陷入对峙。第四天的大战,则是进入白热化,双方反复冲杀上百回合,已经陷入多日苦战的达延汗终于难以支撑,他们在第五日清晨狼狈撤退,被明武宗乘胜追击,一直追杀到朔州地区。

这场大战,是为十六世纪时,明军对鞑靼的一场酣畅淋漓大捷:应州大捷。

实录明清潮州_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_明实录

但明武宗去世后,继位的明世宗嘉靖帝,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也在修实录时对明武宗大为抹黑。明军将士浴血的应州大捷,就成了“明军死五十二人鞑靼军死十六人”的奇特样子。参考五天血战的规模,就知道这番描述,有着严重问题。

最证明这个记载错误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后果,应州大战后,之前一直嚣张的达延汗,在抹黑此战的《明实录》里,却留下了“不敢深入”的记载。狼烟四起的明朝边陲,一度只剩了零星侵扰,事实证明,这是一场明武宗亲自策动的,打出大明边陲多年和平的大捷。

值得讽刺的是,嘉靖皇帝在《明实录》里极力抹黑此战,可他在位的四十五年,却是明朝北部边防严重败坏的悲惨年代,曾被明武宗打的“不敢深入”的鞑靼人,在嘉靖年间时,竟一度打到北京城下,到处放轻松的烧杀抢掠,而嘉靖年间的明军呢,却吓得一枪不放,只是“礼送”鞑靼人离开。

如果不是有戚继光张居正等文武英才,大明朝就要被“南倭北虏”的困局活活困死。以这后果说,嘲笑明武宗?最没资格的就是嘉靖。

明实录_实录明清潮州_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

这鲜明的对比,证明的不是哪个皇帝的优劣,却是一个国家安全的实在道理:忘战必危。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晋溪本兵敷奏》、《正德皇帝大传》

上一篇: 《明实录神宗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
下一篇: 墓志铭范文.docx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