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如何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诞生的背后有怎样的逸事?
面对时代洪流、留学寂寞、家庭琐事,鲁迅当时的心境到底如何?
鲁迅除了是文学上“匕首投枪”的斗士、新兴木刻版画艺术的爱好者和倡导者,也是“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慈爱父亲,还是现代年轻人口中的“穿搭高手”和“梗王”。澎湃问吧邀请《明暗之间:鲁迅传》译者、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陈青庆,一起走近鲁迅的人生和他的文学世界。
鲁迅文学为何难读懂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为什么鲁迅文学成就那么高,也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陈青庆:根据诺贝尔奖的规则,奖项不会颁发给已故的人。鲁迅逝世于1936年,但他的作品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被翻译成捷克文。历史上有很多成就卓著的人,他们不一定都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这不妨碍他们为世界文明作出伟大的贡献。
鲁迅在世时,确切地说是1927年,有一位名为斯文·赫定的瑞典学者,他曾与语言学家刘半农商讨,计划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于是刘半农便通过台静农征求鲁迅本人的意见,却被鲁迅婉言谢绝。
鲁迅在回信中写道: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请问有哪些“鲁迅说”、“鲁迅曾说过”是假的?
陈青庆:除了很多“鲁迅曾说过”,网上也有很多“莫言曾说过”“老舍曾说过”。可能是为了借助名人的光环效应给话语增加权威性和传播度,古今中外的不少名人都被生造过许多他们不曾说过的名言。因为问题中没有提供具体的例子,所以我无法判断哪些话是不是鲁迅说的。但您可以从北京鲁迅博物馆建设的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中查验,内含鲁迅所有的小说、杂文、书信、演讲稿等资料,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证鲁迅曾写过或说过的话语。
@柒星:为什么会有人读不懂鲁迅的文章?
陈青庆:鲁迅的作品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读懂,因鲁迅的思想本身比较深刻复杂,加上他所处的年代与今天的历史语境有差异,他在作品中惯常使用半文半白的语言,以及他在杂文写作时喜欢频繁且大量地引用别人说过的话,这些客观因素都可能为今天的读者读懂鲁迅设置了一些障碍。所以想要读懂鲁迅并非那么容易,还是有必要借助一些辅助性手段。
@南山树: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阅读鲁迅的文章?
陈青庆:时代语境的整体变迁以及个人趣味的差异性都会对读者产生影响,从而生成不同的阅读期待。从时代语境上来说,鲁迅生活的旧中国面临着两个时代课题,一个是国家内部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另一个则是外部的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造成的民族危机。因此,诞生于此时的鲁迅文学,天然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而鲁迅创作的一大目的便是希望通过文艺疗救国人的精神,进而实现社会的变革。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说自己的写作“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当时对鲁迅作品的阅读,相当一部分都聚焦于其国民性批判与社会革命的部分。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课堂教学外,人们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更多是出于个人兴趣,其侧重点也更加多元,可能是为了鉴赏孔乙己、阿Q等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从中学习鲁迅的文学创作手法;也可能是意在通过鲁迅的文字感知旧时代的历史细节;甚至可能是想借助鲁迅创造新的互联网流行话语,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如今的鲁迅研究也不仅仅只关注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等,鲁迅文学的叙事结构、鲁迅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体系、鲁迅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等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鲁迅先生的生平轶事
@Frajka:鲁迅上学的三味书屋为何不设在周家宅邸里?当时周家也算名门望族。
陈青庆:周家原本在绍兴当地确实是名门望族。一方面,周氏一族经济条件优渥,不但在绍兴有老台门、新台门和过桥台门三处大宅,而且拥有数十亩水田。另一方面,周家是官宦人家,社会地位高。前面提到的“台门”,在绍兴当地就是指士大夫阶层的宅邸。鲁迅的祖父周介甫出身于晚清翰林院,后官至内阁中书,长期在北京做官。
鲁迅少年时最初是在周家的家塾中接受教育,跟随叔祖周玉田读书识字,完成启蒙。后来鲁迅按照父亲的指示,到三味书屋读书。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最有名,同时也是最严格的私塾,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重点中学。
@谭清:鲁迅选择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工作之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青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根本原因在于鲁迅改革与启蒙的立场。其实在弃医从文之前,还存在着一个“弃文从医”的鲁迅。鲁迅从小便熟读诸多古典小说,对文艺怀抱着浓厚的兴趣。而他之所以选择学医,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父亲因庸医延误治疗而死。他在进入新式学堂后“悟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于是希望通过学习现代医学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另一方面是在日本维新的历史上,西医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他也希望借此促进中国人对维新改革的信仰。于是,他自觉地压抑了对文艺的热爱,选择投身于医学的学习中。然而,鲁迅在学医过程中发现旧中国的弊病之根本在于国人健全精神的阙如,而非肉体的羸弱,真正要紧的改革是精神思想层面的。而要实现这一点,鲁迅认为应当借助文艺,于是便有了弃医从文的选择。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在将鲁迅视为一个伟大人物之前,我们应认识到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鲁迅的一生既有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气,也有过如入“无物之阵”的犹疑与自我否定;既曾为家族的和谐而惨淡经营、妥协忍让,也曾有过为寻得爱情不顾一切的坚定勇气。
鲁迅、许广平和儿子海婴合影
@本杰明:鲁迅的后人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好像没有再出现有名的文人?
陈青庆:鲁迅与许广平育有一子周海婴,鲁迅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但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子承父业。鲁迅在去世前一个多月曾写过一篇题为《死》的杂文,其中留下类似遗嘱的文字。其中关于对后人的嘱托,他在文中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周海婴长大后遵循父亲的嘱咐,并没有一味追求成为“空头文学家”,而是选择了科研道路,成为我国著名的无线电学者。周海婴的后人们也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纸袋玫瑰:鲁迅设计北大校徽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陈青庆:鲁迅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在美术设计方面也有很高造诣。鲁迅的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杂文集《热风》《而已集》、译作《艺术论》等,这些书的封面均是由他本人操刀设计。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木刻(版画)运动的倡导者。
由于鲁迅在美术方面的造诣,因此1912年鲁迅在民国政府教育部担任佥事时,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便邀请他在教育部主办的讲座上担任讲师,讲授“美术略论”。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翌年邀请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同年8月7日,鲁迅完成设计并致信蔡元培。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这里的“徽章”便是北大的校徽设计图样。据说这个校徽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瓦当,也有人说这个北大校徽的图案设计形似一具人的脊梁骨,寓意着对北大学子的期望,希望他们成为国家的脊梁。鲁迅的好友刘半农还曾戏称这是个“哭脸校徽”。鲁迅的校徽设计很快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因一些历史原因遭弃用,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启用,延续至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