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要了解《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的关系,必须从两个人说起。
一个是清代小说家、著名评话家石玉昆;另一个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俞樾。
石玉昆别名石振之,号“问竹主人”,人物“石先生”、“石三爷”,大约出生于清代乾隆末期,死于同治十年,
石玉昆说书技艺之高超,时人称赞说:“石生玉昆,工柳敬亭之技,有盛名者近二十年。”
石玉昆不但书说得好,还能别出心裁、自成机杼,开创出新的题材类型。
石玉昆早期以讲包公案为主,与之同时代的说书艺人总是说,“玉昆三爷说了一辈子的包公案”,“他是跟了文正公一辈子的”。
但是,随着讲书技艺成熟,创作思维出开始活跃起来了。
在后期的说书活动中,石玉昆开始有意无意地把包公审案的故事与江湖侠义题材结合起来,别开生面,开创出了一种公案侠义小说体裁来。
故子弟书《石玉昆》中有说:“编来宋代包公案, 成就当时石玉昆。”
考证大师胡适通过对石玉昆代表作《三侠五义》的考证,结论是:“有因袭的部分,有创造的部分。大概写包公的部分是因袭的居多, 写各位侠客义士的部分差不多全是创造的”。
石玉昆早年演出,乃是有说有唱的,现存有以《包公案》、《龙图公案》为名的说唱本多种,分藏于北京首都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等地。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石玉昆后来在《龙图公案》的基础上加入的大量江湖侠义元素,基本上是随编、随演、随说。
弟子听得有趣,耳提面命,复述笔录,另成《龙图耳录》。
《龙图耳录》编成后,卷首说得分明:“《龙图公案》一书,原有成稿,说部中演了三十余回,野史内读了六十多本;虽则传奇志异, 难免鬼怪妖邪,今将此书翻旧出新,不但删去异端邪说之事,另具一番慧妙,却又攒出惊天动地之文。”
这“攒出的惊天动地之文”,初名《忠烈侠义传》,后改名《三侠五义》,共一百二十回,于光绪五年由北京聚珍堂出版。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