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列女传》卷之一 母仪传:齐田稷母

《列女传》卷之一 母仪传:齐田稷母

《列女传》卷之一 母仪传:齐田稷母齐田稷子之母也。田稷子相齐,(田稷,战国时期齐国人,相宣王,有政绩。田稷之母既贤且义,不仅在田稷少时多循循善诱,而且在田稷做了大官以后仍然屡屡“干预”田稷的举动。

齐田稷子之母也。田稷子相齐,(田稷,战国时期齐国人,相宣王,有政绩。田稷之母既贤且义,不仅在田稷少时多循循善诱,而且在田稷做了大官以后仍然屡屡“干预”田稷的举动。正因为田母的“善诱”和“干预”,才使得田稷成了齐国的贤相。)受下吏之货金百镒(亦作“ 百溢 ”。极言货币之多。溢,古代黄金计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韩非子·五蠹》:“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 王先慎 集解:“《论衡》溢作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於是送以安车驾駟,束帛加璧,黄金百鎰,终身不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以遗其母。母曰:“子为相三年矣,禄未尝多若此也,岂修士大夫之费哉!安所得此?”对曰:“诚受之于下。”其母曰:“吾闻士修身洁行(修身:修养身心。洁己:犹言自正其身。),不为苟得。(苟且求得;不当得而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今君设官以待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通称。作“你”解。),厚禄以奉子,言行则可以报君。夫为人臣而事其君,犹为人子而事其父也。尽力竭能,忠信不欺,务在效忠,必死奉命,廉洁公正,故遂而无患。今子反是,远忠矣。夫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斩钉截铁,不容分辩)田稷子惭而出,反其金,自归罪于宣王,请就诛焉。宣王闻之,大赏其母之义,遂舍稷子之罪,复其相位,而以公金赐母。君子谓,稷母廉而有化。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伐檀》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无功而食禄,不为也,况于受金乎!

颂曰:田稷之母,廉洁正直,责子受金,以为不德,忠孝之事,尽财竭力,君子受禄,终不素食。

列女传_列女传的作者_列女传主要讲的什么

译 齐田樱母,是齐国田稷子的母亲。田稷子在齐国为相的时候,接受了下属官吏赠送的百谧钱财,将它们都交给自己的母亲。母亲说道:“你当相国已经三年了,从来就没有这么多的俸禄,难道这是收取了士大夫的钱财?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钱的?”

田稷子回答道:“的确是接受了别人的贿赂。”他的母亲说道:“我听说士大夫应当修身洁行,不苟且贪利,竭尽一切努力尽量做到老老实实,不做狡诈虚伪的事。不道义的事,不在心中谋划。不合理的利益,不要收归到家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现在君主让你担任官职,给你丰厚的体禄,你就应当用自己的言行去报答君主。作为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儿女侍奉父亲一样,应当尽力竭能,忠诚守信不欺诈,务必要效忠,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奉行命令,还要廉洁公正,这样才能避开祸患。现在你反其道而行,远离忠诚了啊!你作为臣子不忠诚,就好像是作为儿子不孝顺一样。不义之财,不是我应该有的。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你走吧。”

田稷子内心惭愧,走出门去,他将受贿的钱财全部给人送了回去,又向宣王请罪。宣王听了这事之后,非常欣赏田稷子母亲的大义,也就免除了田稷子的罪过,仍让他为相,并用国库的钱赏赐田稷子的母亲。

析 齐宣王(前319—前301)的相国田稷子,接受了下级官吏贿赂的上百镒钱,拿回家交给母亲。其母说:你为相已“三年矣,禄未尝多若此也。岂修士大夫之费哉”?你的俸禄从未如同现在这样多,难道这是从士大夫哪里收取来的?你是怎么得到的?田稷子跪着回答道:“承受之于下。”确是从属吏的贿赂中得来的。其母听了严肃地批评。在这里,田稷子母以忠君为中心,向儿子讲了许多官德准则和为人之道:第一,仕人应当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操行,不取不义之财;第二,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虚伪欺诈;第三,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在心中计谋;第四,要言行相符,表里如一;第五,臣事君应如事父,恪尽职守,廉洁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一生通达,平安无事。她斥责田稷子道:如今你却与此相反,背离了忠的要求。而为人臣不忠,就是为子不孝。不义之财,我是不该有的;不孝之子,也不是我子,你起来走吧!经过母亲的一番训斥,田稷子无比羞愧地走出家门,马上把钱退还给原主,并主动向齐宣王坦白自己的贪污罪行,请予刑戮。齐宣王知道此事的原委后,非常赞赏田稷子母的义举,赦免了田稷子的罪行,"复其相位“,并“以公金赐母”拿出国库的钱赏赐这位贤良的母亲。在中国古代家训上,田稷子母亲为人们树立了用忠正、清廉、正直教育儿子并感化别人的榜样,说明仕人连无功受禄的事都不能做,更不用说接受别人贿赂的钱物了。

列女传的作者_列女传_列女传主要讲的什么

评 仪,《说文》云:“度也。”亦即法度的意思,引申为“典范”。《列女传》中的第一组故事为“母仪传”,作者意思是在表彰可以作为母亲典范的人,“母仪传”中共写了十四位母亲。从《母仪传》所选的内容来看,前六个故事应该属一类,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在人们记忆中的传说故事和夏商周三代,娥皇、女英,姜嫄,狄简的故事,大致应该属于传说,特别是姜嫄和狄简,一履巨人迹、一吞玄鸟卵而怀孕,于是便有了后稷和殷商的兴起。之后是涂山、有(新上女下),周室三母。涂山夏禹之妃夏启之母,有(新上女下)为汤之妃,周室三母:大姜、大任、大姒。大姜生王季,王季娶大任,大任生周文王,文王娶大姒为妃,大姒生周武王。从这组故事看来,涉及的历史大致是包括尧舜禹、夏商周的时代。这应该是中国历史的源头,至少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的源头。其中的姜嫄孕育了后稷,狄简孕育了殷商,大姜孕育了周文王的父亲,大任、大姒,孕育了周文王、周武王。就是说,这组故事中的母亲,是孕育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的母亲。虽然其中也提到了她们对孩子的教育,但她们的主要功劳,似乎还是在孕育伟大人物上。(母因子贵)

可见,《列女传》的编者,从历史上摘录出的故事,显然把孕育看作是一种母亲的典范。想想也是,作为母亲,孕育之功不可磨灭,而能孕育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更是功不可没。当然,母亲孕育了孩子,孩子能否有出息,与母亲的教育自然分不开,想来,开创了夏商周的人物的母亲,她们对孩子的教育,为孩子在后来的事业中一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将这些人物列入母仪的典范,自然是有道理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种可能,正因为他们的孩子后来有了出息,于是他的母亲也因之而成了典范。总之,在我看来,《母仪传》中前六个故事的重点,显然是在称赞孕育之功。

后八个故事,都是说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从记载看来,已经没有了传说的成分,应该属于一种历史记载:

卫姑定姜,既是一个好婆婆,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所以,他向定公的进谏,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全,他劝说献公,也是为了卫国着想。所以说她是一个有远见的母亲。

齐女傅母,虽仅是一个保姆,但却能对庄姜进行教育,做到了防微杜渐。

鲁季敬姜,教儿子文伯学做人,治理国家,在儿子死后,又教育儿子的妻妾们应成就丈夫之名。

楚子发母,对儿子严格要求,在儿子不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时,能以家法处置,使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邹孟轲母,“三迁”和“断机”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

鲁之母师,牢记儒家的“三从”观念,并以之教育儿女。

魏芒慈母,能以慈爱之心对待前妻之子,最终使其得到感化。

齐田稷母,教育孩子必须廉洁从政。

当然,在这些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故事,当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名,想来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孟子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大儒,史称亚圣,而一部中国历史,基本是以儒家思想为线索的,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为崇高,所以,与他有关的故事自然会更多的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三迁”的故事,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孟母所以要三迁,是认识到了外部环境对人有非常大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非常的意义。三是“三迁”的故事涉及到对子女教育的问题,无论什么时代,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三迁的故事,整体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寻找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而孟子后来又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这个故事天下的父母更为醉心。(子因母成)

在诸多的故事中,我觉得还有三个故事很值得深思:

一个是魏芒慈母的故事,这是一个后母的故事,但慈母能以真心对待“假子”(丈夫前妻的儿子),虽然经过了很多曲折,但终于因为在灾祸来临时,慈母的四处奔波,真心最终还是得到了继子们的理解。特别是慈母不计较继子们对她如何,能一如继往地用慈母之心对待继子。这种人间真情是最为宝贵的情感。其实,扩大来看,人间只要有真情,什么都可以化解。

一个是楚子发母的故事,当她知道儿子在前线为将,不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时,她非常生气,即使儿子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在母亲看来,并不是儿子本事大而取得的胜利。她认为,士兵们在出生入死,而他在上面享乐,这是一种耻辱,是一种不得人心的行为。这个故事中的母亲,其境界的确高出常人很多,她的崇高境界,会让那些一心只为子女谋好处的人感到惭愧。

一个是齐田稷母的故事。田稷子母亲可是个细心人,当做宰相的儿子给他一笔数额巨大的金钱后,她不是满心喜欢,而是从中发现问题,觉得儿子一定是收取了贿赂。当她的想法被儿子证实后,她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耻辱,她认为这种贪赃的行为,既是对国君的不忠,也是对父母的不孝。所以,她不愿意自己有这样的儿子。在她的责问下,儿子认错并退还了贿赂,向国君请罪。想一下,天下多了这样的母亲,想必便会少很多贪官儿子。可惜的是,时代虽然过去了数千年,贪赃枉法的官员,似乎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这个故事虽然被放在《母仪传》的最末一个,但这个故事似乎更有现实意义。(扩大的无私的母爱,更加伟大)

读《母仪传》,我的感受是,母亲是伟大的,因为母亲孕育了生命。当然,能有一个能循循善诱、充满爱心善心的母亲,当是人生最为幸福的事情。

上一篇: 古籍在线
下一篇: 《封神演义》中托塔天王与初唐名将李靖有什么关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