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品读|历史图像的揭秘 评金匠博士新作《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

品读|历史图像的揭秘 评金匠博士新作《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

品读|历史图像的揭秘 评金匠博士新作《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文\葛忠雨金匠博士历时一年通过专业史学的解读和重新手绘历史图像的工作,为读者毫厘毕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千年名画

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学

《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

文\葛忠雨

金匠博士历时一年通过专业史学的解读和重新手绘历史图像的工作,为读者毫厘毕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千年名画被忽视的细节。作者借助新的研究手段,剖析了《清明上河图》创作的背后政治意图,认为《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并非我们以往所认知的是北宋宋徽宗时期汴梁城市清明时节的场景,而是宋神宗治下王安石变法时期京都汴梁城外十数里清明坊草市的场景。这个历史的场景汇集了大量直接指向“熙宁新法”对于北宋社会形态改变的图像符号。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详尽的论述和图像符号证据,作者坚持从图像出发,深入图像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带着画家本身的敏锐去观察、去审视这些图像,又将它们看作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努力寻求这种图像背后的意义指向,为大家厘清了《清明上河图》图像中近40个有所指向的符号,并指出了有些符号在以往研究者的解读中是如何被误读。本书的主要成果是作者首次将《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间和地点进一步统一在“熙宁变法”时期的汴梁城外十数里清明坊草市这个“历史的场景”上。

从绘画到历史图像

很明显,在作者的写作之中,《清明上河图》从一幅北宋传世名画转身为了一张历史图像。将《清明上河图》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中范畴中拣选出来,而将其视作为历史图像进行研究,是这本书作者的一个大胆的尝试。这种转变,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次重要的研究探索,首先我们可以跳出以往观照传统绘画的习惯性视角,和研究方法,换一个新的角度来打量这幅历史的名画,角度的改变自然会有不同的收获。

按说图像与绘画其实并不矛盾,按照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界定,图像不仅可以包括各种绘画,还可以包括雕塑、浮雕、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时装玩偶等工艺品,甚至包括地图和建筑在内的所有可视的物品。它们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它们的“视觉性”,这种“视觉性”是双维度的,一方面是针对图像本身而言,就是图像有使之值得被看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是观看者的角度,也就是怎么看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正如作者所认可的《清明上河图》在最初的创作动机上看,必然存在着合理安放它的历史语境,这种特定的历史语境,决定了它作为观看对象的“视觉性”。这种“视觉性”的特征,一方面使得它有值得被观看的特征,另一方面暗示着它在视觉形式之外指向更深层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清明上河图》均是具备这样的“视觉性”。这必然超越我们以往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和鉴赏的习惯,也是以往我们传统鉴赏绘画、“读画”的习惯很难涉及到的领域。

我们可以将金匠博士这本书的写作,视作为这样一种新的尝试——“以图证史”。不知不觉中他让自己的写作从艺术作品的研究转向了历史的研究,这是一次跨界的冒险。传统的历史学研究,研究者宁愿处理文本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事实,而不愿意处理从历史图像中所能探测到的更深层次的经验。因为他们更加信赖文献,更加确认文献的可信度;而认为图像,尤其绘画是被创作出来的,绘画、图像所包含的深层次的经验是主观的,是难于捕捉的。

但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献未必是可信的。历史文献主要是由后世来书写,甚至可以被有所企图地篡改。比如宋神宗时期的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的历史史料文献,就在南宋就经历过大规模的删除和改写。而历史图像所指向的文化意义、深层的经验可以被“误读”,却难以被篡改。我们需要的只要是有解开历史图像的密码即可。金匠博士的《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就可以看作是这样一次解开历史图像密码的写作。作者在图像之中,寻找到了近40个的图像符号,或者说是图像的密码:木炭、惊马、十里长亭、便面、望火楼、脚店、望旗、冷清的邸店和解库,出京的禁军队伍······这些图像密码为我们了解北宋中后期的历史事件提供更深层次理解的指引。

观看者的隐现

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言,对于视觉性的图像的欣赏,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读画”的层面,我们需要一种“视觉性”的观看。这必然引导出这种“视觉性”观看的观看者。他们到底是谁?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界定了两种类型的观看者:当时的图像观看者和后世的图像观看者。

当时的图像观看者在作者的写作之初是一种预设,他们的存在为图像的解读安放了一个历史的语境,图像因他们而存在、而诞生。随着写作的进行和作者进一步对图像的解读,他们的身份则逐步被论证和确认:图像的当时观看者就是宋神宗赵顼和那些支持或反对变法的朝臣,以及后宫的太后和宋神宗的兄弟们。为了让历史的语境更加清晰,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排除一切后世图像观看者所产生的“成见”的干扰——如题跋和品鉴的文献,回到最初的图像观看者的历史语境中。

显然最初的图像观看者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谜团,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知道他们的存在,后世的研究者也就不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作者在写作的过程,先设立一个预设,借助宋史的文献资料,回到图像本身,从每一个具体图像符号出发,对这些符号进行逐一分析,考虑当时图像观看者的视角,形成对应图像符号的解释符,并进一步指向具体的历史事件,达到图像和历史互证的效果,而最终清晰化图像背后的“意图”,和求证预设历史语境的图像观看者的存在。

通读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作者预设的当时图像观看者视线的无处不在,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当代的读者和观看者,随着作者的叙述,他们的身影清晰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之中与我们的视线重叠在一起,成为图像的共同观看者。这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是一种“追体验”式的写作,让今天的读者代入到历史的语境之中了,而不自觉。

米歇尔·福柯曾说,我们所言说的从来没有包含我们所看到之中("What we see never resides in what we say")。言外之意,我们看到的远超过我们所言说和所记载下来的东西。对于图像的观看,尤其如此,我们通过视觉经验所感知到的东西,是远超过我们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的东西,这是图像的存在意义之所在。作者的写作也一直在暗示着我们,《清明上河图》的观看者,尤其是当时的图像观看者,他们从图像中看到了更多的信息,一些不便或者是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或许已经随着历史的时间之轮掩埋在尘埃之中,或许还会随着再次的解读,而被重新发现和认识。

诚然,对于历史图像的解读不会终止于某一次写作,但金匠博士的新书的出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对于历史绘画从新解读的范本,在揭秘了一直被我们误读了《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历史真相的同时,也还将进一步启发我们对其他历史图像的思考。

《遮蔽的真实:从看宋代生活图景》

上一篇: “崔杼弑其君”, 为了记录这五个字, 史官被杀了三个
下一篇: 陈仕玲 | 小论《红楼梦》中的长史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