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最初其实是私人著作,到清代乾隆时才成为官方钦定二十四史之一。
自古以来,私人著史者不可胜数,最后能混到官方认可地位的,不过寥寥,并且必然是同时期史料价值最高的著作。
陈志最初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魏晋之际,同类型的著作大概有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晋王沈所著《魏书》、吴国韦昭所著《吴书》等等。
当时还有个叫夏侯湛的人,也打算来凑这个热闹,要写《魏书》,看了陈寿的著作后,直接放弃。
对此,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中评价:
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
同类作品一大堆,刘勰觉得只有陈寿的最好,荀勖、张华认为陈寿能和司马迁、班固相比,刘勰以为并非过誉。
那么陈志和其他三国史书比,具体好在哪里呢?
随便举个例子,诸葛亮之死。
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于军中。
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王沈《魏书》记载,诸葛亮死在逃跑的路上。
亮粮尽势穷,忧虑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
大家都是以魏为正统,但显然王沈已经连脸都不要了。
裴松之对此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反驳王沈:
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丧故也。
唐朝史学家刘知己有一句名言:
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
蜀国遗老犹在,历史是不能瞎编的!相比之下,还是陈寿最有节操。
以上是横向比较,再来说说纵向的,也就是二十四史之间的比较。
前面说过荀勖、张华认为陈寿能和司马迁、班固相比,刘勰以为并非过誉。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也说过类似的话:
唐宋以来,学者恒言,乃皆曰五经三史,则专指班、马、范矣。愚窃以为更益以陈寿,称四史以配五经,良可无愧。其余各史皆处其下。
唐宋以来,史书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地位最高,王明盛觉得可以再加上《三国志》,至于其他史书,都在此四史之下。
另一位清代学者刘熙载则认为,陈志笔法精炼有力,不输于司马迁、班固。
练核事情,每下一字一句,极有斤两,虽迁、固亦当心折。
所以说古人评价《三国志》,都是和二十四史中的第一梯队《史记》、《汉书》比较,对其追捧者通常认为不输于班、马。
那么退一步讲,我想《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至少可以属于第一梯队守门员或者准第一梯队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