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三国志·魏延传》:子午谷奇谋的成功几率在七成左右

《三国志·魏延传》:子午谷奇谋的成功几率在七成左右

《三国志·魏延传》:子午谷奇谋的成功几率在七成左右首先,我们大致说下子午谷奇谋是怎么回事,事在裴松之注解《三国志·魏延传》引《魏略》的记载,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主动献计说:“闻夏侯楙少,主婿也,

可行性很强,成功几率在七成左右!

首先,我们大致说下子午谷奇谋是怎么回事,事在裴松之注解《三国志·魏延传》引《魏略》的记载,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主动献计说:

"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大意是我听说镇守长安的夏侯楙是曹魏的驸马爷,年少,胆怯又没有谋略,草包一个,现在我领精兵5000人,再加运送粮草的5000人,从子午谷偷偷北行,不过10天就可到达长安城下,夏侯楙听说我突然到来,必然弃城而走,长安城里就剩下一些文官,哪里守得住?而周边民众的谷物可供养我这一万人,我到时占据长安和潼关,坚守不出,丞相从斜谷道出兵,不过20多天也到了,两相汇合,则潼关以西就都是我蜀汉的了!

魏略_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原文

一片雄心壮志的魏延

这是个大胆而天才的谋略,也可以说是蜀汉唯一一个可以统一天下的机会,道理很简单,蜀汉的兵力不过曹魏的五分之一,如果堂堂正正拉开了干,怎么可能打得过?

自刘备夷陵之败以后,蜀汉已经到了“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地步,对于蜀汉的这个处境,诸葛亮和魏延都很清楚,只是魏延的解决办法是奇兵,诸葛亮的解决办法是正兵,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策略是失败了的,这里我们就不再讨论了,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为何子午谷奇谋的成功几率能达到七成。

一、魏延知己知彼,准备充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长期坐镇汉中,如论对汉中地形的熟悉程度,诸葛亮显然不及魏延,关中和汉中中间只隔着一个秦岭,作为汉中太守的魏延,可能早就派出了不少探子潜入关中重镇长安,因此,他对关中的情况也比较清楚,所以能将长安的情况介绍给诸葛亮,可以想见,作为汉中太守的魏延心中可能已将子午谷奇谋演练了数百遍,准备必然相当充分,期待自己如韩信一般,为大汉建立盖世功勋,以刘备的识人之明和对魏延的破格提拔,可见魏延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并且极具战略眼光,今人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可能对魏延有所误解,但历史上的魏延,是和关羽一样,蜀汉唯二的独当一面的上将军,就说他能提出子午谷奇谋,就已经超然于蜀汉一众将领了。

二、曹魏确实措手不及,险些失败

自刘备、关羽、张飞死后,曹魏早已不把蜀汉放在眼里,对蜀汉的轻视无以复加,这就是为什么连长安这样的重镇却派个夏侯楙这样的草包镇守,诸葛亮一北伐就关中响震,陇西三郡反叛曹魏而响应蜀汉,孟达也乘势举上庸之众投降的缘故,只是因为诸葛亮错用马谡,才导致大好局面丧失,从此错失了光复关中的唯一机会。但也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之前,关中的情况确实如魏延所料,毫无防备,因此,魏延的奇谋有实施的条件。现在反驳的人经常说的例子是,历史上的确有人想通过子午谷,比如明末闯王高迎祥,进而占领长安,但没有一人成功。但我们要知道,历史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事迹的,韩信的背书一战历史上也多有效仿,但没一个成功的,这是因为历史需要有各方面的条件,假如把朱元璋这类人物放在和平年代,他注定也毫无建树,何况当时高迎祥的对手是孙传庭,那可是个猛人,比高迎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夏侯楙的才能比之魏延,可比高迎祥和孙传庭的差距大得多,曹魏此时对蜀汉的轻视,也比明军对农民军的轻视大得多,因此,后面那些案例来说明子午谷奇谋必然失败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恰恰是因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件事,后来的军人才开始重视子午谷这条道,自然后来者成功的几率就低了。

三、战争充满偶然性,形势瞬息万变

理论上,曹魏实力比蜀汉大得多,但战争若只是理论上,那就不必打了,东吴和蜀汉可以直接投降,反正加起来也比不过曹魏,何来后来的赤壁之战,襄樊之战?理论上,关二爷哪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事实上,一场战役的胜利或失败,会导致全局的变化,假使魏延一战而定长安,诸葛亮又兵出斜谷,这种情况下恐怕就不止陇西三郡叛而应亮了,可能整个潼关以西可以不战而定,邓艾偷渡阴平就是如此,成都的刘禅不投降,你让邓艾一个个城去攻去打,什么时候方能灭亡蜀汉?所以,我们看待问题得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一味拿当时的力量对比来分析胜负。假如襄樊战役曹仁不是死守樊城而是北逃而去,那么曹魏失去的绝不仅仅只是襄阳和樊城几个城而已,而是整个荆州北部,关羽可直接进驻宛城,直接威胁许昌和洛阳,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要迁都的缘故。同理,一旦魏延占据长安和潼关,虽然兵不多,压力也很大,但只要能坚守个10日,使这个消息传遍潼关以西,那么,长安以西,诸葛亮几乎不会遇到什么抵抗,会师长安是大概率事件。何况当时还有上庸孟达的策应,曹魏哪能从容应对?仓促间不过也就能组织几万人西进而已,以魏延的能力和潼关的坚固,别说20天,就是200天,也未必能攻进来,秦国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函谷关的险峻,潼关和函谷关作用类似,又有强将把守,天时地利一时齐聚,纵使司马懿来到,也无能为力了!

魏略_魏略原文_魏略是谁写的

壮志难酬的魏延

综上,子午谷奇谋的成功几率可达七成,变数只存在于长安能否坚守,以及关西之地能否大部归降而已,在没有占据长安的情况下,陇西三郡尚且望风而降,何况占据潼关和长安绝其援军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魏延的功绩虽然仍然很大,但再也成不了划时代的名将了。

上一篇: 读清史笔记2
下一篇: 诸葛亮“躬耕于安众”的可能性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