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pptx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pptx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pptx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审定21世纪高等院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新编中国秘书史主编杨树森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中华民族素以历史悠久、文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审定21世纪高等院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新编中国秘书史主编杨树森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中华民族素以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而闻名于世。中国秘书工作发展的历史,也源远流长。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秘书工作究竟发端于何时,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探讨中国文书的起源,必须紧紧抓住两点:一是中国文字的出现,二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因此,公务文书的出现也就是秘书工作的出现,‚不但是在有了文字以后,而且是在有了阶级统治以后才有可能‛徐瑞新,李欣,李登柱,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9.。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的阶级社会始于夏代,根据上述观点,中国的秘书工作发端应该是在夏代,也就是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出现以后,距今四千年左右。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刘登山先生,他直接指出‚秘书工作产生于夏代的奴隶社会‛刘登山,马天民,田中辉秘书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15.。另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文字和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断,从广义的范围来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即黄帝至禹时期,约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从狭义的范围而论,它起源于黄帝时期,即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最迟当启端于尧舜时中国秘书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11,20.。

二、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现根据对我国各级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室所承担的实际工作的调查,秘书工作的内容包括领导决策服务、秘书常规业务、机关日常事务三个方面二十余项业务,而其中只有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是以公务文书为工作对象的。因此,尽管文书档案工作是秘书部门诸项业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工作,但秘书工作的范围则远远大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范围。由此可见,文字的出现只是文书档案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能笼统地说它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三、原始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及其领导集团的形成考古发现证明我国最早的人类祖先距今有170万年的历史。最早的人类是以原始人群的方式生活的,虽然原始人群已经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其组织结构极其简单,没有形成发号施令的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因此不具备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经过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到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形成了以血统关系结成的稳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氏族。氏族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又出现了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胞族,若干胞族组成更大的社会组织部落。部落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它通常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并形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和部落首领。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就是这样一些部落首领。四、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推断在以黄帝为首的这样颇具规模的管理系统中,需要有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秘书工作,应该说是没有疑义的。古籍记载,黄帝不仅设立了分管各项事务的‚六相‛,而且设置了专门的‚秘书官‛——史官,他们有名有姓,仓颉、沮诵、孔甲等均当过黄帝的史官(关于史官下一节还将讨论)。由此可见,黄帝时期就有了名副其实的秘书工作,因此以上所引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产生于夏代的奴隶社会‛的观点是可以排除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根据以上材料就断定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时期呢?或者说在黄帝之前是否就没有秘书工作呢?有的秘书史读本在论述黄帝之前就没有秘书工作时写道:在黄帝之前,‚一个氏族集中居住于一个村落,地域小,人口少,公共事务简单,凡交流情况,互通信息,通过交谈即能办到,如需决定重要问题,往往在村落中央的公共房屋中商议而定,因此,首领运用口语即能了解情况、表达意见、发出指令……管理工作中对公务文书的要求尚不迫切,秘书工作也未产生,《淮南子氾论》就云:‘神农无制令而民从’‛李欣中国秘书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氏族首领实施领导的确无须秘书提供‚辅助管理‛服务,但这只限于一个氏族的管理,其管理范围不超过现在的一个自然村。但是,在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形成之前,早已出现了若干氏族组成的‚胞族‛和若干胞族组成的‚部落‛。一个部落的规模有多大呢?据《尧典》记载,一个部落联盟包含9个部落,9个部落包含100个胞族,100个胞族下又包含若干氏族(即‚万邦‛)。如此推算,一个部落大约由100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按100人计算,一个部落也有10000人。可见在部落联盟形成前,每个部落的规模就已经相当大,部落领导机构或首领的管理活动就绝非通过直接交谈即能实现的,部落酋长必须有人为其管理活动提供辅助性服务,因此,从理论上说部落管理活动中就已经有了秘书工作。第二节先秦时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虽然从理论上推断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之前的原始部落形成时期,但真正有史籍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则是国家出现以后的‚史官‛。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就从史官开正也。‛按此解释,‚史‛就是负责记录事情的人,而记事者应该忠于事实,不偏不倚,保持‚中正‛。这里不但将‚史‛解释为典型的秘书职务,而且揭示了秘书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忠于事关于‚史‛字另一种解释是,它像‚手‛持‚中‛形,而‚中‛乃‚串‛字之省,‚串‛象若干木片或竹简以线相连之形,与‚册‛相同,即古代的简牍文书档案。

‚又‛为手形,手者,持也,可解释为‚掌管‛,这样,‚史‛字本身就有‚掌管文书档案(的人)”的意思。以上两说都把‚史‛字解为会意字,虽然它们对‚史‛字两个部件(“中‛和‚又‛)的解释各不相同,但‚会意‛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史‛就是古代的秘书官职,其职责是记录领导集团的事情,掌管文书档案。二、上古传说中的史官许多典籍记载自黄帝时代起即有了‚史官‛一职。《史记》《汉书》都说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录黄帝言行。传说仓颉是汉字的发明者,但后世学者多认为汉字不可能出自一人,仓颉大约是对创造文字过程中贡献较大的一些人的统称。在上古时代,能够对创造文字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最有学问的人,这些人在传说中成了黄帝的‚史官‛,从一个方面说明秘书自古以来就是由文化水准较高的人来担任的。黄帝的秘书官是否真的叫‚史官‛,是值得怀疑的。从可靠的史料看,‚史官‛之名始见于夏代,而且在有关尧、舜、禹的传说中,也没有提到‚史官‛一职。因此,‚黄帝设置史官‛可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官制套用于黄帝时代的一种说法。三、夏代的史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有了国家,才有严格意义上的‚官职‛,‚史官‛这一秘书官职是最早设置的官职之一。

据《夏小正》,夏朝官制有所谓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一百二十人,总数几倍于唐虞之时。重要官职有后稷、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太史、秩宗等,其中太史和秩宗属秘书官职。太史是辅佐夏王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其下还有左史、右史、遒人等从官。《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一段记载:夏桀之时,太史终古拿出其保管的‚图法‛(即图版和法 典档案)向夏桀展示,并哭着劝谏夏桀收敛其荒淫无道的行为, 但夏桀不听劝告,于是‚终古乃出奔如商‛。这一记载可以说 明夏代的太史是以掌管文书档案为主要职责的官职。 四、商代的史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国家政权日渐完善。商朝建立了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所设官职多达四十余种,官位二 百四十个,较夏代增加一倍,分为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 官四类,其中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代史官中除太史仍为 商王的机要秘书长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而又分工明确的各类史 家《殷墟卜辞综述》)。这些史官类官职已初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职责,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四种。 第一类是神职史官,包括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贞卜史官负责占卜事宜,解释卜兆,刻写卜辞,现存殷商甲骨卜辞多出自他 们之手。

由于殷人尊神,凡重大行动均要占卜,请示神灵,故 负责解释神灵旨意的贞卜史官虽然官衔不高,对商王和其他统 治者却有很大的影响力。祭祀史官主要职掌商王朝祭神和祭祖 的典礼事务。商王室定期举行祭祀活动,其规模相当大,要有 条不紊地组织好祭祀典礼,必须有统一的组织指挥者,祭祀史 官就是负责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安排、人选的拟定、位次的排 列等事务的。他们的工作类似于现代的会务工作。 五、我国最早 的综合性秘书 机构太史寮和 西周的史官 西周时期的国家机构有所发展,中央政府形成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史为首的事务部门‚太史寮‛并列的局 太史寮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在商代末年即已出现,但成型于西周,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太史寮中有等级不同 分工明确的‚五史‛。 太史——也写作‚大史‛,为太史寮之长,属六卿之一,兼管神职与人事。具体说,亦即一方面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 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典籍,另一方面又管理 祭祀、天象和历法。太史是周王朝中职位显赫的职官,相当于 中央政府的秘书长。 小史——太史的副手,主要职掌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相当于掌管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员。有时还协助太史负责重大礼仪 活动(如大祭祀、大丧、大宾客)的组织工作。

内史——也称‚作册‛。从职名上看,当是从商代的乍(作)册史官衍变而来,是为商王起草机要文件的文字秘书。 外史——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可知其职在于 书写天子下达京畿以外的命令,掌理四方邦国的史记以及三皇 五帝的典籍。 御史——也称‚柱下史‛,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收四方文书,负责保管档案和典籍,属太史寮中职位最低的秘书官。 西周不仅国王设诸多史官,各官署和诸侯国也皆设史官,据粗略统计,仅王室和中央各机构的史官即有千人以上。 六、西周及以 前其他秘书官 西周及以前史官虽是主要的秘书官职,但不是唯一的秘书官职。除了史官以外,唐虞时期和夏商周三代还有以下一些秘书官职。 传说中舜当政时有‚十二官‛之设:天子、百揆、四岳、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每官各有分工,如天子统领天下,后稷负责农事,司徒负责教化 人民等等。其中‚纳言‛的职责是‚出纳帝言‛。纳言是舜时特设之官,是典型的秘书职 务。《尚书舜典》载,舜曾对担任纳言职务的龙提出要求:‚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 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大意是:龙啊!我非常讨厌那种说坏 话和阳奉阴违的人,因为这种人常常以一些错误的话使我的民众震惊。命令你担任纳言的 职务,早晚代我发布命令,或向我汇报下面的意见,都必须忠诚老实。)《诗大雅烝民》 说纳言‚出纳王命,王之喉舌‛,郑玄解释说,纳言‚如今尚书,管王喉舌也‛。孔安国 则解释道:‚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可见它是一种 上通下达、出纳君命的官员,当是典型的秘书官职,故有的史家称纳言为舜的秘书长。 巫祝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不事生产的神职人员,巫负责在神人之间传达信息,祝在祭祀活动中负责致祝词,巫祝从事的工作带有秘书工作的性质。秩宗是传说中的尧、舜两王都 设置的官职之一,其职责是司典宗教祭礼。在夏代官制设置中,也有秩宗一职。秩宗实际 上是巫祝的领导人,主持最重大的祭祀活动。在上古时期,由于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 因而巫祝人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到夏商时期,巫祝与史官逐渐融合,演变为贞卜史官和 祭祀史官,夏、商、西周三代官制中的太宗、太祝、太卜等均具有巫祝的性质。 宫廷中的‚宰‛一职,在商代是国王的专职厨师,因经常接近天子而逐渐成为国王的亲信,西周时周王让宰掌管宫廷事务,宰成为宫廷内务总管、宫廷秘书首领,相当于王宫的办公

上一篇: 百家汇评本《史记》(上下册)
下一篇: 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 | 人民时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