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大成拳(意拳)史上有四个人物是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他们对大成拳(意拳)的产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是却突然从历史上消失了,留下了难以解释的谜案。这四个人是方恰庄、金绍峰、解铁夫和齐执度。对他们四人真伪和生平事迹的考证真如四座大山,压了我好长时间,以至于我差点放弃写作这篇长文了。本文和下文将集中考证并希望能解决这“四大天王”的问题。 一、关于齐执度 根据薄加骢整理的《姚宗勋先生逸文集萃》一文中的记载: “《意拳新编》亦执度兄撰写整理,前后所记并就正于芗师拟正式出书,39年油印80册,请同门人高明人士提出意见以便修改,曾赠弟一册,并再三致意。后以时局变迁未果出书。齐执度幼学于芗师即由站桩法入手,偏重于理论与健身于技击则浅涉而已。齐父为齐振林氏四存学会会长,是颜李学派学者,幼学陆军,民初曾任陆军次长。芗师执教于“陆军部武技教练所”时齐父正任次长职,与芗师过从甚密。” 上述文中所说,基本正确。《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发展史正本清源》一文中也说: “本世纪二十年代,王芗斋先生总结了多年出游的心得收获,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摒弃了延习数百年的套路与固定招式,于1926年在北平倡导意拳。
最早的意拳弟子为齐执度叔侄三人。” 因此,意拳的最早的弟子是齐执度叔侄三人和周子炎先生。 但是窦世明先生则主张:“齐执度:河北博野人,1937年在北京四存学会体育班向王芗斋先生学意拳站桩,终日追随先生左右,精研意拳理论,研习拳技,著有《意拳》一书。”此说显然不当,齐执度学意拳不是始自1937年。而且,1937年的齐执度另有“公务”在身,只是偶然来跨车胡同指导师兄弟们练拳,而非来学拳。 龚东在网络上回答李紫剑先生的质问时,曾经说: “齐执度,王芗斋意拳的早期弟子,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齐振林公子,中共地下党员,曾在国民党北平军中参谋部供职,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于狱中,算不算革命烈士?” 此说没有提供相应的史料证据,非常遗憾。根据我所看到的史料:1937年开始,齐执度先在其父齐振林任会长的四存学会附属四存小学任校长,后来又到了其父的同宗兄弟齐燮元手下的伪临时政府治安委员会治安部治安科任上校科长。(见王振中《四存中学读书见闻》)在汉奸大审判中被捕入狱身亡。 就以上这一点来说,齐执度的行为肯定是“弃明投暗”的变节行为。但是,假如真的如龚东所说是“中共地下党员”打入了伪政权内部的行为的话,那到真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只是从“伪临时政府治安委员会治安部治安科任上校科长”一职是如何打入的“国民党北平军中参谋部”呢?三、四十年代的齐执度,除了上述“公务”和“拳务”之外,他还曾与著名民族资本家和民主人士章乃器先生在报上就经济和民生等问题进行过大辩论,名噪一时。以他如此公开的身份和显赫一时的家世,如此高的知名度,在齐燮元因汉奸罪于1947年被枪毙后,作为他的族侄和亲信的齐执度是如何逃脱了汉奸大审批并一越而成为“国民党北平军中参谋部供职”的高参的呢?我没有资格和机会查证旧北京“中共地下党员”的相关档案文件,恳请龚东不吝赐教,愿闻其详。 二、关于方恰庄 方恰庄的事迹难以考证是因为他的本名不叫方恰庄,他原名是方永苍,福建省福清市镜洋镇茶山村人。方永苍的叔叔是著名纵鹤拳家方世培。方世培原名叫方徽石,字世培,生于1834年,卒于1886年。方世培自幼年开始练习武术,学的是南少林派的鹤拳。根据《技击余闻》的记载:方世培“年甫弱冠,典中武举,以无意于仕途,遂云游各地,寻师访友,探讨各派拳艺,深觉鹤法原本猛杀,复求轻柔震弹则尽善尽美。”后来在天竺寺得遇寺中高人,授以导引行气之法,结合练拳,使他练出了内家拳法,创新而成纵鹤拳。
现今在福清市镜洋镇茶山村仍保存着“方世培故居”。请李紫剑和童旭东等人前去查证和旅游。 我们既然已经考证出方恰庄的籍贯和祖屋,那么所谓在湖南或浙江遇见方恰庄的王选杰先生等人之说则纯属谎言了。因为不值一驳,故此我也就不举例说明了。 在纵鹤拳史上一直有着这样一种传闻,说方世培的祖先是方七娘,而方七娘是著名武术技击家、名满四海的方世玉的女儿。诚如是,则方恰庄也就成了方世玉的直系后裔了。此说之真伪,请纵鹤拳家们去考证和研究,我对纵鹤拳史研究没有兴趣,那也不是我的使命。 方世培的族侄方永苍,字恰庄。自幼与其堂弟方永华(字恰谐)一起开始向其族叔方世培学拳,颇得真传。方恰庄弟子中最著名者是福州市盖山镇郭宅村人林国仲、张常球和其子方绍翥先生。其中,林国仲先生1947年携全家赴台定居,并开设武馆和诊所为生。1968年逝世,享年84岁。其子林国明继承其拳术。1988年,台湾纵鹤拳协会曾专门派人到福清市镜洋镇茶山村寻访祖师方世培故居,祭拜祖师。请见台湾《中国时报》2004年11月15日的相关报导: “台湾纵鹤拳门人福清寻根拜祖师台湾纵鹤拳门人十九人,由掌门人林英明带领,九月十九日前往大陆福清寻根,受到大陆门人和福清乡亲热烈欢迎,中午盛宴款待,下午进行一场武术交流,成为创派一百八十多年来,纵鹤门第一支寻根祭祖的台湾队伍。
说到纵鹤拳,难免要提到意拳创派大师王芗斋,他生于一八八五年,从小得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誉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倾囊相授,廿八岁已名震北京,大江以北未遇对手;应当时军政界名人徐树铮之请,任国民政府陆军武技教练所教务长。王芗斋于民国七年南下游宦,到福建时,与纵鹤拳名家方永苍(一说方绍锋)试手,竟四胜六负,对岭南拳艺大为惊异,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意拳也因此受纵鹤拳影响,他生前特别交代门徒,以后遇上纵鹤门人,不可轻敌。不过,纵鹤拳择徒甚严,人称'暗馆’,与一般武术馆公开招生授徒不同,向来不轻传,台湾的门人不算多,此次到大陆寻根祭祖的,是来台第二、三代门人。大陆的纵鹤拳一脉遭遇坎坷,受到文化大革命迫害,中断了廿多年,祖师传下来的拳谱,被红卫兵搜出,全数烧毁,祖师的全身木雕像也难幸免,从大陆门人口中得知,套路已有一部分散佚,所幸功法还流传了下来,这些年恢复传承,练出不少好手。据大陆门人说,一代宗师林国仲来台前,在大陆的门徒郑能传、林孔亮二人,生前打遍福州无对手;只是大陆也与台湾一样,练拳不轻易让人看到,如今两家的后代子弟,练拳时连基础的进马、退马都不肯示人。谒祖当天,台湾门人起了一个大早,大陆门人在半途等候,两岸寻根队伍擎着两面大旗开路,四、五十人浩浩荡荡行走在山间小径上,山村的居民纷纷探头查看,墓地在山腰,门人们准备了牲礼酒品,鲜花素果,隆重祭奠。
下山之后,驱车前往祖师方世培生前位于福清的祖厝,祖师第五代孙和其家人出面迎接,老宅前早已聚了人群,燃放起长串鞭炮,高挂欢迎红布条,大大小小鼓掌欢迎,附近的庄头并不大,几乎家家出动,小孩还特地穿上礼服,兴奋得又叫又跳。祖厝屋椽高耸,建筑雄伟,虽因年代已久,外表斑剥老旧,却风华未减,祖师的兄长进士出身,是地方上望族,所以文革期间成为被清算的对象,梁上的扁额都被拆去当课桌椅,只留下几道痕迹。在祖厝的中庭里,发现祖师当年的练功石,用来练手的一块石头,重一百九十斤,用来练脚的一方巨石更重,也不知有多重,门人一一上前尝试,提得起却耍不动,红卫兵大概是莫可奈何,才得以保存下来。午餐前,大伙迫不及待地到祖师当年练功的天竺寺探访,结果大失所望,因为天竺寺早被红卫兵拆了,柱子和屋梁拿去盖学校,只留下几堵残壁;一方刻有'天竺寺’三字的石头,为了迎接台湾门人,临时建了面墙嵌上'天竺寺’三字。下午的武术交流,台湾门人逐一上场演示,完整呈现了纵鹤拳的原貌,让大陆门人开了一次眼界,大陆也有两代传人登场表演,擅长吞吐引劲;两岸门人私底下试了手,发现各有领悟,彼此佩服。” 《大成拳问疑》一文中所质问的“书言方恰庄先生极得多翁推重。
请问方先生何方人氏?所修何艺?造诣若何?百年生平?”想来看了我的考证之后应该说,这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三、关于金绍峰和方绍峰 首先,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在近现代中国武术史上,并没有一个所谓的鹤拳名家“金绍峰”这个人。和王芗斋先生比武的那个著名的鹤拳名家并不叫“金绍峰”。其次,很多大成拳和意拳的论著在讲到方恰庄和金绍峰这段历史时总是说王芗斋先见的方恰庄,而后见的金绍峰。以上两类错误,如《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发展史正本清源》一文中就主张: “得遇福建少林寺心意门名家方恰庄,比试各有胜负;后经方恰庄介绍,得识鹤拳名家金绍峰先生,彼此互换心得。” 再如林肇伦的《意拳源流述真》一文也声称: “此时期有缘结识湖南心意派巨擘解铁夫和福建少林寺心意门嫡传方恰庄及鹤拳名家金绍峰等人,进一步获取拳学要旨与真髓。” 根据我的考证则正好相反:因为他们都没有明白方恰庄和金绍峰二人的关系,才如此说。实际上,王芗斋先生是先见的金绍峰,比武大胜后在金绍峰的引见下才见到了金绍峰的师叔、著名的纵鹤拳家方恰庄。不仅如此,《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发展史正本清源》一文等很多论著还把“方绍峰”错为“金绍峰”。 实际上,所谓的“金绍峰”本名应该叫方绍峰,他是方恰庄的族侄,方绍翥的堂弟。
见台湾《中国时报》2004年11月15日的相关报导: “武林人士经常为文谈论纵鹤拳,由于两岸隔绝多年,传言多有错误……方绍锋被误为金绍峰……大陆之行后,从墓碑、族谱上查证,纠正了过去的许多错误。” 方绍峰的师傅是程学深,程学深和王白水早年曾一起学拳于方世培门下。他们二人是方永苍和方永华兄弟的师弟。因此,从师承关系上讲,方绍峰是方恰庄的师侄。不仅如此,在血缘关系上,方绍峰是方恰庄的族侄,他们是族叔侄关系。方永苍和方永华是“永”字辈排行,在字号上使用“恰”字排行。而方绍峰和方绍翥是“绍”字辈排行。此事是方绍峰先见到了王芗斋,比武失败后才引见他和自己的族叔方恰庄比武。结果,这一比王芗斋先生四胜六败。姜老师是最早向我讲述此事的,他当时虽然不知道“金绍峰”是方绍峰之误,但是他最先告诉我“方恰庄和金绍峰是叔侄或舅甥关系”。现在经过我的考证,方绍峰是方恰庄的族侄,可见姜老师当初之说是有根据的。为姜老师祝冥福。 四、关于解铁夫 解铁夫的事迹最难考证。不少论著把方恰庄和解铁夫的所在地弄混。如王选杰先生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一书:“在福建遇到名拳家解铁夫先生”。上面我们已经考证出了在福建遇见的是方恰庄--按照传说,在湖南衡阳遇见的应该是解铁夫了。
但是,解铁夫还是谢铁夫?分歧颇大。可是,在近现代中国史料上,新闻报纸和出版印刷业的发达,加上二、三十年代修族谱和家谱行为的普及,肯定会留下蛛丝蚂迹可供考证。然而,至今为止,我查找了湖南全省的《谢氏》或《解氏》家谱和族谱,连同湖南以外的《谢氏》或《解氏》家谱和族谱中的分族记载等相关信息,一无所获。查找民国和清末期间的有关湖南的相关档案,还是一无所获。据说,芗斋先生本人也说过:“我在国内参学过万里,拜见拳家逾千人,堪称通家者仅有两个半,即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恰庄和上海吴翼辉”。后两个人已经是事实存在了,那解铁夫呢?《大成拳问疑》一文中声称:“解铁夫先生乃江南第一妙手,曾诲芗翁。请问解氏何处人氏?故里何名?三代姓名?生卒年月?所习何艺?有何为证?家族近况? ……或曰四十年代解公之侄曾北访多翁。请问其事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何处?来时何人接风?去时何人礼送?嗣后有无来往?”看来还真让那李紫剑说中了。历史文献学教授居然回答不了有关解铁夫的籍贯和生平事迹等问题,十分惭愧!古人云:“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谓为信然也。 可有趣的是我却找到这么一段记载,即所谓的“孙存周轻取解铁夫”之说: “孙存周,讳焕文,号二可,1893年出生在河北完县东任家疃。
父亲是武学大宗师、素有武圣之誉的孙禄堂先生。据说孙存周6岁时开始揣摩父亲练拳,并喜欢玩弄弹弓。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孙存周很少能见到父亲,所以真正练拳还是在16岁时,1909年开始正式随父习武。苦修三年,日以继夜,得孙氏形意、八卦大要。遂访京津及燕赵等地名家切磋技艺,名声鹊起。……1921年,在杭州茶商程云甫家遇湖南心意拳家解铁夫不洽,遂做切磋,孙存周轻取之。时以八卦穿掌击扑解氏,因解氏为程先生旧友,孙存周初来杭州时曾蒙程氏关照,故手下留情,未加渗劲。此后不久,解氏即归故里,不轻言拳术矣。” 因为大成拳(意拳)传人们四处承认说“王芗斋与解铁夫较技,十战十败”,也有人编造出比拳输而比器械胜之说,如《王芗斋与大成拳》一书:“比武结果俩人各有胜负。在器械上王先生功底较深于解老,任彼千变万化,先生视彼若无,双手持剑,横扫竖劈,腾挪架闪,出手似很缓慢,但制敌总在于先。”难怪《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发展史正本清源》一文指责王选杰先生搞乱了拳史呢……现在,某些人又冒出来了“孙存周轻取解铁夫”之说,言下之意就是“孙存周也可以轻取王芗斋”了。这一神话究竟由来何处,相信对大成拳(意拳)史有所了解的全清楚,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不必多讲了。
几十年来,我在国内外大小图书馆和档案馆翻遍了上百种档案文件,上千册的家谱和族谱,上万张的旧报纸和旧杂志居然没有找到对解铁夫的半个字的报道,有人却告诉说“1921年,在杭州茶商程云甫家遇湖南心意拳家解铁夫不洽,遂做切磋,孙存周轻取之”,还说“解氏即归故里,不轻言拳术矣”,请问:他的故里在哪里?你怎么知道他“不轻言拳术”了呢? 传闻解铁夫的侄子到北京曾找过姚宗勋先生,此事当事人一方今已不在,另一方则生死不知。此事之有无看来还需要认真查找史料证据。我这里所能解答的只是一点: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和考证,并不存在所谓的“孙存周轻取解铁夫”之说,假如孙门弟子们还要力主此说,请您以真正史料教我,拜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