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604期 ——野史纲目——

官野史稗的意思_官野史成语_什么官野史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稗的意思_什么官野史

《野史纲目》第604期

——野史纲目——

状元不是官,是一种荣誉,类似于现在的高考全国第一名,至于往后怎么发展,能当到几品官,那得看自己的能力和机遇了。但是状元的起点一般也是翰林院修撰,六品官,做到宰相的也大有人在。

要说状元,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

官野史成语_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稗的意思

古代的科举制度应该是从唐朝开始的,虽然也有形成于隋朝的说法,但是缺乏依据。很多证据表明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投牒自应(所有读书人都可以参考考试),而是由人举荐。同时隋朝的科举制度也不是定期举行,只看皇帝的心情而已,完全不能算正规的科举制度。

那么有人问,再往前呢?朝廷怎么选拔人才,只能说越往前越不公平。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基本上就是世袭制,老子是官,儿子也是官。等到春秋时,慢慢地出现了“军功”制度,战国时又出现了“养士”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招揽人才来为诸侯服务的。

汉朝出现了“察举制”,意思很明显,就是由一些地方官员向国家举荐人才。这种制度相比世袭制肯定是一大进步,可是也有很大的弊端,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平常老百姓根本得不到推荐,所以会出现“四世三公”这样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是“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汉朝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其结果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代替了汉朝的门阀士族而已,穷苦老百姓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就像华佗一样,想当官根本不可能,只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当医生而已。

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稗的意思_官野史成语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隋朝有了改观,士族慢慢地衰落,唐朝时基本上就没有了门阀士族,随着科举制度的开始,国家选拔人才有了新的度量衡,这对于以前的举荐制度是一种大的进步。

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朝廷诏令》

从上面这些就可以看出,朝廷明确了州、县要进行地方的预试,这种预试就相当于后世的“乡试”,并且还明确了考试的时间,每年十月。

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的诏书又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从此下层百姓也终于可以参加考试了,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这一年也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河北故城县人)。

当然这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后来经过唐宋的改革,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到达了顶峰。但是明朝以后科举主要考的是八股文,其结果就是科举从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限制越来越严,由于无法接触新的思想,没有改革精神,这样的科举制度对于时代的进步是消极的。

但是即使这样,对于读书人来说,通过科举光宗耀祖,还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很多人考到白了头,依然奋战在科举的路上。

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曾经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意思很明显,不经过科举,你是不能当官的。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科举这样鼎盛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状元是怎么炼成的。

状元郎,咱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古代科举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就像古龙小说里面的李寻欢就是探花,又名李探花,小李探花。

而状元则是科举里面的最高荣誉,从唐朝到清朝末期,出现的举人人数都是数以百万计,出现的进士也是十万左右,但是状元只有不过几百人,由此可见状元的难得。

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稗的意思_什么官野史

状元最早的名字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过各州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时填报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又作状元。

以明清科举为例,你就知道成为状元的艰难程度了。

首先是童试,童试属于资格考试,只有通过童试才有考科举的入场券。童试又分为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

县试,一般在本县进行,由知县负责,时间一般定在每年二月举行(清朝就二月进行),连考五场,考试合格的才可以进行府试。

府试,在州府进行,由知府负责,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考试合格才可以进行院试。凡是通过府试的可以称为童生,不论年龄大小,即使七十岁了也是童生,见到秀才和举人也只能称自己为“学生”。

院试,这个考试就比较重要了,类似于现在的升学考试,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比较正式。清朝的院试每三年考两次,通过院试的就是我们所称的秀才,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秀才又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秀才就属于士了,有很多特权,比如见到县官你就可以不用下跪,也不能随便对你施加刑法。

然后是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基本上每个省城都有贡院,专门考试用的。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

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稗的意思

乡试的主考官,地位更高,一般都是国家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考试非常严格。

贡院里面都是一人一间,进入考场都要进行严格的搜身,防止作弊。考试期间好几天考生都不能出来,吃喝拉撒都要在这个小房间里进行,考试结束才可以出来。

乡试这样重要,肯定考中的人会有很大的益处,乡试通过的就是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古代能够中举人,可以说在科举的路上就算“小有成就”,因为中举人是很难的。

一个省里也没有多少人(清朝一个省乡试录取的举人大约几十人不等),并且举人就有更多特权了,甚至可以做官。

很多人都觉得举人不能为官,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清朝时期有很多举人充当县令的,进士当县令的很少,举人才是县令的主要成员。

这也难怪为什么《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了举人这样兴奋,全县的有头有脸的都来巴结,主要是因为举人地位很高了。

再然后是会试,会试更加重要,要到京城去赶考,并且时间是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在礼部进行。

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通过的称为“贡士”,就是给天子进献的人才,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最后就是殿试,殿试是学子的最后一场考试,考完就可以称为进士,最早的时候进士是有录取率的,但是从宋朝开始殿试的所有人只进行排名,不会有人落选。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放榜后,新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是很大的恩宠。

所以状元是有志气的学子的终极目标,但是真正能中状元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几年才出一个,所以一千多年才几百人。

官野史稗的意思_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

考中进士的学子,接下来就是面临着由国家分配官职,其实很多进士有可能不会立马有官职,因为可能国家没有这么多的空缺,但是排名靠前的进士基本上一定是有官职的。

而状元,作为第一名,肯定会被授予官职,尤其是后来状元的地位增高,新科状元都会被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从上面这些就可以看出考状元之艰难,同时科举考试虽然不限制家庭出身,但是做学文没有殷实的家庭,很难支付考试所用的花费。就拿宋朝的三苏父子来说,他们家本来是四川眉山县的富裕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

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所以从这里看出,一般人家要想走科举之路,还是很难的,钱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那么状元一般都能干到什么官职?

通过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考中状元的艰难程度,那么是不是考中状元一定可以当大官呢?

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稗的意思

其实答案会让你惊讶,中了状元不等于一定能当大官,状元的荣誉成分是大于官职的。历史上有很多人中了状元,但是后来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像唐朝的状元卢文焕,穷苦至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以说是够可怜的了。

还有一些状元虽然授予了官职,但是在任上政绩平平,也没有很大作为。并且科举考试虽然相对公平,可是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这样的人也没有多大成就。

但是总的来说,中了状元成为大官的概率肯定会比平常人大的多,比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

比较有名的状元,像王维、柳公权、文天祥等人。能够官至宰相像明朝权臣商辂,他不光是状元,还是连中三元,在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最后商辂成为明朝的内阁首辅,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大学士,位极人臣。

还有清朝的翁同龢,他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后来在清朝末期受到重用,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是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帝师,也算是状元的佼佼者。

但是有趣的是清朝的中兴四大名臣没有一个是状元,学习最好的是张之洞,他是探花郎,左宗棠才是个举人,所以身为进士出身的李鸿章还看不起举人的左宗棠。

由此可见,考取了状元或者进士只是有当大官的可能性大而已,至于以后的发展还得看自己,当然所有的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基本上都有功名在身,所以功名还是很重要的。

什么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稗的意思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明朝,明朝出来的状元也不少,但是有名的大臣像于谦、张居正等人并不是状元,张居正才是二甲第九名的进士,不一样成为了明朝第一的改革家,内阁首辅,皇帝都得听他的。当然相对而言,明朝的状元当大官的最多,因为明朝比较重视科举出身的人才。

总结:古代学子能够考中状元,绝对是莫大的荣誉,能够吹一辈子的了。但是如果要想成为朝廷重臣,靠的不止是学问,还有能力和机遇,毕竟做学问和为官是两种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对于古代普通人来说,想要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一方百姓,走科举之路还是最好的方法。咱们不能只看到状元里面的平庸之辈,其实大多数状元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正所谓民间的谚语:“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意思很明显,都知道状元很厉害,但是成为宰相的还真不一定是状元。

另外,其实我们只看状元的成就并不能说明问题,毕竟状元人数比较少。如果我们扩大到古代所有的进士,你就会发现,基本上很多的大文豪或者朝廷重臣都至少是进士出身。从这方面你就可以看出,在古代,科举的出身很重要,因为你没有功名在身是很难有一番作为的。

上一篇: 史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下一篇: 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亚洲 反法西斯战争始于中国抗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