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吴兴赋》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谢
@小郭
提问,
@于鸿天
回答,
@萧湘
讨论,确认了查询吴兴历任地方官的方向(原来理解为历任地方官在吴兴当地选材啊,然后找郡望吴兴的人才找到死)。
这个问题的首要资料是谈錀著于南宋嘉泰年间的《吴兴志》[1,2],记载了西晋末年至南宋年间历任吴兴太守/刺史/知州的名字。再辅以《晋书》等资料[3],得到以下结论:
一、前有王、谢、周、虞,指的是不是哪四个人,而是东晋王谢周虞四大家族,即“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义兴周氏”和“会稽虞氏”出身的多位太守。按照家族在东晋时期的实力,即名望、地域、地位综合排序。
(一) 按《吴兴志》所记,东晋的吴兴太守分别有(按书中顺序):顾秘,周玘,王羲之,王献之,谢万(谢安弟),谢安,谢琰(谢安次子),虞潭,虞(马斐)(虞潭侄),谢邈(谢安侄孙),孔严,袁琇,周札(周玘弟),周筵/莚(周玘侄)等,以及《晋书》记载的虞啸父(虞潭孙)等。文中加粗下划线的均出自这四家,合计12人,其中王2人,谢4人,周3人,虞4人。
(二) 四大家族12人任职时间、年龄都十分相近,相互穿插,若从每家选一人,按照年龄或任职时间排序都十分牵强(生卒年顺序和任职顺序不同,强行按顺序排列就选不到四家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我倾向于王谢周虞是泛指四大家族。王谢声望更高,而周虞次之;王谢是顶级豪门,而周虞只出过非顶级官僚;王谢出自中原,而周虞在江东,按照东晋时期(嗯虞家到了唐代出了虞世南,流传千古了)家族实力综合排序的结果是王谢周虞。
二、后有何、柳、颜、苏,指的是何楷(东晋末-南朝宋初),柳恽(南朝梁),颜真卿(唐),苏轼(北宋),按生卒年排序。
(一) 何:何是最有难度的。《吴兴志》记载晋朝王谢至唐朝只有何楷、何戢两位何姓太守。
@于鸿天
提出的何敬容、何戢均有硬伤。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是何楷(但也有纰漏)。
1. 何敬容(?-549)
首先排除,楼上也认为可能性不大。一是《吴兴志》没有记载;二是他任吴郡太守而非吴兴郡;三是年龄小于柳,何敬容卒于549,柳恽生于465卒于517,如果何敬容比柳大,那他至少活了82岁,途进展缓慢,呵呵。。
2. 何戢(446-482)
优势:年龄完美契合。首先是南朝人,符合“前有…后有…”的划分;其次明显大于柳恽,符合“何、柳”的顺序。
劣势也非常明显:
(1) 如
@于鸿天
所写到的,他是反面人物,不符合“大才、有识”,不能和其他七家并列,不符合赵孟頫写这篇文章的歌颂目的。《宋书》记载,他因为家世好被选为公主驸马(公主是个养30个小白脸,而且和自己弟弟/当朝皇帝私通的超级荡妇,瞧这一家子)。何戢还和大臣褚渊搞基。他是个小表砸,绝不是正面人物。
(2) 只活了36岁,没有任何功绩。
(3) 他于481年任吴兴太守,482年就去世了,对吴兴没有大影响。
综上所述,劣势(淫荡刷新底线啊)远大于优势,人品不好是硬伤,赵孟頫如果写的是他,那柳颜苏泉下有知会崩溃的吧。
3. 何楷,何姓太守只有2人,排除了何戢就只剩他了,重点介绍此人。
何楷为吴兴太守(唐初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记载),生卒不详。《宋书》记载,何楷为何子平(约418-477)的曾祖,晋侍中。唐宪宗元和七年编纂的谱牒专书《元和姓纂》记载,何楷是何睿渡江后生的儿子,晋侍中。
吴兴有纪念何楷的名胜古迹传世。颜真卿《妙喜寺碑记略》记载有“吴兴太守何楷钓台”[5]。《吴兴志》转引《唐才子传校笺》:“晋何楷居此习儒业,楷后为吴兴太守,改金盖山为何山”。南朝、唐、宋有多首吟咏何山景色的诗词[6]。
劣势:
一是何楷作为东晋太守,侍中,《晋书》不见记录,仅在《宋书》中作为何子平的曾祖父出现一次。
二是年龄太大,若为何睿南渡后所生,大约320年出生,不可能太晚了,因为《晋书》记载何睿第五子何准约为310年生,那时何睿一定不小(PS: 何准是何戢的老祖宗)。何楷和谢安同岁,不符合“前有…后有…”的顺序。
优势:
(1) 纪念何楷的“何楷钓台”、“何山”是吴兴当地名胜(赵孟頫在赋里还写了金盖)。赵孟頫作为吴兴人很可能知道何楷太守的大名。
(2) 何楷的功绩、名胜由颜真卿、苏轼等文豪所记载[5,6],成名日久,想必吴兴以何楷为荣。
(3) 何楷事迹首见于南朝《宋书》,赵孟頫可能误以为何楷是南朝早期人,记错了(我错了这是我强词夺理胡编乱造啊文敏君怎么会出错呢)。
综上所述,何楷的知名度更大一些,更有可能为这样一篇宣传吴兴的软文所引用。更重要的是,如果只能在他和何戢里选一个,一定选何楷。
(二) 柳指柳恽(465-517):人品、年代均无争议,且颜真卿之前,柳姓太守只有其一人。
(三) 颜、苏分别是颜鲁公与苏轼,无争议,详见
@于鸿天
分析。
三、前后以东晋末-南朝初年为界,即前指的是东晋,后指的是南北朝至宋。
疑点:就是何楷的年代问题啦,话说官史无影踪野史传千载这样是闹哪样!颜真卿你不要想弄个大新闻,出了宣传上的问题你要负责任!
[1]
22-吴兴志卷十四
[2]
嘉泰吳興志
[3]
晋书 --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4]
何敬容 _百度百科
[5]
三
[6]
何山名诗拜读_圣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