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位与司马迁齐名的史学家,他就是一代良史班固。他所编撰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史学巨匠,最终却被以谋反的名义惨遭杀害。这其中有何隐情?为何这位写尽了历代王朝兴衰,记录了英雄豪杰的作者,却最终没为自己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今日,我们就走进这位史学家的一生。
班固,字孟坚,生于公元32年,在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之下,9岁便能写文章诵诗赋,16岁入洛阳太学读书。在这期间,他不仅学习了儒家经典,而且对于诸子百家的学说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他在学习上不拘泥于一家之言,也不去死抠章句,而是着重领会其大义。他非常熟悉汉朝故事,在他史学家父亲的影响之下,又逐渐转向汉史的研究。由于他的学问渊博,又比较谦虚好学,因此得到当时学者们的赞扬。
公元54年,父亲去世,班固离开太学,回到家乡为父亲守丧。他认为父亲对《史记》续写的前汉史不够详备,于是潜心钻研思考,准备完成父亲的事业。然而就在他开始修书不久,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自改作国史。皇帝下诏郡府,逮捕班固,将他关押在京兆狱中,并查抄了他家中的全部书稿。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官府严刑逼供,不能为自己辩白,就策马到宫门上书,向皇帝详尽讲述了班固著述的意图。
恰在这时,郡守也将班固的书稿送到朝廷,皇帝阅览班固的书稿,叹服他过人的才华,就召他到京师,任命他为兰台令史。让他与其他几位令史共同修成《世祖本纪》一书。成为兰台令史,这是班固一生的重大转折,为他此后编撰《汉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随后,班固被迁升为郎官,负责校订宫禁藏书。班固又撰述功臣、平林义军、新市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完成列传和载记28篇,这些著述,后来都成了《东观汉记》的一部分。这几项编写工作完成后,明帝就命他在兰台把未完成的《汉书》继续写下去。从此,班固便集中精力,“以著述为业”,一直坚持到公元82年,终于著成了在中国史学史上与《史记》齐名的《汉书》,前后历时25年。
公元75年,汉章帝即位,他喜好文辞,班固越发得宠,多次进入皇宫给皇帝读书,有时竟一连数日昼夜不歇。章帝每次外出巡视,班固就献上赋和颂。朝廷有大政议论时,章帝就让班固应对公卿大臣的问难,在御前辩论。对班固的赏赐、恩宠都十分优厚。班固自认为父子两代有才学,但职位却未超过郎官,有感于东方朔、扬雄自述生不逢苏秦、张仪、范雎、蔡泽之世的做法,撰写《宾戏》一赋以自嘲。不久,班固迁任玄武司马之职。
公元79年,汉章帝大会诸王和众儒生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班固撰写《白虎通义》。这是汉代经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继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后,进一步把儒家学说同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揉合在一起,把儒家学说宗教化的著作。
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北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谋议。公元92年,窦宪以外戚专政,皇帝利用宦官的势力夺了窦宪的兵权,迫宪自杀。班固也由于和窦宪关系密切,被治罪罢官。
班固平素不怎么管教子女,以致儿子们多不遵守国家法度,当地官吏百姓都苦于常常被他们侵扰。起初,洛阳令种兢有一次出行,班固的家奴冲撞了他的车马,吏卒捶打并呵斥了那个家奴,那个家奴醉醺醺地破口大骂,种兢大怒,却又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因此怀恨在心。等到班固被治罪罢官,种兢趁机逮捕他,班固就这样死在狱中。时年61岁。
延
伸
阅
读
《汉书》与《史记》有何区别?
过去的史家对班固和他的《汉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班、马并称,将班固与司马迁相提并论,认为二人皆有良史之才。但《汉书》与《史记》风格不同,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司马迁的思想复杂一些,开放一些;班固的思想单纯一些,正统一些。《史记》写人写事,往往大开大阖,张扬个性,展露性情,更具有文学性;《汉书》传述史实,编排精当,毁誉不偏,进退有度,文辞丰赡而不杂乱,更具史学性。班、马二人及其著作风格的不同,除了他们各自的生活阅历有别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司马迁处于西汉武帝时期,这正是封建社会少年奋发的时期,尽管董仲舒当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百家之说在当时还很有影响力,司马迁的思想就杂有儒、道、墨、法、刑名等思想成分在内。《史记》所表现出来的纵横捭阖,不拘一格的风格与这种思想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大有关系。而班固身处儒家思想大一统的东汉前期,诸子之说已降为儒学之虏,再也不能与儒学相抗衡,封建皇权思想、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们主导的思想,这就决定了班固以及他的《汉书》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性与保守性。
不过,除了《汉书》本身的价值以外,班固在中国史学史上仍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是班固开创了断代史的体例,中国以后各朝代的史书的撰写都走的是班固的路子。二是班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具有独特地位。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地理志》中,《汉书·地理志》是从事中国疆域政区沿革研究的基础,是研究我国疆域地理、研究汉代地理的必读书目。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秦汉史研究文集》《五陵王气:两汉经典故事课》、百度网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