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阅读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呢?这个问题要给自己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不管是为了更清楚人情世故也好,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好,为了能有谈资也好,总要有一个目的支撑着你做下去。就自身而言,读《通鉴》,是为了锻炼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能更清楚的看清问题的本质,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训练写作能力,有效、简短的表达,形成极强的逻辑思维。
时间就像流沙,你利用它,它也流失,不利用也一样会流失。如果一年过完,回头想想都没有做成什么事,是非常可惜的。以经验说,每每读一套书的时候,是获取知识体系的时候,是收获最集中最大的时候,比如:《古文观止》、《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毛泽东选集》等。
阅读的态度
《资治通鉴》时间轴长达1362年,共294卷,300多万字,平常人能读完就是特别困难的事情。因此读《通鉴》最大的难处在于“读”,在敢于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读一遍,甚至多遍。因此,老老实实读一本纸质书,放在固定地方,每日早晚固定读,一页一页地翻,最后读完就是最好的方法!
与其一直在做准备,不如行动起来,接受不完全,不完美的阅读,等到收尾的时候,再来评价这次阅读,改进方法!
必备知识
《通鉴》知识广博,原文都是用文言文表达,读这本书需要有中国历史知识的大体框架,要有必备的文言知识功底和史学功底。
内容细分
一、扫除生字生词等阅读障碍,。
二、了解传统文化常识。
三、识记关键的名言警句,如果能将主要句子脱口而出,那最好不过。
四、要清楚典故来龙去脉,清楚主要作者及事件的观点。
五、以事件为主体把时间地点人物拆碎,通过参考一些资料把他们都弄明白,最后再把事件串起来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的逻辑或者说事件想表达什么。
资料参考
第一,以史注经,以经解史。南怀瑾:“以经注经”,用《道德经》《孙子兵法》,“四书五经”等著作里的观点,来解释《资治通鉴》,用《资治通鉴》里的内容来例证经书的内容,这样可以融汇贯通;
第二,看重名家对通鉴篇章故事人物的点评,可以借鉴名家的公开课导读,王夫之《读通鉴论》就是对《资治通鉴》的阅读笔记;
第三,注重读图。读历史的人,不看地图,那就是白抓瞎,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能清楚显示每个朝代的地点及变迁。
第四,了解必备的文化知识,《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有关于官职的叙述, 知道了这个官职主要负责什么,才能更清楚这个人做事的逻辑。
第五、如果读到一个朝代,可以把相关的断代史找出来阅读,如读《通鉴》汉代的事,就可参考《汉书》,《后汉书》。
第六、借力百度和知乎,寻找话题的论坛,化解成不同的主题。看看别人怎么理解,怎么评价,有什么不同的角度。
关于方法
一、读过一段,可再回头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梳理一下,问一下这部分发展的脉络是什么?这部分内容讲了什么?你的评价是什么?对今后行动的启示是什么?
二、多提一些问题,可让自己多思考,更加清晰这部分内容。
三、对于读不懂的内容,读出声音来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四、《资治通鉴》都是一连串历史故事组成的,每看完一个部分,就尝试写一句话梗概。要理解、体会,并吸取故事背后透露的道理!
五、要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其中,假如要是你,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风险和如何规避?
六、如果阅读有困难,可以跳读,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历史朝代、人物开始,或者把暂时不感兴趣的内容略过,读有意思,读得懂的内容。
七、一定要写总结和读书感悟,只有总结了,才有吸收,才有输出。
八、一定要做笔记,运用评价、描述、规范语言,只要有心得体会,就要写出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