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竹书纪年辨证》

《竹书纪年辨证》

《竹书纪年辨证》比之盛名之下的《左传》《史记》,《竹书纪年》虽然被一些学者斥为野史,却有学者称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竹书纪年》共13篇,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撰写...

《竹书纪年辨证》

媒体滚动2022.07.1506:30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比之盛名之下的《左传》《史记》,《竹书纪年》虽然被一些学者斥为野史,却有学者称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竹书纪年》共13篇,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撰写,三家分晋后,由魏国史官接手撰写。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其记载的历史事件起于黄帝,止于战国时期魏国的魏襄王,前后跨越近2000年的历史。《竹书纪年》被发现的过程颇为传奇,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盗墓贼盗掘魏襄王陵墓,发现了《竹书纪年》,该书因此也叫《汲冢书》。

魏襄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就去世了,《竹书纪年》由一国史官书写,未经乱世战火,且发现于墓冢之中,其真实度和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可以说,《竹书纪年》是《史记》的有力补充,如《史记》只是简单记载“太康失国”而未说明缘由,《竹书纪年》则记载了羿的故事,太康无道,给羿可乘之机,羿篡权取代太康;在《竹书纪年·晋纪》中,不仅记载晋文侯杀周携王的故事,还详细记录了曲沃代翼的过程,可以说,《竹书纪年·晋纪》是研究晋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不仅如此,《竹书纪年》还“纠正”了《史记》的某些“谬误”,如《史记》记载,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周公和召公并非周厉王时期之人,除非这一时期另有一个周公和一个召公,不然难以自圆其说。

然而,即便如此,“共和”之说又从何而来?《竹书纪年》则记载,国人暴动后,一个叫“和”的人摄行君位,此人曾是共国的国君,如此看来,“共和行政”之说似乎更加可信。

不过,《竹书纪年》也因很多惊世骇俗的记载,受到后世学者的猛烈批判,比如其中有舜杀尧、禹杀舜、启杀伯益等记载,所谓“禅让”并不存在,这和儒家思想大相径庭。商相伊尹流放商王太甲篡位,太甲潜逃回来杀掉伊尹,重新登上王位,这和儒家一向倡导伊尹周公并称的观点不符。正因如此,后世史家对《竹书纪年》的考证批判不绝如缕,尤其是热衷于训诂考究的清代学者更是在这本奇书上花了大精力、下了大功夫,其中便有文学家董丰垣。

董丰垣是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进士,字菊町,号塈之,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著有《识小编》等著作。他读史颇有心得,对《竹书纪年》尤为钟爱,皓首穷经撰写出《竹书纪年辨证》,对其中一些历史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竹书纪年辨证·卷上》手稿现藏于广东省深圳博物馆。该手稿为乾隆年间撰写,民国时期曾藏于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1932年,日本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对上海闸北区进行攻击,并空袭整个上海市,淞沪战争由此爆发。在此期间,东方图书馆遭到敌机的猛烈轰炸,馆藏的五十余万册古籍善本未能幸免,焚烧于烈火之中,而《竹书纪年辨证》手稿则侥幸得以残存。

吕冠兰

上一篇: 竹书纪年最新章节
下一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