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大业拾遗记》与《隋炀三记》探析

《大业拾遗记》与《隋炀三记》探析

《大业拾遗记》与《隋炀三记》探析《大业拾遗记》 与《隋炀三记》 探析 夏秀丽 (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大业拾遗记》 与《隋炀三记》 探析 夏秀丽 (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大业拾遗记》 与《隋炀三记》( 《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 是晚唐时出现的四篇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 这几篇小说以隋炀帝事迹为叙述重点, 意在探寻隋朝灭亡的根源。 小说不但在内 容上有很多 相合之处, 而且在思想上艺术上也有很多 相通之处。 首先, 其叙事虽各有侧重, 却集中为我们塑造了 一个骄奢淫逸、 滥用 民力、 残暴无常的暴君形象。 其次, 小说旨在揭示隋朝必亡、 李唐将兴这一历史主题, 带有浓厚的天命思想。 再次, 在写法上, 小说多 采用“写实” 与“写虚” 相结合的写法, 极大地增强了 文章的层次感与艺术美感。 另 外, 小说叙述客观冷静, 文辞俚俗, 在艺术上别有特色, 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 关键词: 大业拾遗记; 隋炀三记; 隋炀帝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重要时期, 出现了标志文言小说独立成熟的大量传奇作品。 其中历史题材是唐传奇的一种重要题材, 它关注兴亡、 考察得失, 表现出作者深深的历史喟叹或感伤。 创作于晚唐时期的《大业拾遗记》 与《隋炀三记》 即是唐传奇历史题材中的优秀篇章, 它们以隋炀帝事迹为中心, 从各个角度反映了隋炀帝的无道及隋朝必亡的命运。

这几篇传奇无论在在思想上艺术上均有相通之处, 研究时可做整体性考察。 《大业拾遗记》, 又作《大业拾遗》、《大业拾遗录》、《隋朝遗事》、《隋遗录》、《南部烟花记》、《南部烟花录》。《崇文总目》 杂史类始著录《大业拾遗》 一卷。并据本书后无名氏跋题为颜师古撰。《郡斋读书志》 杂史类著录《南部烟花录》一卷, 称一名《大业拾遗记》, 撰者亦题为颜师古。《通志略》 杂史类著录《大业拾遗》 一卷, 注唐杜宝撰。 又著《大业拾遗录》 一卷。《宋史· 艺文志》 传记类著录颜师古《大业拾遗》 一卷, 小说类又有颜师古《隋遗录》 一卷。 学界目前普遍认为此文乃晚唐人所作, 托名颜师古: “此书作于大中年间(847-859)。 而其取材, 乃多借杜宝《大业杂记》、《大业幸江都记》 及赵毅《大业略及》 等书”①。文章所写为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至十四年幸江都之事。 从将幸江都写起, 以“焚草之变” 收尾。 其间述及麻叔谋开河、 沿途献“御车女”、 号长安“御车女” 袁宝儿为“司花女”、 为龙舟设“殿脚女”、 赏赐宫女画眉用的“螺子黛”、 戏宫婢罗罗、 遇陈后主及张丽华鬼魂、 与萧妃夜忆往事、 幸昭明文选楼、“来梦儿” 侍寝、①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第 561 页。

上一篇: 沈阳故宫崇谟阁:鲜为人知的清代皇家档案馆
下一篇: 宋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