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高考文言人物传记拓展阅读:阮籍

高考文言人物传记拓展阅读:阮籍

高考文言人物传记拓展阅读:阮籍高考文言文阅读,无非史传类和杂记类,前者,如果你把《二十四史》通读一遍,那么高考基本手拿把掐了。然后一般同学又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和毅力,那么我们整理了这类文章的一般读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无非史传类和杂记类,前者,如果你把《二十四史》通读一遍,那么高考基本手拿把掐了。然后一般同学又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和毅力,那么我们整理了这类文章的一般读法,以供备考和个人兴趣阅读之用。至于杂记类,按照一般现代文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一般规律去掌握即可。

一、史传类

(一)阅读人物传记需要明确的问题

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都有下面这几部分内容:

1.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是介绍说明传主的:①姓名、字号;②籍贯;③家庭背景(家庭经济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④学识;⑤性情;⑥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⑦最初任职情况;等等。

2.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有以下要素:

(1)时间。要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文献中的纪年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两种。年号纪年的标志是:

①年号十初,如:绍兴初:

②年号十具体年代,如:绍兴三年;

③年号十中,如:天监中;

④年号十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如“甲子”“乙卯“丙寅”“王辰”“癸丑”等等。

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_史传奇_史传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外,还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新安”就是“担任新安的地方长官”。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

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要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应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3.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要注意以下

内容:①作者的直接评价;②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③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

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呈“纺锤形”结构,头尾细,中间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

容: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二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

史传_史传奇_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

(二)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基本步骤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了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二、杂记类

杂记类文言文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常出现的题材。

(一)阅读杂记类文言文需要明确的问题

1.结合文体,把握关键

对于叙事类的杂记,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人物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于说明类的杂记,则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等。同时要注意抓关键语句,如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尤其是作者的评述性文字、议论的话语等。

对议论性文字要字斟句酌,分析这些议论形成的根据。

2.主旨

读文言议论散文要抓论点,有的论题就是论点,如《六国论》一开始就提出了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有的论点在结尾,如《过秦论》结尾才表明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弄清论点是关键,也要善于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理解文言抒情散文的主旨则主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有的情感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情感是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情感是隐藏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表露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传达,但归有光依然直接流露出了感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3.结构

把握文章的结构是高效快速阅读文本的主要措施文言议论散文需抓论证结构,筛选各段要点,整合文章信息。如《师说》抓住各段要点全篇就一目了然了。第1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出择师标准;第2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出当时社会事实;第3段“圣人无常师”,进一步阐明师道、师生关系。韩愈层层推进,阐明了从师的必要。

文言抒情散文主要抓感情线索。如《兰亭集序》第1、2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第3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左右;第4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生死感念,从而又表露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只要理清了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体会文意了。

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_史传奇_史传

4.表达方式

(1)文言议论散文主要关注议论方式

①比喻论证,如《劝学》贯穿全文的形象的比喻使对学习道理的阐述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以增强论证的效果。如《过秦论》运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先强后弱、先盛后衰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在层层对比中,凸显出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秦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以警戒当时的统治者。

③举例论证,使论点更具说服力。这是最常见的论证方式。如《六国论》通过列举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赵、齐、燕三

国势力随之被削弱而被灭亡的结局,雄辩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2)文言抒情散文主要理解抒情方式

①借景抒情,待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如《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②托物寄情,即借助对物的描摹,用物来寄予作者深厚的感情或志向。

③借生活细节来抒情,即融情于具体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中。《项脊轩志》“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传达出了母亲的殷殷关切,也传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上一篇: 1942 河南大饥荒,真实的历史老照片
下一篇: 一周影事观察:历史题材会成为下一个“热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