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河南的一场饥荒导致了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的大灾难,饿殍遍地,不堪回首。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令人泪目……
经历过困苦年代的老人们大多格外珍惜粮食,他们舍不得浪费一点东西,对如今年轻人的浪费行为看不惯。
毕竟没挨过饿的人不会懂得粮食的珍贵。
如今,生活好了,再也不会饿肚子了,但先辈们所受的苦难不应该被遗忘,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河南的一场饥荒导致了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的大灾难,饿殍遍地,不堪回首。
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令人泪目……
绝望的老人
当时的河南,山河破碎,三面环敌,全省半数之地被日军侵占。多灾多难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
华北沦陷后,河南成为主战场,一直是全国出兵出粮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已千疮百孔,多年的征粮征兵,青壮年都离开了土地,农民家里早已没有存粮。
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滴雨未下,成片谷物在大旱中枯萎,之后,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全省,所过之处,田间秧苗被一扫而光。
一春无雨,田里收成不足常年的两成。之前河南就有十年九荒之说,人们很清楚这又是一个荒年。
砍树皮的孩子
为了确保军粮供给,蒋自1940年迁都重庆后,实行了在各省直接征收粮草等生活物资制度,规定虚报灾况要重惩、征实有功以嘉勉。这种奖惩制度,使各省报喜不报忧。据文史资料记载,当时河南省主席就在已出现灾情的情况下呈送报告中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
1942年八九月间,蒋得知了河南的灾情,粮草征缴困难。他赶到西安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征用所有的运输工具,打开粮仓,把存粮东运河南,以解决驻军的粮食问题。
同时把河南农民征粮由500万石减为250万石。但是到了粮食部长那里,250万石变成了250万包。一石140至150市斤,一包是200市斤,一字之差,让河南农民的配额增加了三分之一。
采树皮充饥的妇女
直到1942年10月30日重庆召开的参政会上,参政员将河南灾民所吃的榆树皮、观音土、雁粪等带到大会上当众展示,涕泣陈情,河南的灾荒才得到确认,派员前往勘察赈济灾民。
划拨5亿元法币赈灾。其中2亿元用于在灾区开设粥场,然而粥场远远不能供应数量庞大的难民,很快就因无粮为继而断了顿。
3亿元用于购买赈济粮,按照当时的物价,3亿元法币大概能购买3000万斤小麦,平均到河南的受灾人口头上,每个人仅有1斤。而这救命的3亿元法币,却被挪作他用,直到1943年新麦快要成熟时,第一批赈灾粮才发到了部分难民手中。
采到一篮子树皮的妇女
饥荒发生后,引起了各方面媒体的关注。早在美国记者白修德报道此事之前的1942年底,国内报刊就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真实的影像资料,让今天的我们能真实的了解当时的这段历史。
街头啃树皮的老人
当时,人们为了活命,以菜叶为食。菜叶吃完以后,就到田里挖野菜。不久野菜也吃完了,没饭吃的饥民吃一切能入口的,先是树叶和野草,再是争抢树皮,但树皮不仅难以下咽,而且人体无法消化,因此,很多的人被活活撑死。
无法生存的人们开始成群结队背井离乡,往陕西方向逃荒。
扒火车的灾民
1942年河南大饥荒引起了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大逃荒,火车上扒满了人,很多人在路上就饿死,遍地尸骸惨不忍睹。
因为火车数量有限,无法运送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大部分灾民只能拖家带口步行向西。好不容易挤到了车顶的灾民,火车开动后还会有很多被挤下车,在火车行进途中,被踩死、挤死、摔死的情况时有发生,挤到车上和没挤上去的家人就此永别。
逃荒途中行李上的孩子
对于啃树皮的饥民来说还好,至少有一项可以果腹的食物。而有些饥民连树皮都没得啃,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倒下了。
骨瘦嶙峋的孩子
有人说大雁屎中有未消化的粮食,于是人们开始捡大雁屎吃。有人说用观音土烙饼吃完后不饿,人们又开始去挖观音土,可怜孩子们吃完观音土饼不消化,很多人因此丧命。还有人吃了毒草而亡,一时间饿死、病死不计其数。
饥饿面前,堂堂男儿也无力
1942年夏末,饥民开始卖妻鬻女,以换取微薄的粮食充饥,路上到处都有被丢弃的孩子。
一排排被剥光树皮的树木
直到1943年第一季小麦成熟丰收以后,这场千年未见的惨烈大饥荒,总算翻过了一页。
在这场灾难中3000万人受灾,饿死病死了300万人。美国记者看到后泪流不止吃不下饭,这是整个时代的悲剧。灾害给河南造成的影响,直到1949年后才慢慢缓过来。
虽然那场灾荒已80年之久,但留给那个时代生活在河南的人民是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如今新中国建立了,祖国再一次崛起了,生活变好了,但是先辈们所受的苦难不能被遗忘。
今天提倡的光盘行动,大家都明白这么做的道理,但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就会忘记过去的艰苦,甚至不愿提起。
文中原始黑白照片由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拍摄于1942-1943年,41图片老照片修复工作室使用数码技术后期上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