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道德经》全文五千多字,言简而意味深长,质朴而充满哲理,玄妙而顺理成章。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万事万物遵循着怎样的法则,人应该怎样存在于天地之间,亘古以来,东西方先哲们孜孜以求

道德经》全文五千多字,言简而意味深长,质朴而充满哲理,玄妙而顺理成章。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万事万物遵循着怎样的法则,人应该怎样存在于天地之间,亘古以来,东西方先哲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着,关于万物本源和存在的奥秘,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函谷关,中国哲学鼻祖老子,浓缩了自己一生,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以五千余言道德之意,给出了极富东方智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品读,《道德经》。

《道德经》最初被称为《老子》,郭店楚简的出土,足以证明老子《道德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老子的生活时期是东西方共同处于一个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就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发生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哲学突破,几大主要文明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索一些问题,比方说宇宙的本原是什么,那其中老子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什么呢?是“道”,宇宙本原的提出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还要更早,而且它在后来也一直影响着东西方的知识界。《道德经》是被翻译语言最多,出版数量最多的中国文化典籍,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和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都曾翻译或试图翻译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被称为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我们想要去了解老子的《道德经》离不开两个字就是“哲学”。简单的说哲学可以说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一个学问,主要是探寻宇宙和万物的本原和普遍的法则,探讨人和世界的关系,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的篇幅很小,只有五千多言,分为八十一章,他的思想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和兵法等诸多领域。开篇第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但不可言说,而且他还写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这也是正在探讨万物的起源。老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道法自然”,主要是说这个“道”,遵循天地万物的活动方式和法则,古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遵循自然节奏的生活,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就会造成破坏,造成生态的失衡。老子的思想中,还充满着辩证思维,比如他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重视这种对立的转化,就是希望人们,把握相互转化的深刻含义。还有一点,老子他特别赞美水的力量,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至刚至强的东西,也不能改变水,不能战胜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他认为柔韧是有力量的,它其实是以柔克刚,是以弱胜强。春秋时期,经历了王子朝之乱的老子,见证了周王朝的没落,他离开了生活了数十年的都城洛邑,西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向老子问道,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共五千余字,这就是我们后世所看到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听不见也看不见,却永不休止生生不息,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老子为它命名为叫做“道”。如何才能感知,道的存在,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成依赖它成长,我们生于道之中,从无中,可以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可以观照道的端倪。

少年时期的李耳,非常调皮,到了该学习的年龄,送到教书先生那里,总爱问一些怪问题,送到商容先生那里,老师问他问了些什么问题?李耳说到,“他总在想,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西边每天落下一个太阳,要存放多少太阳,东边每天升起一个太阳,还有多少太阳等着升起来?”“天上有川泽湖海吗?”“那雨水从哪里来?”“云朵从哪里来?”“雨落为水,水为什么流向低处?”。商容先生将一个装满谁的盆置于案几之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水”,后退一点,看到了,“装满水的盆”,再后退一点,看到了“装满水的盆置于案几之上”。先生问他悟到了什么,答“站的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想要看清所有东西,要先往后退”。先生说到“此子真乃天生慧根”,商容先生就收下了李耳为徒弟,并说小小年纪竟然能问出关于天道的问题, 说小李耳是;老天赐给他最好的弟子。由此可见,少年的李耳不仅喜欢思考,并且擅于提问,这点对于以后的悟道奠定了基础。而得遇一位良师,也延续了李耳对天道的追寻。后来教育里,有这样一个词,叫“保护天真”。

中年李耳,在国学里就成了问题先生,先生在课堂上讲《诗》,《大雅,文王》一篇,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李耳就好奇的问到老师“周王室得了天道,那为何诸侯多战,民生多苦呢?”,老师说“天下多战是因为诸侯无道”,李耳接着又问“究竟是什么让天下复归井然有序的法则?”老师说今天只讲《诗》,不讲法则,李耳又问道“请您讲讲其命维新”,老师说“其命维新就是说,我周朝的天命永远更新”,李耳又问“那怎么又乱了呢”,老师气的说“你把我脑子都问乱了”,不讲了,就下课走了,其他学生就纷纷指责他,破坏了讲书的课堂,在这里,李耳也结识了一生的挚友:祈清。两人都爱提问,所以有问题才有答案,所有的古人先贤,都是从善于提问开始的。国学学成之后,他和祈清一起入守藏史为吏,守藏室就相当于国家图书馆,收藏各类典籍,这恰好也满足了李耳喜爱读书的条件,用他的话来说,进守藏室就像“鼠入谷仓”的感觉,露出了对典籍深深的渴望和热爱。那里典籍众多,是领悟大道的好地方,这也为后来著作《道德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史也看出了李耳对知识的渴求,有机会便让他多读书。藏书室有灯,有成山的典籍,太史问“看见灯了吗?看见典籍了吗有何相同?”,李耳答道:“书,照亮典籍,而典籍如灯,可照亮世人”。典籍如灯,李耳寻道的路,会由满室的典籍,为他照亮。集先贤智慧与大成,传根本智慧于后世,太史相信李耳能做到悟得大道。在守藏室,书读了一卷又一卷,过了一年又一年,胡子越来越长,道的真谛若隐若现,李耳终究没能真正领悟,但他相信,每一天的积累,都是在向悟道迈进。有太史为良师,祈清为益友,岁月经年,也只在弹指一挥间。中年李耳,商容先生病重,叫到面前告诉他“应当把幼年与少年时求知的欲望转化为世间众生,求大道,求智慧的志愿,世间需要一种根本的力量与智慧,去平复乱世,拯救疾苦,你要领悟这种智慧,为世人,找到这种力量”。同时,太史病重,告诉他“只有读不完的书,哪有不会走的人,这满室的典籍如能善用其中智慧,定能如日月般散发光辉,李耳,你我要为这文明的传续守住一盏灯火,这世上,需要一种根本的力量与智慧,平复乱世,拯救疾苦,相信自己的智慧,你终会找到答案的”。太史走后,李耳成为新的守藏史,守护着满室的典籍和智慧,继续追寻心中的大道。能看出,老子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从小就爱思考,爱发问,和他哲学家的形象,十分吻合。

老年的李耳,一直没有忘记太史,商容先生的托付,一直追寻大道的答案,守藏之责,一直在思考,想起了儿时的“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西边每天落下一个太阳,要存放多少太阳,东边每天升起一个太阳,还有多少太阳等着升起来”,中年时的“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那是什么福泽万物,生发万物,成就了万物呢?是雨,是水。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对万物的福泽。就应该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天地人与道本为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悟道了,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柔韧而至强,滴水可穿顽石,汇流可载巨舟。水本无心,但能应万物所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也曾向老子求教,求问天下之道,老子答道:“上善若水,世人应该学习水滋润万物的美德,水之德如君子,水之美德的确值得世人学习 ”。数年后,周王室内部发生长期激烈的斗争,守藏室也要被王子朝搬走,而老子的挚友为了守护典籍,也惨死在士兵手里,老子痛失多年好友。函谷关守尹喜同时也拜老子为师,一同学习智慧大道。

后世,战国时期的韩非,受老子影响,最早为《道德经》作注,开始《道德经》的注解史。曹魏时期的少年哲学家,王弼,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已经有了非常精深的了解,后世研读《道德经》多以王弼的注本为解。近代思想家魏源也对道德经研究颇深,深受影响。同时,《道德经》,在现代,被翻译成近百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了被翻译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老子之道生生不息。

老子的道法自然 ,老子的思想不仅对诸子百家都有影响,更成为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道德经》的思想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的组成,也是中华文化,贡献给全世界的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老子悟道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融汇了,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也为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打开了一扇思考宇宙万物追寻幸福生活的大门,老子超凡无穷的智慧,已然化作中华文化丰沃的土壤,涵养后世利益众生。

上一篇: 太任教子——一个口口相传的母爱故事
下一篇: 辽阳|辽阳王尔烈民间传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