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能够把歌、舞、诗、戏糅合成那样精致优美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别的表演艺术里,我还没有看到过。
— 白先勇
1、昆曲的起源
南宋光宗皇帝时期(1147年-1200年)
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崛起,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被称为 “南戏” 。
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图为著名南戏《琵琶记》版画,出自明代戴君赐注释《新刻重订出像附释标注琵琶记》
元朝时期
元朝初期,南戏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发展程度不高。
宋末元初学者刘埙的《水云村稿》卷四《词人吴用章传》有记载:
“至咸淳(1265年~1275年),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
可知当时戏文颇受民众的欢迎,但文人士大夫把它排斥在“正音”之外。
元朝完成统一之后,北方的政治、军事势力进入南方,北杂剧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与南戏相汇于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南戏从以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中汲取宝贵艺术经验,同时也吸引了部分知识精英加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图为《拜月亭记》现代演绎剧照)
《南词叙录》中记载“亲南而疏北,作者猥兴”,表明当时部分知名文人已经开始参与到南戏的创作中,高明(高则诚)、施惠等文人作家创作了《琵琶记》、《拜月亭记》等一批著名作品,标志着元代南戏继杂剧之后走向兴盛时期。
明洪武时期(1368年-1398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命宫人排演南戏《琵琶记》,南戏逐渐得到上层社会肯定。
(图为《琵琶记》现代演绎剧照)
南宋到明代之间
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在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而且仅在苏州一代流行。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明嘉靖时期(1522年-1566年)
民间艺术家魏良辅(1489-1566)和张野塘(生卒年不详)从演唱和伴奏两方面结合江南民歌小调和北方曲调改良昆山腔,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利悠远,时人称之为“水磨腔”。
(中国昆曲博物馆中的魏良辅雕像)
《度曲须知》中记载
“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
对魏良辅的昆曲改良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之后,昆曲发展迅速,陆续出现了诸多优秀的昆曲剧本。
明代戏剧家梁辰鱼(约1521年—1594年)使用编写第一部昆山腔剧本《浣纱记》
(图为上海昆剧团2019年年度原创新作《浣纱记传奇》剧照,展现昆曲诞生之初,以梁辰鱼、魏良辅、张野塘为代表的一代昆曲先贤们为之所做出的贡献。)
此后,优秀昆曲剧本层出不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凤翼(1549年-1636年)创作的《红拂记》和陆采(约1495年-1540年)创作的《明珠记》。
(图为《明珠记》版图,出自明末吴兴闵氏朱墨套印本)
明万历时期(1573年-1620年)
昆山腔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流入北京,正式进入权力与政治中心。并被钦定为“官腔”。
明代戏剧汤显祖(1550年—1616年)创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这四剧皆有梦境,汤显祖祖籍江西临川,又并称“临川四梦”,这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的杰作之一。
(图为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中汤显祖雕像)
明晚期
昆曲正式进入宫廷,同时在北方也得到广泛流传。
即使在明朝末年的战乱时期,昆曲的发展与传播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清康熙时期(1661年—1722年)
统治者加大了对昆曲的支持力度,文子才人对昆曲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段时期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昆曲也不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其写作角度也更加大胆文笔更加犀利。
(图为孔尚任所著《桃花扇》版图,出自清康熙时期西园刊本)
孔尚任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桃花扇》和《长生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
(图为2015年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纪念邮票中洪昇邮票)
(图为2015年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纪念邮票中孔尚任邮票)
据史料记载,康熙曾下旨说:
“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况食厚赐,家给人足,非常天恩,无以可报。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合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在康熙年间,昆曲的地位和发展走上顶峰,许多地区出现了专门演出昆曲的民间职业戏班。
清乾隆时期(1735年—1795年)
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京剧诞生。多种戏曲形式蓬勃发展。
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因为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徽班。徽班以唱「二黄」声腔为主。
(图为徽班进京后演出盛况,来源不详)
据记载单单是一个迎驾活动便有十几个曲种。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战。‘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之后,他们的后继者鲜有达到他们艺术水准的。同时市民阶层开始崛起,他们更喜爱具有乡野市井气息的京腔、秦腔戏曲,而不是风格舒缓、惆怅的昆曲。
(图为京剧脸谱,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表演艺术讲究虚实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超脱舞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更能吸引下层民众)
在这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时期,昆曲的地位逐渐动摇起来。
清朝中后期
对昆曲的前途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花雅之争”开始激烈上演,结果是以京腔、秦腔、梆子腔、弋阳腔为代表的“花部”击败曾经一枝独秀的“雅部”昆曲告终,昆曲退守江南。渐渐消失在世人眼前。
(图为秦腔现代演绎剧照)
清朝末年
内忧外患之下,国库空虚,宫廷演艺活动逐渐萎缩,贵族子弟也逐渐没落,有精力听昆曲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世俗音乐的冲击,昆曲渐渐消失。
3、昆曲的近现代发展
1915年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北京先后上演了昆曲折子戏《水斗》《断桥》《思凡》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昆曲得以短暂复兴。
(图为梅兰芳1915年在昆曲《思凡》中饰演赵色空)
但因军阀混战、日军侵华等原因并未能发展起来。
19世纪20年代
苏州民间昆曲爱好者创立“昆曲传习所”,请苏州老昆曲戏班的老艺人传授昆曲,由于学员是“传”字辈,时称“传家班”。1942年因战乱传家班解散。
(图为苏州昆曲传习所旧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主导,演员、剧团和政府三大主体共同承担起传承发展昆曲的任务,改变了近代依赖民间艺人力量自发发展的局面,逐渐重新焕发生机。
1956年
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昆曲重新呈现在众人视线中。
《十五贯》是清代传奇剧本。又名《双熊梦》。朱㿥著。清高奕《新传奇品》最早著录。今流传版本有:中国戏曲研究院藏旧钞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据以影印)、许钦流莲勺庐钞本。
(图为1956年1月由浙江昆剧团在杭州上演的昆剧《十五贯》剧照,该剧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歌颂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周恩来总理于1956年4月19日观看了演出并接见全体演职员,鼓励大家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从4月10日至5月27日,《十五贯》在北京公演47场,观众达7万人次。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把昆曲和《十五贯》推到了舆论的极点。
2000年3月
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首届全国昆剧艺术节。
(2009年6月18日第四届昆剧艺术节《长生殿》剧照)
2001年5月18日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此掀起了昆曲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热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现有195个成员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以此共筑和平。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2004年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和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两岸演出近百场,再次掀起了一阵“昆曲热”。
(青春版《牡丹亭》宣传海报)
2006年
昆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颁布《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简称“文旅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
昆曲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2021年9月3日
第八届全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举行。遴选了22部优秀的昆剧大戏和折子戏进行展演。
(图为第八届昆剧艺术节开幕大戏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剧照)
2022年1月15日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沈丰英、俞玖林领衔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精品剧目为冬奥献礼。
(图为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