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浅谈《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pdf

浅谈《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pdf

浅谈《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pdf党天正(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要:《战国策》为文铺排渲染,辩丽恣肆,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堪称先秦史家之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在论理技巧方面

党天正(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要:《战国策》为文铺排渲染,辩丽恣肆,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堪称先秦史家之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在论理技巧方面,《战国策》的文章大都善于分析形势,指陈利害,好设机巧,引人入彀,诱敌就范,进退有据,擒纵自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语言而论,《战国策》之文大都放言无惮,绝少掩饰,文辞铺张扬厉,气势恢宏,且又精炼传神,形象生动,富于华彩,其语言艺术的精熟富丽,也大大超过了先秦其它几部历史散文。关键词:战国策;谋臣策士;论理技巧;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3%-")!4567896:“:3;128=;38928?”2?348@A8B2C43DDE;83;F3GD8HC;FCI2478K;85L24.E43?EIC;BD32434MCB843;9J88432C4,N3;28M34MDC92A3D;83?C4249,34MACDC;IJD34M3GJ4M34M8?A;2B2C4O78;8?B8ACI;835?C4249?F2DD?,C?CIIC;A8IJD34M24?;JA2N8H2778?2J32C4IJDDE343DE68M34M7873;IJD48?34MG8458I2?3M8PJ38DEAD3;2I28MO178?;38928?8@;3CM243;2DE8II8A2N8G8A3J?878EA3434M;3B7884828?H27AD8N58;DEM8?2948MBDC?O8@A88M?78C78;HC;F?CI2478;8?B8ACID349J3988?B8A23DDE2473N2N2M,AC4A2?834M2B;8?2N8,34MHC;M249I83;D8?,J4M2?9J2?8M34MG;2DD234128=;38928?;ACJ4?8DDC;;D349J3983;;;83?C4249?F2DD《战国策》是一部以记言为主、按国别编纂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名著。

它既不同于《左传》的严谨简约,又有别于《国语》的朴实平和,而具有铺排渲染、宏丽恣肆的特点,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它的出现,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总的说来,纵横家的思想比较突出,就是说,它反映了战国以来游士、策士的思想特点。战国时代的策士多为政治活动家,或主合纵以抗秦,或主连横以事秦,巧言善辩,长于机谋,奔走于列国之界,游说于君臣之间,捕捉时机,因势利导,以动听的辞令打动统治者,从而说服对方,使其按自己的主张和谋略行事。“士”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游说,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策谋方略为国君所用,他们自然十分注意言谈游说的技巧,精心结撰,妙在论理,巧于辞令,加之作者的饰言润色,使得《战国策》的文章更富文采,文学意味更浓。它兼有《左传》、《国语》的记事记言之长,同时,“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无论在论理的婉曲从容,还是语言艺术的圆熟精妙,《战国策》都显示出长足的进步,堪称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就论理的技巧而言,《战国策》的文章大都善于分析形势,指陈利害,好设机巧,引人入彀,诱敌就范,最终降服对方,进退有据,擒纵自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陈轸说昭阳毋攻齐》记载了齐国使臣陈轸说服楚国将领昭阳罢攻齐之兵一事,就极有代表性。文章一开始,作者先以十分省俭的笔墨,精扼要地交待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楚将昭阳率兵攻打魏国,大获全胜,破魏军,杀魏将,占领了魏国八座城池,又乘胜移兵攻齐。简要介绍之后,接着便RCJ;43DCI=2A7J34183A78;?SCDD898(K72DC?CB7E34M=CA23D=A284A8?)进入本题,在楚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轸受齐王的差遣,前去游说昭阳罢兵。他既未慑于楚军的威势,哀告乞怜;也未骄于齐国的实力,威吓恐嚇,而是具体分析了昭阳在楚国的地位,从攻齐与否同他自身的利害关系入手进行说服。见到昭阳以后,陈轸首先祝贺他攻魏取得的胜利,这样便顺势将话题引入获此大胜,当官升何职,爵迁何位?诱使昭阳亲口答出官升上柱国,爵赐上执珪。陈轸就势进逼一步:比这个官爵再大的更有什么呢?迫使昭阳说出只有令尹(即宰相)了。至此,陈轸游说昭阳时所需要的铺垫已经完成,下面便直入本题。陈轸指出,昭阳在胜魏之后,已是官高爵显,地位仅次于令尹,如果继续攻齐,即便取得胜利,官职恐怕也不会再得升迁,因为楚国是不会设置两个宰相的。这单刀直入的揭示,不能不引起昭阳的深思,为了加强说服的力量,陈轸又顺手拈来一个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

楚地有几个门人,在得到主人一杯酒的赏赐之后,大家共同议定,在地上画蛇,先成者饮之。有一人先画成了,拿起杯来要喝,却又矜傲地说:“我还能为蛇添上脚。”结果,他的蛇足还未添完,另一人蛇已画成,便将酒杯夺去,不仅喝掉了酒,还讥笑他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为蛇添足呢?”陈轸就此作了总结:“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这个寓言所包含的意思,与陈轸所要阐发的道理正相一致,昭阳破魏,官爵已至高至显,如再攻齐,已不可能再加官进爵,既然官不能再升,爵不得更迁,攻齐岂非蛇足,多此一举!至此,陈轸才将正意和盘托出,昭阳攻魏获胜,已使齐感到畏惧,名望已足,官位已极。虽然昭阳战无不胜,但战争总是有危险的,如果不适可而止,终有一天会不幸战死,那样,就连到手的官爵也享受不到了,而归于后来之说辞的圆满周密,真是无懈可击,令人不能不为之折服。篇末以“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二语骤然煞住,点示结果,看来似乎过于简单,实际上正显示出陈轸一席话的巨大说服力,使事情的纠结,涣然冰释,齐国的危机,自亦荡然乌有。从此文可以看出谋臣策士游说时的一般方式:首先是仔细揣摩对方的心理,抓住对方的弱点,即容易打破的缺口,掌握谈话的主动权。陈轸的一番论析,关系到昭阳的切身利害,自然容易打动他的心,这个突破口无疑选择得很好。

其次,找到突破口之后,如何进攻,怎样陈辞,也要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细心谋划。如果把自己所要阐发的道理生硬地直接地讲述出来,那无异于强加于人,对方断然不会接受。陈轸深通个中因由,他藏过主旨,采用迂回战术,设身处地地为昭阳着想,最后水到渠成地亮出本意,陈情说理,丝丝入扣,使昭阳一步步地在不知不觉中体察并接受了他所阐述的道理。再次,用来说理的文字,更是精心琢磨,有意饰言巧辩,或利用历史故实,或创造寓言故事等等,这就分外增加了生动引人的说服力量。触龙说赵太后》也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文章开篇,同样先交待故事展开的背景。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便乘机来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作为出兵的条件。太后对幼子长安君极是溺爱,坚决 反对其入齐为质,并坚持己见,拒不接受群臣的劝谏。这就 为触龙的出场设置了紧张的气氛。下面便具体描述触龙进 谏说服的经过。长安君未入质于齐,则齐兵不出,齐兵不出, 则秦军难退,赵危莫解。就在事情陷于僵局的时候,左师触 龙知难而进,顶风而上,太后剑拔弩张,盛怒以待。触龙机智 沉着,老谋深算,讲究进谏的策略,由远及近,由彼及此,迂回 曲折,层层推进,一步步地向主题靠拢。

他避开太后的盛气 锋芒,先消除她的怒气,解除其戒备心理。一进门,触龙就故 作姿态,主动表示歉意,一面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一面向她 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投其所好,避其所忌。他热情的寒喧、 谦卑的态度、委婉的言辞,缓解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打破了陷 于绝境的僵局,为进谏创造了条件。这时,触龙仍未唐突行 事,而是不慌不忙,代为其子舒祺求职,巧妙引出太后疼爱儿 子的心事,为转入进谏铺平道路。他采用侧面启发的方式, 以达到说服赵太后的目的。触龙的爱子之心,果然引起了太 后的兴趣,他抓住时机,用丈夫怜子“甚于妇人”进激太后,诱 使对方笑着说出“妇人异甚”的话,至此,太后怒气尽消,戒心 全无,气氛趋于融洽和谐,坦直进言的时机已经成熟。触龙 针对太后的爱子之心,适时而进,见机行事,他先用比较的方 法提出太后疼爱女儿超过了爱长安君,并以太后为女儿燕后 “计深远”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使太后心悦诚服地说出:“然”。接着,触龙又引用历 史上的反面事例进行论述,指出赵国三代以前及其他诸侯的 子孙之所以垮掉不存,是因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 挟重器多也”的缘故,从而使太后懂得了爱子的真正含义,在 于“为之计深远”、 “计长久”。

在进谏的时机完全成熟之后, 触龙方托出本意,直陈己见。他把眼下太后的所作所为,同 历史事实相对照,说明不如现在使长安君为国立功,以免无 功受禄,重蹈历史的覆辙。这种委婉恳切的言辞,表明他处 处在为赵太后和长安君着想,一箭中的,打中太后的要害,使 其幡然醒悟,终于接受了触龙的谏劝,质子于齐,解除了赵国 的危机。触龙能在赵太后与大臣们形成僵局的情况下,终于 说服了赵太后,这里有一个进言的技巧,游说的方式方法问 题。大臣强谏,只从救赵出发,而未顾及太后的得失,弊在 直;太后不允,则从爱子出发,而抛却了国家的安危,失之隘。 触龙则能根据太后爱子的心理,从父母应该如何爱子讲起, 把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联系起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以 才说服了赵太后。在进言中,触龙非常了解对方,有的放矢, 他利用赵太后自以为是的弱点,顺着太后的心理,从日常生 活的琐事入手,问安请罪,叙谈家常,缓解气氛,消除太后的 对立情绪,逐步把太后引入圈套,为进谏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避开太后所忌,触龙始终不正面触及长安君为质一事, 而是从侧面到反面,运用历史事实,委婉曲折,逐层深入地启 发太后,使她一步一步地接受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了进 谏的目的。

这类谏说文章,大都语气平和,析理透辟,话说得非常实在,曲中有直,软中带硬,使人懔然有所戒惧,幡然改图。陈 情说理,往往是披肝沥胆,剖心置腹,全然是为对方着想,感 情色彩十分浓厚,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这在《国语》、 《左传》中比较少见,是《战国策》文章的一种新的特点。有些 论理文字,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并能言之有故,持之成理,文辞危言耸听,使人感到非常危险,非 听不可,能打动人 赵国驱逐,先入韩、魏,听说秦相范雎因用人不当而深感羞愧。蔡泽见有机可乘,便西入秦国,志在夺相。他派人到处 张扬说“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 必相之而夺君位。”以激怒范雎。蔡泽一见秦王,何以见得秦 王就会拜他为相,而夺走范雎的相位,这真有点危言耸听。

上一篇: 总台精品文化节目捐赠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
下一篇: 中国稻作起源和历史神话传说——《中国稻作史》第一章(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