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降州为县,撤县设市——单名县的命运

降州为县,撤县设市——单名县的命运

降州为县,撤县设市——单名县的命运笔者非专业人士,如有错讹,欢迎指正。完整的州县统计表作为附录列在最后,不在文中插入。单名县的现状和去向“单名县”,顾名思义就是“专名只由一个字构成的县”

*笔者非专业人士,如有错讹,欢迎指正。

*完整的州县统计表作为附录列在最后,不在文中插入。

单名县的现状和去向

“单名县”,顾名思义就是“专名只由一个字构成的县”,“单名市”和“单名区”亦同理。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就是雄安新区的“雄县”。

根据我国民政部公开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我国大陆地区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名3210个,再加上港澳和台湾省的21个,即共有3233个县级及以上地名。这其中,专名是单名的全部集中在大陆地区,即97个单名县、9个单名市辖区和1个单名市,占全部地名的比例仅约3.3%。可见当前单名地名的稀罕。

按华林甫先生的《简论我国的单名县》一文,民国以来,我国共出现过202个单名县,截至1994年,我国仍存在157个单名县。

是什么让单名县的消失如此之快呢?标题里已经说了,是市制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已有60多个单名县因为改设为市或市辖区而舍弃了单名,仅有极少数是单纯改名或被撤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我国现行的与地名及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规定并没有禁止市和市辖区使用单名,并且也确实有极少数的市与市辖区是单名,但考虑到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的语言习惯,新中国以来所有更名的单名县都基于不同的原则改为了双名或多字名。

单名县撤县设市或设区后的新名字如何取,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讨论,这里再次总结一下可能的几种状况:

· 原是“X州”的,直接以“X州”作为专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状况,因为现存单名县有很高的比例是由单名州降置而得,下文会展开详细讨论。

· 原是府治的,以府名命名。如“掖县-莱州市”、“汲县-卫辉市”。

· 原不曾是州治的,可能加入“都”、“城”、“邑”等传统城市通名后缀,补充为双名。比如“花县-花都区”、“邹县-邹城市”、“户县-鄠邑区”。

· 以县驻地命名。如“黄县-龙口市”、“复县-瓦房店市”、“崖县-三亚市”、“均县-丹江口市”。

· 以地形或名胜命名。如“巢县-巢湖市”、“灌县-都江堰市”

· 保留“县”,当作专名的一部分。如现存的“辉县市”和“梅县区” ,曾经存在过的“万县市”和“吴县市”。但这种现行政区通名叠加的命名方式不甚科学,容易造成使用不便。

· 完全另取新名。如“巩县-巩义市’、“贵县-贵港市”、“密县-新密市”。其中贵县曾经也是“贵州”,只因与贵州省通名重名,故而另寻新名了。

在可见的未来,只要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不作大的调整,那伴随着我国城市化速率的进一步加快,单名县的数量肯定会继续减少。

单名县的来源

尽管历代,包括现代都有新设的单名县级行政区,但绝大多数单名县在历史上集中出现于三个时期,或者说一个时期和两个时间点,即先秦至两汉、明初和民国初年。

先秦至两汉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先秦时代的华夏语言仍以单音节词为主流,所以大多数地名也都是单名。虽然到了汉朝的时候汉语词汇已经走向以双音节为主的形势了,但基于先秦古城邑的新县置还是带来了不少单名县。

明朝初年和民国初年单名县的大量增加皆源于大规模行政区划改革,即是标题中所说的“降州为县”——单名州被降置为沿用州专名的县。

在此前谈“九州”一文中,我简单介绍过“州”这一行政区划的发展。隋唐时期州虽然已经替代郡成为数量繁多的统县行政区,但其命名依然延续着上古九州,同时也是上古大部分地名的的主流特点,那就是以单名为主。

唐宋的双名州多见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且大多是军州和羁縻州。内地为数不多的双名州更多见的是在有重名的情况下带上方位词以示区分:比如沿用至今的“雄州-南雄州(河北雄县-广东南雄市)”这一组。

州与郡一样,绝大部分的治所设在某个既有的县城里,而这个与州同城而治的县就被称为州的“倚郭县”或“附郭县”。

到宋朝的时候,不少地位较高的州都被升置为府,府制的流行反过来开始导致州地位的下滑。但州这一级政区的真正衰落要始于元代。

元代的行政区划制度杂糅了宋金的体系,又有独创的成分,十分繁杂。行省制度稳定后,路成为主流的二级行政区,较晚被征服的南宋东南地域有大量原先的州府被图省事地直升为路。这导致了南方通名累叠的“X州路”的泛滥,也为明代以后“X州府”遍地埋下了伏笔。

州府升为路的同时,不少县也被升为州,这导致了内地双名州的大量出现。

而导致后来单名县大量出现的一个行为,就是元廷开启了省废内地部分州的附郭县的操作,这种现象在中书省辖地尤为明显。

明朝成立之前,朱元璋就已着手对元朝混乱的行政体系进行改革。首先是改路为府,省掉了路这一级行政区,使府成为绝对主流的二级行政区。

然后就是对州的降级。元末大量的直隶州在明初被降为府辖的属州,元代无辖县的属州和规模较小的直隶州则被直接降置为县。这个“降州为县”的过程,并不是废除州置,保留其附郭县,而是先把附郭县省废为州直辖地,再把州降置为继承州的单字专名的县。

这样,大量的单名州也就变成了单名县。

而被保留的直隶州和属州,也至晚在成化朝被省废了附郭县。从此之后,州在原则上只有直辖地和属县,再也没有附郭县了。

元朝至明初对州制的改革使得不少从秦汉六朝时代继承下来的古县名完全消失,然后留下了一堆隋唐时代开创的单名。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州撤掉而保留原附郭县名呢?根本原因我在先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那就是统县行政区名称的地位高于附郭县名的地位。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使用中,如果一个县城同时是统县政区的治所,那本来的县名就会逐渐较少用作称呼此作城池了。

这就好比大家肯定习惯统称某个地级市的城区为“某市市区”,而不是使用市委市府驻在的区名,不然你可就得把“北京市区”称作“通州市区”了(大雾)。

民国初年那一出,就是老生常谈的“废府存县”,即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1913)1月颁布的《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

所有的府都被撤销,所有的县级行政区统一以“县”作通名。直隶州的亲辖地和散州都是同县级行政区,于是就如明初一般被改为了与州同名的县。

史籍_史籍怎么读_史籍举要

宣统三年各省单名州数图(底图来源:复旦大学CHGIS,底图中未有南海诸岛,见谅)

史籍举要_史籍怎么读_史籍

宣统三年各省单名县数图(底图来源:复旦大学CHGIS,底图中未有南海诸岛,见谅)

清亡前夕,全国共有 108个单名州,则理论上因此次行政区划改革而诞生的单名县就有108个。再加上既有的98个单名县,则理论上在“废府留县”之后全国共有206个单名县,与开篇引用的“202”这一数据几无差别。

不过实际操作上少数单名州降县时因为各种原因另改了别名,甚至有个别直接改成了“X州县”。也有一些不是单名州的政区改成了单名县,典型的如各种“X州厅”。

比较有趣的是,废府后对一些复数附郭县的处理也可能会触及单名县的增减,比如单名的“闽县”就和福州府的另一个附郭县侯官县合并成了双名的闽侯县,而杭州府的两个双名附郭县钱塘县和仁和县则合并成了单名的“杭县”。

现存单名县来源统计

史籍举要_史籍_史籍怎么读

我国现存单名县的省份分布(底图:高德地图,南海诸岛未采用附图模式,见谅)

如图所示,我国的单名县目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和四川,其省域空间分布格局同上面展示的清末各省单名州和单名县的空间分布十分趋近,一脉相承。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之前也已经大致给出了背景:

· 北方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继承自上古的单音节地名较多;

· 元明清时代北方和四川盆地被直升为路府的州少,被降为单名县或保留至清末的州多。

现存的97个单名县中:

曾因明初降州而成为单名县的有37个:

山西盂县、河南息县、湖南攸县和湖北随县这4个县的县名出现早于州名,但降为县时附郭县皆已废省。

甘肃徽县在短暂被降为县后又恢复为州,清初再次降为县至今。

曾因民国初年“废府留县”而成为单名县的有33个:

山东莒县和陕西陇县、富县这3个县的县名出现早于州名,但降为县时附郭县皆已废省。

山西代县、河南睢县、湖北随县、广西横县和陕西佳县这5个县是明初短暂降为县后又恢复为州,直至民国初年完全降为县至今。

河北蔚县最早在清初有设置,但后来省并入州,民国初年再次降为县至今。

吉林宾县和湖南省南县分别改置自无附郭县的宾州府和南洲厅 。

综上,同明初和民初的政区改革有关的单名县共有65个。现存的97个单名县中,只有32个,约三分之一,与这两个事件完全无关。

此外,山东莘县虽然在唐代就已废州,但也是先有的州名再把附郭县改得与州同名。所以完全来源于单名州的单名县有59个,占比约60.8%

剩下的38个取名与州置无关的单名县中,有23个是先秦至两汉时代初置,占比约60.5%。

另外比较有趣的是,四川理县和甘肃康县是民国中后期得名,山西古县、河南新县和西藏朗县是新中国得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单名州取名于更早存在过的单名县,但系迁地另设,或法理继承上已无关,则此状况仍以州为先。

比如河北易县,秦置易县在今雄县境内,北齐废;隋置易州于今地,又设附郭县易县,明初县废入州,民国初年州又改为县。那么这种状况下本文即认为秦置的老易县和隋置易州没有直接继承关系,当代易县的始祖是隋代易州。

唯一的单名市——芒市

虽然本文主要是在讨论单名县,但不要忘了,我国还有9个单名的市辖区和1个单名市。这九个市辖区乃:

山西省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西区。

“城区”和“郊区”各有三个,攀枝花市区直接分东西的操作也颇具创意,与北京的“东城区”、“西城区”系出同门。这九个本质上是纯通名的区名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如乡级行政区中烂大街的“城关镇”,是地名命名不规范和不科学的产物。

真正神奇的还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单名市——芒市。

县级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驻地,母县为潞西县,1996年10月撤县设市,2010年12月改名为“芒市”。

“芒市”一名的直接来源是原潞西市驻地芒市镇 。“芒市”作为地名始源于元代在今地设置的“茫施路”,“茫施”是对当地原住部族的称呼,即“茫施蛮”。

按《元史》的说法,茫施蛮就是唐代南诏史志《蛮书》中记载的“茫蛮”,现代研究一般认为“茫施”是对德昂族先民的称呼。

明初本计划将茫施路改设为“芒施府”,后因孟卯政权的占据而未能实际设置。麓川之役后,方在今地设置了“芒市御夷长官司”。明末芒市长官司被改设为安抚司,清因之,清亡前属永昌府龙陵厅。

1915年,云南省政府以芒市、遮放、勐板三土司地设芒遮板行政区,1932年改设潞西设治局。“潞西”意为“潞江(怒江)之西”,1950年改设为“潞西县”,直至后来撤县设市。

潞西改名的主要原因是芒市作为二战中缅印战区的重要据点,知名度远甚于上级区划名,当地的主要地物及设施多以“芒市”冠名,民众也普遍支持恢复这一传统地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单名市,芒市的“市”既是专名的一部分,又是政区通名。

我个人觉得这种处理是不妥的,既有专名里带“市”的例子中,原沙市市和现津市市的第一个“市”都是表示商业集镇,按理是可以直接用作通名的,尚且都被安上了第二个市。

而从芒市的区划沿革来看,“茫施”、“芒施”、“芒市”显然是异写的同一音译名,里面的“市”字与当代政区通名的“市”并无关系,甚至都不是传统上表商业集镇的“市”。其作为一个纯音译名,理论上没有理由把自带的“市”直接当作通名用。

当然也许人家有什么精妙正统的理由这么改,我也没能力找芒市的相关部门查证,就只能靠知道的读者指教了。

附录

史籍_史籍举要_史籍怎么读

截至2020年2月的各省单名县

史籍举要_史籍_史籍怎么读

宣统三年的各省单名县

史籍怎么读_史籍举要_史籍

宣统三年的各省单名州

参考资料:

1. 傅林祥, 林涓, 任玉雪, 王卫东.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清代卷(第二版)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2. 薛亚玲. 全国单名县撤县设区命名采词举要[J]. 中国地名, 2019(05):6-7.

3. 陈冰. 民国以来单名县设置与裁撤状况的当今启示[J]. 中国地名, 2017(10):16-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5. 所引史籍与地方志等不再一一列明.

上一篇: 董承不是汉献帝妃子的父亲吗?为什么都喊他国舅?不应该是国丈吗?
下一篇: 封神演义到底怎么封神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