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真的存在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首先,仅仅将事件排列起来,这不能叫历史研究。历史学家要理解人,在事件的外壳之下寻找个人生活的色彩。这样的历史才是活生生的。
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到,历史学家需要运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认识客观历史,从而导致历史客观性被主观意识干扰,产生二者之间的对立。
于是,一方面,伟大历史学家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在于他的个人经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深刻性和强烈性。否则他的著作就一定是死气沉沉、平庸无力的。但是在这种方式下,怎么能希望达到历史知识的最终客观性?怎么可能发现事物和事件的真理?
另一方面,如果历史学家成功地忘却了他的个人生活,丢掉他的个人经验,他就没有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和能力了,没办法理解人、没办法认识活的历史。结果他就会由此而达不到更高的客观性。
因此,主观意识一方面是认识客观历史的必须工具,同时又是破坏客观性的原因。
比如说,《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说的就是其文学性。司马迁遭受大难之后,满怀悲愤写出这部史书,其中很多的细节描写非常动人、有画面感,体现出司马迁高度的对人本身的重视,他写出了人物的色彩。但是,这一点恰恰也是许多人诟病的一点。他怎么能客观还原多年前人们的对话、情绪、动作等诸多细节呢?
这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项羽究竟是英雄还是屠夫?是仁慈还是残酷?刘邦究竟是英雄还是流氓?是只会耍弄阴谋诡计,还是具备雄才大略?几千年来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结果。
孔子作《春秋》,讲究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要褒贬人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孔夫子自身的强烈价值观和使命感,《春秋》的历史客观性怎样评价?比如他说: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何为正,何为谲呢?《春秋》成为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可是要读懂这部书,又必须得跳出其外。
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无数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于这种矛盾。它几乎无法解决,可以无限地讨论下去。重要的是,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细节永远地丢失了,真实客观的历史几乎不可能被重现。历史学家也不可能去百分之百地复制历史,再呈现给大家。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认识世界,既要有自己的立场,也要尊重事物的客观性,切不可妄自尊大。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可以不断努力,尽量不受个人好恶影响,学习广博的知识,开阔眼界,兼听则明。
喜欢我的内容就双击点个赞吧
发表评论